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飲食的原則有哪些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們的身體越來越差,所以養生保健很重要!那麼老年人們怎樣才能夠做到健康飲食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老年人健康飲食的原則

  1、儘量不要吃生的食物

  沒有煮熟的食物很容易沾染細菌和病菌,如果把食物煮熟後再食用,既消滅了細菌和病菌,還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2、避免食用寒涼的食物

  進入老年後,老年人就應該避免食用過冷或過涼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刺激胃腸道,導致胃腸道的血管發生收縮現象,促使血液流通緩慢及血液流量下降,造成消化功能發生紊亂,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

  3、吃食物時不要著急

  進入老年後,老年人的牙齒慢慢開始脫落,他們的咀嚼功能也呈下降趨勢。所以,進食食物時一定要細嚼慢嚥,這樣特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進食食物時過快過急,不僅不利於消化吸收,還特別容易出現卡喉或哽噎的現象。

  4、避免食用死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也大為降低。因此,避免食用死魚、死禽和死動物的內臟等,因為,這些食物最容易受到細菌的汙染,極易產生損害身體的有毒物質,老年人食用後很容易引發中毒症狀。

  5、減少零食量

  進入老年後,老年人的消化器官開始呈下降趨勢,如果每天進食大量的零食,就會影響正餐的進食量,久而久之消化功能就會發生紊亂現象,極易引發腸胃疾病。

  6、避免食用過量的油膩食物

  雖然油炸食物很美味,但油質含量很高,很難消化,這種食物不僅營養成分低,大量食用還會造成油脂對腸黏膜的刺激,從而損害身體健康。

  7、避免偏食

  老年人每天的營養成分一定要均衡,這樣才能更完全更充分地吸收各種營養物質。因此,老年人應儘量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不要偏食,否則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8、避免暴飲暴食

  老年人如果暴飲暴食的話,腸胃不僅會出現飽脹感,還會增加胃功能的負擔,促使消化液下降,很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的症狀。

  老年人健康飲食注意事項

  一、不該鹹。老年人攝入的鈉鹽量太多,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心臟病及腎臟衰弱。

  二、不該遲。三餐進食時間宜早不貪遲,有利於食物消化與飯後休息,避免積食或低血糖。

  三、不該精。老年人長期講究食用精白的米麵,攝入的纖維素少了,就會減弱腸蠕動,易患便祕。

  四、不該硬。老年人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如果貪吃堅硬或煮得不熟爛的食物,久而久之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五、不該甜。老年人過多食甜食,會造成功能紊亂,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癢症、脫髮及消耗胰細胞,不利於身心保健。

  六、不該喝酒。老年人長期貪杯飲酒,會使心肌變性,失去正常的彈力,加重心臟的負擔。同時,老人多飲酒,還易導致肝硬化。

  七、不該熱。老年人飲食宜溫不宜燙,因熱食易損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長期服用燙食熱刺激,還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八、不該過飽。老年人飲食宜八分飽,如果長期貪多求飽,既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負擔,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猝死。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