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下雨天怎麼除霧

  開車消除霧氣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冷風除霧,另一種是暖風除霧。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開車下雨天的除霧方法

  1、洗滌劑類防霧

  車窗噴塗洗滌劑類除霧,成本很低,操作方便,常用的是肥皂法和洗潔精法。

  肥皂法:把肥皂用水浸潤點,使之變軟,然後均勻塗在整個玻璃表面***一定要均勻***,等玻璃上的肥皂幹了,用紙巾或報紙清除。注意不要用毛巾哦,用毛巾很容易殘留細屑。不過這個辦法有一個小缺陷,就是玻璃上會殘留少量肥皂,但不影響整體視野。

  洗潔精法:車主可以找一個空瓶,把清水和洗潔精以9:1的比例混合裝滿,在夏季雨天容易起霧的時段,噴在前擋和兩個側擋玻璃上,待晾乾後,用柔軟紙巾擦淨,即可防霧。防霧原理是:洗滌劑能破壞水分子間的吸引力而使其表面張力降低,使水分子平均地分佈於防霧處理過的玻璃表面,以水膜的形式附著,打在玻璃上的雨水越多,形成的水膜就越大,使玻璃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清晰度。

  2、空調製冷除霧

  夏季車窗起霧的原因有兩個:溫度低和空氣溼度大。利用空調製冷效果除霧,降低空氣溼度,就可以去除車窗霧氣。夏季雨天,特別是很多人乘坐汽車,在沒及時開空調的情況下,前風擋很快就會起霧,甚至嚴重阻擋行車視線。這種情況下的車窗除霧,車主可開啟空調向前風擋吹冷風,利用空調除溼功能,即可除去前風擋上的霧氣。但是,如果車內溼氣過大,空調製冷除霧效果不明顯,車主可稍微開啟一點車窗,快速降低車內溼度。

  3、外迴圈除霧

  夏季雨天溫度下降,車主儘量不要將出風口調至吹腳位置,否則會加劇風擋玻璃起霧程度。開啟外迴圈除霧,正確的出風口位置應該是同時能夠吹前擋和吹腳,或是隻吹前擋位置。而有些自動空調車型,在氣溫較低時壓縮機可能不會啟動,這時就需要讓車內空氣與車外空氣形成對流,把車內水蒸氣擴散出去,達到除霧的效果。這是雨天不能開窗的情況下,利用外迴圈,不失為車窗除霧的方法之一。

  4、雨眉輔助除霧

  細心的車主會發現:長期暴露在外的後視鏡上的雨漬,往往很難被清理掉。而出於除霧考慮,對於部分沒有後視鏡加熱功能的車型,很多車主會選擇給愛車安裝個後視鏡雨眉。其防霧設計可以通過合理的空氣導流槽,減小風阻的同時把風引導吹向後視鏡,從而加速後視鏡水珠霧氣的蒸發速度,有效清除前擋霧氣。不過,雨眉除霧的效果比不上前幾種方法,有車主反映,安裝後風噪增加,影響美觀。

  雨天駕駛的注意事項

  一、 不宜加速超車

  雨中行車,要隨時注意前車的行駛速度和方向,絕不可因前車速度慢而加速超車。在高速公路上,由於各車道的車速相對較高,司機的視角變窄,加上路面溼滑,強行越線超車時,稍動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車輪打滑,引發車輛側翻等意外事故。

  二、下坡切忌空擋

  忌:汽車在下坡時則切忌空擋,應根據車速保持檔位行駛。出現輪胎打滑的情況時不要驚惶失措,絕不能再踩下制動踏板。

  宜:手動檔車輛此時應迅速減至低速檔位,利用發動機制動力來降低車速。如需使用制動則應該持續輕踩塌板,以免長時間踩住制動踏板而導致熱效應,使得制動蹄片和剎車盤失去制動力。

  三、雨天路滑,要正確制動

  忌:下雨天行車時,車速不可太快,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時,車速一般應比晴天時降低20%左右,不可實施緊急制動。

  宜:特別注意剛下雨的頭幾分鐘是最危險的,這時行車應該降低車速,要特別注意不能急剎車。

  一方面是制動距離大大延長,如果車速過快,幾乎無法保證行車安全。另一方面是雨天行車高速制動時,極易發生側滑和甩尾,使車輛失去控制。

  四、駕駛員思想要高度集中

  下雨時,駕駛員要善於觀察,要特別注意穿雨衣的騎自行車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員應沉著謹慎,注意觀察,減速慢行,保持足夠的縱向和橫向間距,必須隨時做好剎車的準備。

  五、預留十秒以上距離空間

  雨季泥濘路面或者有大量積水路面,行車要緩加速,如果是停車再次啟動車輛,加油過快還會導致因輪胎空轉而整個車體左右搖擺,此時應該立即鬆開油門踏板,雙手緊握方向盤修改方向,車輛前移,慢慢加油提速,確保直線穩定行駛。

  六、防止輪胎側滑

  雨天地面溼滑,很容易發生輪胎側滑,所以在拐彎的時候不能急剎車,最好直線減速,然後在進入彎道。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急剎車,不要慌,要麼扭動方向盤避讓,要麼直線剎車,切勿剎車的同時又避讓,這起不到任何作用。

  七、注意觀察行人

  由於雨中的行人撐傘,騎車人穿雨披,他們的視線、聽覺、反應等受到限制,有時還為了趕路橫穿猛拐,往往在車輛臨近時驚慌失措而滑到,使司機措手不及。遇到這種情況時,司機應減速慢行,耐心避讓,必要時可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切不可急躁地與行人和自行車搶行。

  八、雨天駕車不要降低胎壓

  汽車在雨中剎車時,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壓強把輪胎與路面間的雨水排開,讓汽車停穩。而輪胎觸地面積變大,對地面單位面積的壓強減小,剎車時力量減弱,不能很快將輪胎與地面間的雨水排出,致使滑行距離變長。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