汽車如何防鏽汽車防鏽技巧

  車身是汽車的臉面,所以車身保養是車主不容忽視的問題。不少車主擔心汽車會生鏽,那麼汽車應該如何做好防鏽工作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汽車防鏽技巧

  技巧1:警惕細微處小傷痕

  車漆表面經常出現鏽蝕,除了常見的碰撞、刮傷外,行車時車胎彈起的小石塊打在漆面上,也會使漆面出現一個個剝落的小點,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小鏽斑。而這些小傷痕因為大多在不起眼處,容易被人忽視。因此,平時要定期檢查車體,發動機艙蓋和車身四周,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到專業美容店進行處理。

  技巧2:勤查易積水處溼度

  車輛行駛途中,遇到雨雪天氣或者路過泥濘積水路面是難免的事,車身底部等一些空隙處和車內地板等處都容易積存汙泥,如車主不及時進行清洗,這會讓溼氣得以藏匿。因此,對於輪轂內外緣、車門、行李箱的底部邊角、車門鑰匙孔及雨刷架的活動部位等處,要經常進行檢查,同時要保持車門及車身各部排水孔的暢通,檢查車內覆蓋物的溼度,比如地毯等,防止地板部件生鏽。

  技巧3:軟漆面做封釉

  一些漆面較軟的車輛,在高速行駛過程中風沙顆粒打在車身上也有可能造成細挾痕。對於這類汽車,可以給車身做封釉,它可以形成網狀的牢固保護膜,提高漆面的硬度,效果可以保持一年左右。而鍍膜也可以達到類似的作用。另外,對於車輛底部可以進行底盤裝甲或者封塑,這樣可以保護底盤耐酸雨、防腐蝕,使原有的保護層不易乾裂、脫落,還可以防止行駛當中小石子對底盤的撞擊。

  技巧4:最好不要罩車衣

  車輛停在室外,如果遇上颳風下雨的天氣,車衣的內層就會反覆抽打車漆,尤其是如果車衣內吹進了風沙,就會在車身上劃出無數道細小的劃痕,時間一長還會造成漆面發烏。另外,風沙過後不要直接用撣子或抹布清理車身上的沙粒,而應該用清水沖洗,同樣也是為了防止撣子和抹布上的沙粒劃傷漆面。

  技巧5:自己動手處理小鏽蝕點

  對於車身已經出現的一些輕微的劃痕或鏽蝕,如果車主放著不管容易生鏽,但又不值得花去汽車美容店。那麼,車主就可以自己動手用一些簡便的方法來處理。

  技巧6:補漆筆可處理挾痕

  如果鏽蝕不很嚴重,可先用極細的水砂紙蘸水輕輕磨去鏽斑,但切忌無方向地亂磨,要同向直線打磨。等完全擦淨後,塗上一層底漆。若是新的刮傷,可擦淨後直接塗上底漆。之後,如果車輛配有小罐原廠漆,就可以等底漆幹了後,再用水砂紙將其磨平,在底漆之上把原廠漆塗上。如果沒有原廠漆,可以購買一支補漆筆,用補漆筆進行上色處理。這樣的處理雖然沒有去美容店處理效果好,但如果是小的或者不醒目處的傷痕,也可以起到防止鏽跡擴大、加重的作用。

  技巧7:塗牙膏可臨時防鏽

  用普通的牙膏來處理。發現有新的小傷痕時,把牙膏輕輕抹圓圈塗在劃痕處。下雨或洗車後,別忘了再塗一下。這樣做一般可減輕劃痕印記,也可以簡單地起到隔絕作用,防止生鏽,短期內沒問題。特別是白色車漆,效果最為明顯。

  汽車日常檢查工作

  報警燈檢查

  作為常規檢查的第一步,儀表盤檢查是最簡單的維護檢查專案,車輛在啟動中會進行系統自檢,如果在自檢時發現感測器感應異常或者存在故障,那麼車輛報警燈就會亮起,有時候車主疏忽大意沒有注意到儀表盤上報警燈,看似一點點的疏忽,其存在風險是非常大的。

  車燈檢查

  車燈的檢查是最為尋常的檢查專案,在車燈檢測中,剎車燈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在夜間,剎車燈的識別是防止追尾的關鍵因素。

  剎車油檢查

  檢查剎車油時,需要檢查剎車油液麵的高度還要觀察剎車油的顏色。在檢查時會用到專業的儀器,這對一般使用者來說還是複雜的,需要請專業的技師操作。

  冷卻液檢查

  發動機冷卻液,需要在一定里程數時進行更換,根據行駛里程或時間長短來更換髮動機的冷卻液,因為難以通過目視來判斷它的變質程度。如果冷卻液變質,其防鏽品質就會降低,散熱器、管路、軟管等將會損壞。

  電瓶檢查

  目前車輛所使用的電瓶多為免維護電瓶,使用可靠是它的優點之一。不過常規的電瓶的檢測還是很有必要的,你只需要一個萬用表就能檢測出目前電瓶的實際電量,在出行時車內肯定會有大功率的車載電器,及時檢查電池的電量是很有必要的。

  輪胎檢查

  輪胎的檢查是出行檢查中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對胎壁與胎面進行肉眼的檢查,檢視其表面的老化與磨損程度,輪胎的使用期限大約是4年或者6-8萬公里,到達了使用的年限,即使輪胎的側面沒有明顯的損傷、表面沒有達到磨損極限位置也需要更換,而輪胎的標準胎壓一般標註在車輛B柱或者油箱蓋內,超過或者低於正常胎壓則需要放氣或者補氣。

  機油檢查

  機油可以說是發動機的血液,檢查機油時,第一次是先抽出機油尺用紙巾或布擦乾淨,將其插入發動機再次拔出後,看機油液麵在機油尺的位置是否在MAX和MIN中間,如果機油過少會造成發動機嚴重磨損甚至拉缸,而機油過多會造成悶火現象的發生。

看過汽車防鏽技巧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