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年級中秋節手抄報
中秋節,我們歡快的吃著月餅。園園的月亮在高高的天空上掛著,你知道如何做一份二年級的中秋節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1、十五的月亮,又升上了天空。看,一輪明月在深藍色的天空中微笑著看著大地,大地上一片潔白,好似籠著輕紗。
2、細細密密的月光就像一封封飄飛的“星際特快專遞”,那是嫦娥姐姐邀請地球上的小朋友去月宮分享她親手製作的桂花糕。
3、這時,天色逐漸暗下來了,大地籠罩著一片朦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圓圓的笑臉,俯視著遼闊的大地。村莊山川田野,好象一座逼真的玉雕,莊嚴而美麗。奔騰一天的小河,在皎潔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晚風吹來,波光粼粼,就像無數小魚在水面追逐跳躍歡騰。河邊有許多人在那裡乘涼,輕鬆而閒適。孩子們在這月白風清的夜晚下捉迷藏……連歌聲笑聲說話聲也像月亮那樣輕柔和諧。
4、晚上,閒來無事,實在無聊,於是一個人就漫步學校後面的小樹林中,獨自去享受那夜色之美。抬頭望著寂靜的夜空,可愛的月亮從樹梢後慢慢地爬上半空,光亮圓潤,像一塊玉琢的盤子。溫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下,彷彿滑過一曲悅耳的琴聲。
5、中秋節的月在新江橋顯得格外寧靜。沒有汽車的橋上安靜極了,橋下江水滔滔,遊船往來,月光照在水面,灑下一片銀輝。對面繁華的街道上傳來時隱時現的越劇聲。月亮是那麼亮,使五彩的霓虹都黯然失色。
6、淡淡的月光下,幾位小孩在玩耍,那月光照在頭髮上,使頭髮好象鍍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7、深邃的夜,有了月亮的存在,星星都變得暗淡了。多少人都讚美月亮的美好,而旁邊的星星,卻總被人忽視和遺忘。的確,一顆星星的光芒,又怎能比得上月亮的光輝呢?在月亮的旁邊,星星顯得好渺小,微不足道。
資料2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裡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裡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