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雲觀後感作文精選影評

  《送我上青雲》講述了一個女記者不幸得了卵巢癌,在她進行存活率很低手術前的一段經歷。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送我上青雲》故事核心挺簡單的。一個女記者不幸得了卵巢癌,在她進行存活率很低手術前的一段經歷。

  女主人公盛男生在一個旁觀者看來都再慘不過的環境裡:父母互相背叛,算不上朋友但擅長跟***打交道所以才一直聯絡的很會來事的同事,喜歡的人雖有善心卻是個愛高談闊論哲學科學的無用之輩。

  她是記者,依然記得自己是記者,多年過去職業精神還在,“挑錯”是她的職業病;她很剛,在給自己救命急需的錢和尊嚴的抉擇面前,毅然在甲方說“給錢就是衣食父母”,貶低記者不過是“跑業務”的之後撕毀合同;在摘除手術前想和喜歡的人試一次,等等。

  最令我感到遺憾的,是劉光明被有錢岳父喊著當眾背誦圓周率,一家人都把它稱作是他的才藝。他是懦弱的,即使最後從別墅跳下去,也不過給他受盡屈辱的人生添補“殘疾”二字,無任何改觀,依舊在一個家裡不起眼。很有意思的是,他唯一一次有“骨氣”,可能是借岳父之父的葬禮,推著輪椅到達遺體前,帶著僅剩的驕傲讓所有人對他三鞠躬。

  尺度沒有很大,只是把“性”話題擺在了明面並多講了幾遍。我們本來在這方面就缺乏教育,不是太過就是不足。不禁問,該引起誰的敏感呢?

  盛男自出生就被當成一個麻煩存在,暈機被父母嫌棄、生病被父母訓責…所以結尾與母親的對峙,她終於說出口:這麼多年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最後還是得死。我不相信人有靈魂,死了,就是死了。她要幫忙寫自傳的那位老先生,看法不同,他說因為自己有信仰,我不評判這種力量的存在與否,但老人有句話說得很好:愛慾本是人的本性追求,我從那裡來,也歸往此處。

  前路其實挺渺茫的,我不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但我覺得,她沒有白活,正是她的那點珍貴的正直和善良,拯救了她。

  二

  女性電影

  由姚晨監製主演,滕叢叢編劇導演的女性電影《送我上青雲》通過上海電影節步入了觀眾的視線,從主創的構建來看,這是一部有著堅定信念去創作的女性電影,在《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單身女性的時代》一書中有過這樣的觀點:“單身不是拒絕男人,拒絕愛,而是要提倡一種充實、自我的生活;女性自身的獨立是為了爭取更加公正平等的社會地位所必備的武器。”《送我上青雲》的盛男所追求的職業理想與生活尊嚴,被她用剛烈倔強脾氣所包裹,一個有著知識武裝的,經濟獨立的女性面對趨利媚俗的環境也會窘迫,也難免遭受嘲笑,而她不再年輕,加班壓縮她談戀愛的時間,永遠學不會諂媚,不愛隨波追流,趨炎附勢,就在她知道自己大難臨頭的時候,她似乎可以慢下來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故事主要就是從她大難臨頭後的一次“接活”任務說起,在這個過程,她與三個男人有著不同的際遇,也同盛男所鄙視的母親美枝關係發生了變化……她得學著面對身上這種會讓她喪失女性一部分功能的疾病。

  辛辣詼諧

  《送我上青雲》裡辛辣幽默的對白頻出,既雜糅了麻花的粉紅色段子包袱,還有頑主式的語言機鋒,以及韓寒電影中的笑中帶淚,還自帶一股嬉笑怒罵的潮湧快感。在《送我上青雲》中姚晨的喜劇表演非常獨特,雕琢細膩,層次豐富,跟劇情變化生髮出一種獨特的喜劇表演魅力,在喜劇的表演創作中也帶有悲劇的深度探索,在蒼涼的底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夏天的花海,故事與表演的結合,磨合出一股新鮮的喜劇形式,很久沒有在現實題材中體驗過那麼酣暢淋漓的,飽含滋味的喜劇創作了。但這部影片有著“黑色喜劇”的一抹色彩,“黑色喜劇”或“黑色幽默”是指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的混雜,表現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是其中心內容,然而“青雲”卻大膽地提亮或者突破“黑色喜劇”的創作正規化,有些更深遠的理想主義追求!看到結尾,似乎有種當初看奧斯卡獲獎影片《鳥人》的感覺,那種我的傾注與付出,終於可以讓我沒那麼傷痛,沒那麼不自信了,即便不能實現最高理想,但我不失我的尊嚴。

  注視本土

  《送我上青雲》紮實的劇本創作,聚焦中國當代的女性困境。從女性的原生家庭,觀念的形成,職場困境、健康狀況,財務情況、婚戀現狀等等問題入手展開敘事,直面痛點,精神可嘉,但電影絕不是賣慘,也不苦情,更不是兜售焦慮,以一種層層提升的豁達抒懷方式去展示盛男的精神世界,儘管在這個過程,盛男遇見了很多嘀笑皆非,令人難堪的事情,但電影始終帶著平等的視角去看待每個人物,不仰視也不藐視,從血肉筋骨裡去觀察他們的精神世界,這種筆法有點兒老舍先生、汪曾祺先生的意思。另一個非常值得回味,又與眾不同之處,就是電影展示了中國的西南地區的風貌,雲舒雲卷,氤氳環繞,大河彎彎,這種構思大氣的“文人畫”審美趣味與人物相融,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電影文化符號,也有點沈從文先生寫湘鄉的筆觸。”編茅為屋,疊石為階,何處風塵可到;據梧而吟,烹茶而語,此中幽興偏長“,盛男在樸素風雅的山水民居中經歷著喜憂參半之事,她暫留詩畫山水間,思考死的恐懼,生的悠長,男歡女愛,悲欣交集,這是盛男的心性經過一次深層的磨礪。這部影片描述了中國女性的情愛觀念,真實且充滿力量。

  本片片名引自《紅樓夢》,在精神上也致敬這部偉大的中國小說,寫詬與淨,真與假,生與死,探索“無常”。茶煙漸起,清談漸歡,雅俗之間,悅人歡顏。呼朋喚友,且觀片去。

  三

  衝著姚晨搶了上影節的票,本以為是姚晨擅長的都市情感型別,沒想到卻是一部出乎意料好看的喜劇,笑點密集而高階,印象中從沒在電影院裡這麼放肆地笑過。

  中國喜劇的高峰竊以為一是周星馳的早期電影,二是九十年代春晚的部分小品。網路時代以後,喜劇被消解了,以更短平快的段子形式迅速流傳。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段子看多了,笑點自然就高了,於是似乎再也沒有好笑的小品或電影,有的無非是一些過氣段子的堆砌,如同雞肋般乏味。

  這部片子的笑點很高階,所謂高階,一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二是它不是偶爾抖幾個包袱,而是完整地塑造出了人物的喜劇人格,樑美枝、李老,一眾配角形象鮮明,熠熠生輝,讓人拍腿叫絕,相反姚晨和袁弘的表演都只能說中規中矩,不夠突出。由於我笑得太過旁若無人,身邊一個大胖子屢屢怒目以視,大概我的笑聲干擾了他聽清檯詞。

  這是一部以女性某個人生階段的情感和困擾為切入的電影,通常這種題材是女性編劇和導演,但我在觀影時很困惑,如果是個女性編劇,為啥她對男性的生理和情感視角又有那麼深刻的洞察和遊刃有餘的解剖,好幾個男性梗無比精彩,但我老婆壓根兒沒聽懂。一查編劇,果然是女性,我猜,要麼她經歷過足夠樣本的男人,要麼她情感經歷單純而想象力無比豐富,否則都難以寫出這樣的劇本。

  從電影的完成度來說,開頭和結尾都略倉促,但如果僅僅是以觀影過程中得到的快樂和滿足而言,那又太飽滿了。所謂真正的悲劇是把喜劇揉碎了給你看,而所謂真正的喜劇卻是在讓你放聲大笑以後品味出,在不可避免走向人生終點的過程中,沒有人是圓滿的。那又何必執著。

  哈~哈~哈。期待上映後二刷。

  四

  在first 現場看的,看完兩個觀感:

  1.如果大家不提,不會想到是女性向電影,只會想到“人”與“欲”。這部電影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光源,每個人物都是一個小小的光點,或明或暗,向外發射光亮,他們有自己的欲求,有自己選擇的道路,有自己人生,“個體有個體生命的差異”,這一點尤為明顯。

  2.沒有大家所謂的沉重,反而看完更多的是輕鬆,對人物命運的輕鬆,哪怕是有生死的抉擇,但至少他們每個人都被打開了,猶如最後敞開懷抱的三聲大笑。

  五

  有幸提前觀看了《送我上青雲》更開心的是聽到了李筱懿和姚晨的對話,我對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圍繞著人到底是要追求成功,還是要堅持自己所認為的東西,電影把這個時代生存的壓力放大以及死亡,慾望,愛都放大,能讓人看的更清楚,我始終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在看別人的故事,其實也是在看自己,每個人都逃脫不了世俗的枷鎖,但很多人都是不甘的,希望自己能脫離世俗,但何其容易呢盛男在知道自己患了卵巢癌,需要30萬手術費,但她沒有那麼多錢,她也想到了向家裡求助,買了酒去看父親,但父親沒有察覺到她的反常,反而給她要錢,我想那一刻的盛男,是很無助的,家本來是最後的避風港,但家沒有給她任何的幫助,最後她不得不想辦法自己去籌手術費我們已經習慣了很多電影或電視裡面的形象都是塑造成功的人生,這部電影打破了我們慣有的思維,在裡面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但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想要的去努力,不管是男人,女人,還是成功了的人,都擁有不完美,但我認為這更貼近生活,現實中成功的人本身只佔了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人是在為生活去奔波不管在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可能真的很少有人能生的起病,家裡不管誰生病了可能都會把這個家打回原現,甚至沒有錢去看病,但就像電影裡的盛男一樣,她們都沒有放棄自己,都在努力的活著 感謝香蜜觀影團的特別邀請,近距離接觸到了姚晨,聽了導演和姚晨、李老師的分享,發現無論你是什麼樣的女人,哪個年紀,哪個行業,大家都會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很多壓力和挫折,被打倒了那就站起來,努力是常態,但也因此讓我們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