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

  中性粒細胞是什麼?是什麼呢?接下來由小編告訴你吧!

  通常拿到一張血常規化驗單,醫生主要看三個資料:白細胞計數***WBC***、淋巴細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而白細胞計數就是常說的血象,後兩者則是白細胞的分類。眾所周知,白細胞是人體的“衛士”,專門幫助人體抵禦細菌等外來入侵。

  不過,其實在這些衛兵裡,有一隊“精兵強將”更需要關注,那就是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進行戰鬥時總是衝在最前面,在人體免疫系統裡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醫生來說,看血液化驗單不僅僅看白細胞有沒有低於正常值,還要關注中性粒細胞的數量

  中性粒細胞是什麼?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佈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其顆粒表面有一層膜包裹,可分1~4型,顆粒中含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鹼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

  專家說,如果白細胞數量高於1萬,炎症比較厲害,可以使用消炎藥物、打吊瓶,白細胞數量低於4000,說明抵抗力比較低,退燒藥等要少用。如果淋巴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高,則是細菌感染。白細胞主要為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高的話一般白細胞也高,常見為感染,一般感冒都會導致增高。

  是什麼呢?

  中性粒細胞是血常規化驗其中的一項,一般情況下此項升高分為幾種情況。一是體內有細菌感染,白細胞總數伴中性粒細胞均高於正常值很多,臨床多根據病情采用對症的抗生素治療。另一種情況是體內有病毒感染,白細胞總數不高或者略高於正常伴中性粒細胞也略高於正常,但是這種情況中淋巴細胞多高於正常值很多,臨床多采用抗病毒治療,但是在病毒感染的後期,由於繼發細菌感染,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也會異常升高。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機體有過敏的時候,中性粒細胞略高伴嗜酸性細胞異常增高,如果在後期繼發細菌性感染,也會出現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異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