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研教改論文3篇

  小學數學主要是促進學生在幼年時期接受數學教育,進而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石。關於小學數學教學的教研教改工作你有什麼看法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研教改論文,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教研教改論文篇一

  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啟用、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高效課堂也是一種教學理想,其意義是為現實教學產生一種動力、牽引、導向作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恆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因此,高效課堂應是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即從追求高效的教學理想轉化成實現教師高效地教和學生高效地學的教學狀態。

  課堂教學集各種要素於一體。由於學科不同、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物件不同,決定了高效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和可變性。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規範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導向。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是高效課堂教學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課堂教學就應該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愛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會學習”。

  高效課堂要以紮實的教學內容為載體。紮實的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促進學生髮展的載體。高效課堂教學並不是教學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難”越好,而是要在瞭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重點。因此,課堂上教師要以“精講多練”方式落實教學重點,要讓學生紮實掌握基礎知識,發展熟練的基本技能。課堂上學生可以採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前提,引導他們在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才能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效果。

  那麼如何有效的提高高校課堂,大體總結為下面幾點:

  ***一***以大綱為基礎,結合實際,設計好教學方案

  學生預習,教師備課。備課過程中,教師根據大綱系統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則,熟練掌握教材的內容;典型題例自己先要做,相關的知識要充分學習。還要提前一週集體研究下週備課時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是教師對整個一課教學設計意圖的體現。教學方案設計的重點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與思想水平,符合學校現有的實際條件。這樣設計出的教學方案才切合實際,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把握好時間安排和學法指導,努力建立學習型課堂。

  時間就是效率。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我們要改變觀念,一堂課一般由學習、講解和練習三部分構成。講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練的時間不宜少於15分鐘。這裡的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訓練。課堂上要少講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

  教師要在課堂上惜時如金,同時還要學會節約時間。比方說運用資訊科技手段,合理安排收發作業等。上課要守時,不要遲到,更不允許拖堂。教師要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幫助學生制訂時間安排,反思時間利用情況,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教師一定要樹立學生可以學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學會的觀念,幫助學生制訂自學方案,解答學生疑難。對於大多數學生通過自學可以解決的問題不講,解決不了的問題精講,遺漏的問題予以補充。以課堂作業、來回巡視等手段督促學生自學,最大限度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和諧高效的課堂氣氛。

  ***四***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和學習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寬鬆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努力創設出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有利於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有利於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有利於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教師要經常聽取學生對於本學科學習的建議,並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要盡最大可能地尊重學生意願選取學習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不要挖苦諷刺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要以真誠的眼光注視學生,親切的語氣教育學生,信任的心態引導學生。營造民主、寬鬆、和諧氛圍的主動權在教師手中,教師必須主動地承擔改善師生關係的責任。

  ***五***練習到位,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練習的目的有三個: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鞏固學習成果;將學生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課堂練習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最佳途徑,因此課堂作業要緊扣當堂教學內容。課外作業是一個增效過程,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要有彈性。課內外作業都要分層,使各檔學生都能完成並獲得發展。

  練習要精心設計,堅決避免重複。各科作業都必須做到最遲隔天反饋。重視課後的輔導,對於作業中的共性問題要認真進行全班講解,個性問題單獨解決,絕不積壓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這是我對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和自己認為在使用過程中的幾點看法,通過高效課堂和四大理論的學習,會使我們的教學更優化。

  新課標提倡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起引導、組織的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主動學習意識,改變過去的滿堂灌。而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則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合理科學地設定教學活動,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求知慾,讓其主動融入學習活動,並從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因此,如何組織課堂、設計有效活動無疑是教師必須認真對待的。

  要設計有效活動,首先要對有效作個理解,我個人認為,作為課堂教學活動,其面對的主體是學生,目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活動獲取知識,教師在設計活動之前,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一、活動應具有實效性。

  通過活動,學生可以發現什麼?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多大幫助,即活動的目的是什麼。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首先要想到活動的目的,明確學生通過活動能夠達到什麼效果。如果活動進行後學生收穫甚少或一無所獲,那麼,這樣的活動不如不要。如:匯入部分的觀看動畫,目的通常有兩個:一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為新知的學習設下疑問。如果動畫內容,學生興趣不大,產生問題的效果不佳,那麼這個活動的設定就顯得意義不大。再比如:小組合作交流,目的讓學生通過交流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如果安排一個大家幾乎都能掌握的內容讓學生討論、交流,結果肯定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既浪費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又不能產生良好效益,得不償失。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之前必須精心思考,充分結合學生水平、興趣等多方因素,讓學生都能樂於參與,從中受益

  二、活動的全面性。

  即有多少學生能參與其中。一項活動的安排,如果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儘量讓更多的學生融入其中,才能發揮其作用。新課標提倡人人學數學,人人有數學學。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將面儘量擴大,力爭讓所有學生都能有事可做。

  三、活動的完整性。

  有些教師在安排學生活動時,經常出現這樣的錯誤,即當學生沒有得出結論時,教師便將其打斷,終止了活動的正常進行,結果變成了教師告訴了學生結果,而不是學生自己發現了結果。對於學生來說,他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遠比教師塞給他的要好。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要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有所收穫,不能讓他們望而興嘆、無能為力,這樣便可確保活動順利的進行,完整的結束。

  小學數學教研教改論文篇二

  一、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數學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學好數學對於學生以後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數學主要是促進學生在幼年時期接受數學教育,進而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石,因此,培養小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興趣顯得非常重要.處於7~12歲年齡段的小學生是各項認知技能都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和人群.在這一年齡階段,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會隨著其興趣而得到不同的發展.如果學生因為缺乏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就會對其今後的發展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教育和教學就是培養人和塑造人的一門科學,所以說,好的教育教學是會使得人的全面發展得到增強的.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1.必須要實行的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問題,它必須與學生的知識結構一致和協調,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全面發展,那麼,我們就必須必須遵循和執行一定的原則:

  ***1***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要求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日常活動中,學習興趣是關鍵,那麼,我們就需要以此為原則來不用該年齡階段的知識去引導學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說,現在小學階段,那些小學奧數比賽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些所謂的奧數競賽,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階段和知識結構,很多題目大大超出他們的知識範圍.但這在校園裡卻是一種很普遍的風尚,這種錯誤的風尚打擊了一大部分學生,使他們發出“數學難”的呼聲.這樣的學習榜樣當然值得肯定,但不適宜在推廣而後實施,也不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2***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來結合社會的生活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雙重因素.那麼,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結構,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主要是要聯絡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感到有挑戰性,又感覺到好玩和有成效.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中不但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又有了繼續學習的慾望和興趣,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是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採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則為基礎,以具體措施為方法來有針對性地達到教學目標.例如:我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小學數學的教學學習環境來說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課堂教學,二是課外思考和課外作業.在課堂教學中,應該:

  ***1***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

  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以所教知識與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模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體驗

  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對成功的體驗,老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區別對待,並根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這樣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數學這一學科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所以說,循序漸進、激勵優生和表揚後進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學生都會體驗到自己的成就感來獲得喜悅之情,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積極表揚和鼓勵

  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和爭強好勝的特點以及榮譽感,所以,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點來加以表揚.特別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不斷保持學習興趣.

  ***4***趣味性課堂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趣味活動.首先是重視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課堂上玩耍的過程中就學會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學習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其次,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儘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並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在課堂外,應該: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發展空間.因為小學數學學科本身以理解為主,只要在課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減少家庭作業.畢竟在如此小的年紀搞題海戰術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儘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佈下陰影.課外作業以質量取勝.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能夠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緻的考察.歸根到底,作業的意義就是為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不是作為懲罰學生的硬性指標.

  作者:餘明燕 工作單位:廣東省東莞市少年兒童業餘體育學校

  小學數學教研教改論文篇三

  一、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理解力

  良好的情景能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提高大腦的活動效率,也能激發較為持久而穩定的興趣[1]。情境教學的關鍵就在於既要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努力發揮好教師引領的作用。以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比和比例的知識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於比、比例、比值的概念和知識的運用模糊不清。在教學設計上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直觀,有趣的活動中獲得知識的概念。上課伊始,我拿出準備好的糖塊和一杯水,學生們看到我這些道具很好奇,這時候充分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同學們,我這裡有5塊糖,一共是30克,這杯水是300克的,大家幫我分析一下,糖放入水中後,糖水有多重?”問題一出,學生們立刻大笑起來:“老師,這麼簡單的問題呀,一共330克唄。”我在看到學生們積極性調動起來後,說:“我們今天要學的知識看起來難,我們就以這杯糖水為例,來層層剝開比和比值這節的真面目。”隨後我不斷引導學生從比的定義為突破口,自己小組探討,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情境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形象的表達出來,有助於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整節課學習氣氛高漲,回答問題踴躍,也帶動了我的講課積極性,整體效果非常好。

  二、運用多媒體,使抽象知識形態化

  小學階段的孩子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但是在數學學習上立體思維能力較差。以往題海戰術應對抽象知識的教學方法和學習策略,都不符合現代課程理念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正好迎合了孩子的這一特點。通過製作flash,將學生難以想象理解的問題簡單直觀的通過設計的動畫展現出來,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感知認識。青島版三年級數學新教材中“平移”一課,為了讓學生直觀地瞭解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我利用多媒體制作了“旋轉門”、“推拉門”的動態過程,在課堂上演示它們的運動過程,從而揭示平移概念。並設計了小熊跳格子的flash,將物體位置變化的過程演示出來,孩子們一開始以為是一款小遊戲,興趣十足地盯著動畫看小熊的運動路線。同時配以當下最受學生們喜愛的TOM貓的卡通形象講解平移的過程和平移的基本知識。將抽象知識融合與動畫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求知慾望,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而且將複雜知識簡單化,有利於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三、轉變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針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而言的,它要求的是完善和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根據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以求更好地促進學生髮展。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的倒數這節課時,倒數這個詞的意義和用法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簡單地給學生套用定義,他們可能只是死記硬背的記住定義,但是對於知識的徹底理解與領悟卻相差較遠。這節課的講解,我採用的是開放式討論學習的方法。有的說:“倒數是什麼意思?”有的提出:“學倒數有什麼用處?”於是師生共同確定本節課的目標———研究倒數的意義、方法和用處。在確定了學習目標後,我引導學生從課本開始,認識概念,找清定義,明白倒數的意義。在理清基本知識後,我有拓展一些帶分數、小數、整數……直到最後討論了“1”和“0”有沒有倒數,為什麼。怎麼用簡單的方式找到倒數?通過大家自己的討論與學習,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習的方法。

  四、提供材料,培養數學思考能力

  良好的思考能力,主要體現在是否敢於思考和獨立思考[2]。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應為學生的思維提供空間和時間,注重思維誘導,把知識作為過程而不是結果教給學生,為學生的思維創造良好的思維環境。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思維材料,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求圓環面積的過程中,有一道題,花壇是圓形的,直徑3米,在花壇外修建一條寬1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積。這道題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往往在求大圓的直徑時得出3+1=4米,忽略了小路在花壇的直徑兩邊都延伸了1米。由此看出學生感性材料的缺乏致使思維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全面考慮問題。因此,學生對具體豐富的思維材料接觸越多,邏輯思維能力也逐漸增強,從而達到從具體的事物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的過渡。

  五、結論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是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創新,是教學方法的根本變革。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知識引導給學生。教師在探究教學中有效的教學策略,立足與培養學生綜合學習素質,引導他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看過" 小學數學教研教改論文"的還看了:

1.2016年小學數學教研計劃範文

2.2016年小學數學教研組計劃範文

3.2016年小學數學教研工作總結

4.淺談小學資訊科技教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