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婚禮祝福的現代詩

  婚禮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法律公證儀式,意義在於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防止重婚,幫助新婚夫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要求,準備承擔社會責任。有有哪些呢?

  詩歌一:婚禮祝福現代詩

  某天

  你終於攜著她的手

  款款步入婚姻的殿堂

  白紗纏繞著幸福

  笑容綻放如夏花

  從此約定一生年華

  祝福

  在我手中盛開出花朵

  攜來於你

  瓣瓣都是嫣紅的美好

  願你前程似錦

  人生自此完滿無缺


婚禮祝福現代詩

  詩歌二:我的婚禮

  我扛著斧子做了你的新娘

  你最深愛的新娘

  就在我們相擁的那一刻

  我劈開了你這朽木

  放到爐底燃燒

  燉出了一鍋魚

  大家都說好吃

  你燃燒的時候是否也被燒的大叫我忘記了

  不過我覺得魚有點鹹了

  還有刺

  扎到了我的嗓子

  有點像我給你縫衣服時被扎到手指

  因為我同樣吐了一口痰

  溫潤傷口

  詩歌三:祝福婚禮

  在這喜慶的日子

  在這沸騰的海洋

  小院裡飄一片歡樂

  小院裡飄一片芳香

  婚禮中走來少男少女

  婚禮中走來新郎新娘

  花季一般的年齡

  花季一般的歲月

  伴著一對新人

  走過甜蜜愛河

  走過春花秋月

  走過人生的美好時光

  飽經滄桑的媽媽

  為兒子操碎了心腸

  媽媽額角的一縷縷白髮

  媽媽臉上的一道道皺紋

  都刻滿對兒子的期望

  今天是兒子的婚禮

  面對嬸子大娘的祝福

  面對老少爺們的慶賀

  媽媽的笑容在臉上盪漾

  媽媽的幸福在心裡滋長

  人逢喜事精神爽

  親朋好友聚一堂

  舉杯暢飲

  歡歌祝福

  祝福新郎新娘

  祝福地久天長

  婚禮的基本介紹:

  婚禮,與出生***滿月***、成人禮、喪禮一起被稱為人生儀禮***rites of passage***漢族婚禮 圖內人物:蘭芷芳兮

  ,即一個人在世間成長過程中的一系列儀式。不同民族的婚禮代表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婚禮,在中國原為“昏禮”,是漢人一生禮儀——冠婚喪祭——中的一種,是屬於漢傳統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禮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經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禮”,婚禮是嘉禮的一種,載於儒教聖經《儀禮·士昏禮》《禮記·昏義》中,並且在《開皇律》《唐律》《宋刑統》《大明律》等歷朝法典中得到推廣,還通過吉凶賓軍嘉五禮的傳播影響了朝鮮、日本、越南等漢文化圈國家。

  儒教婚禮儀式貫徹神道設教、天人合一的理念,對於婚姻、家庭的穩定、孝敬父母等傳統的繼承和發揚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如《禮記》對貴族婚禮所做的規範化的表述: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周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所謂神道設教,是指在時間、服飾、儀式上都要象天法地。儒教婚禮中,祖先崇拜和巫術觀念並存,鞏固男女性別角色及其社會責任。

  西方的婚禮則是莊重嚴肅,《聖經》中說,在遠古時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證物就是指環。九世紀時,教皇尼古拉一世頒佈法令,規定男方贈送婚戒給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式。新娘禮服的色彩代表著傳統,也有其特定的含義,例如白色代表純潔的童貞。由於古代歐洲一些國家是政教合一的國體,人們結婚必須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師的祈禱與祝福,這樣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禮服向神表示真誠與純潔。 西方在19世紀以前,少女們出嫁時所穿的新娘禮服沒有統一顏色規格,直到1820年前後,白色才逐漸成為婚禮上廣為人用的禮服顏色。這是因為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婚禮上穿了一身潔白雅緻的婚紗。從此,白色婚紗便成為一種正式的結婚禮服。中西文化的差異表現在很多的方面,婚禮是其一。這主要是來自與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在不同的思想和風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