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保持安全行車距離

  ?交管部門解釋,當機動車時速為60公里時,行車間距應為60米以上;時速為80公里時,行車間距為80米以上,以此類推。

  保持安全行車距離的方法

  ***1***行車時,保持四秒種的安全距離,即駕駛員反應時間一秒種,前車制動與本車制動前後時間差一秒鐘,處理緊急情況、突發意處情況兩秒種,如下雨天還要再加上一秒種,冰雪路面更要加長時間。訓練和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駕駛員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來處理突發意外情況,以防止與前車、後車或別的車相撞。這個四秒鐘的時間怎樣來確定呢?當前車經過一個比較明顯的標誌或固定物體時,自己就開始默數壹仟零壹、壹仟零貳、壹仟零叄,壹仟零肆,當自己不慌不忙數完這四個數字時,也正好到達這個明顯標誌或固定物體時,這個前後車之間的距離,就差不多是四秒鐘。這個理論,在實際行車過程中對照後,覺得在晴好天氣,時速在六十公里以上時,要儘量注意保持四秒鐘這麼遠的距離,時速在四十五公里和六十公里之間,大約保持三秒鐘左右的安全距離,時速在四十公里以下時,只要保持二秒鐘基本上就可以了。當然,這也要綜合自已目前的駕駛技能和車輛、路面狀況來決定跟車距離的多少。

  ***2***平穩駕駛,即要求駕駛員正確操縱車輛,緩慢加速或減速,緩慢地轉向。保持安全距離,提前減速,提前使用剎車,避免緊急剎車。經過彎道時要減速行駛。變道時要緩慢漸進,轉向超車或橫越他車,必須選擇時間或空間都很充裕時進行。遇有情況沉著冷靜,從容應付。

  ***3***抬頭遠看,即向前看15到40秒種時間的行車距離,以爭取時間和空間,提早發現前面可能突發的情況,及時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特別是在天氣不好、有路況變化時,更應該這樣做。這裡所說的20到40秒種的時間,如果時速60公里,一分鐘就是一公里,30秒鐘就是500米,其實有時只要看到200米也夠了。

  相關閱讀:開車保持“三秒車距”

  在有的國家,要求行駛的車輛,車要能看到前車的後輪,作為車距標準。但是,在我國,交通安全法主要對高速公路上行駛車輛的車距有具體的標準。對於其他道路上的行駛車輛,通常是規定了車速,沒有把車距量化。對此,一些老司機支招,表示有一個簡單易學的判定前後安全車距的方法,叫“三秒車距”。

  具體判定方法是:

  以前車經過某一標誌物開始,數三秒。

  在三秒後你的車才到達該標誌物,就在安全距離之內。

  如在三秒內就到達或經過該標誌物,就說明安全距離不夠。

  當安全距離不夠時,前車緊急制動,絕大多數情況下,你的車會發生追尾碰撞。這個判定法已經記入了前後兩車的行駛速度,簡單易行。車速越快,三秒行駛距離就越長。如果行駛前方視野很好,可以看到前面數車的行駛狀況,三秒車距就可以靈活掌握,適度縮短一些。當前面是大客,特別是大貨,不要以為前面的剎車距離比你的車要長,還是應保持三秒車距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