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能力的訓練辦法
如果要將孩子潛在的智力因素最大化激發出來,就勢必要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就是激發孩子智力的有效方法。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思維能力訓練
1 . 追問孩子“然後呢?”
當孩子說出一件事時,我們最好多去追問追問他,因為追問的過程,就是他想象的過程,也就是他思維發散的過程。
比如孩子喝完飲料後剩下一個空瓶子,我們可以問他“要把瓶子放去哪裡呢?”孩子可能會回答扔掉,我們可以追問他,扔掉後它會去哪裡呢?
當孩子順著你的引導去思考、去想象的時候,大腦運轉的同時,思維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2 . “一物多用”訓練
我們可以經常跟孩子玩一個小遊戲,就是猜用處,譬如我們可以詢問孩子某樣東西的作用,讓孩子儘可能多的去回答。
例:我曾經問班上的孩子,磚頭能有什麼用,孩子們說了很多,能蓋房子、能壘城堡、能打壞人……但我依然不肯罷休,鼓勵他們再想想,結果收穫了有趣的答案:踩在腳下能長高、能鍛鍊爸爸的肌肉、能被劈成兩半……
原有的已知認識往往會讓我們陷入思維的死衚衕裡,但孩子們思維相對靈活,因此通過這個訓練可以衝破思維枷鎖,儘可能多的去發散。
3 . 造句練習
多跟孩子玩造句遊戲,譬如練習“因為……所以……”、“如果……將會……”,如果想增加一點難度的話,也可以試一下“如果不,那麼就”的造句訓練。
一方面,這樣的練習不僅能理清孩子的邏輯思維,還能引發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如果單純造句對孩子有些困難,我們可以這樣協助孩子:
比如可以問孩子:如果明天下雨,那麼會發生什麼事?然後引導孩子去多方位思考。
4 . 圖形訓練
我們可以利用卡片或者手繪,讓孩子猜猜畫的是什麼。
譬如我們可以畫簡單的一個圓,然後問孩子這是什麼、像什麼,孩子的答案可能會千奇百怪:像桃子、像芒果、像腦袋、像我媽媽的鏡子……
是的,我們要的就是多種多樣的回答,孩子能想到的越多、回答的越多,就說明思維發散的越好。
5 . 故事訓練法
這個遊戲有三種玩法,第一種是講完一個故事後,讓孩子自己往下編,可以用“故事講完了,你覺得還會發生什麼事呢?”來引導孩子。
第二種玩法是幾個小朋友在一起進行接龍,老師或家長編個開頭,讓第二個小朋友繼續編,第二個小朋友說完後,第三個小朋友接著第二個小朋友的結尾續編,以此類推。
第三種叫推翻法,即改變故事中關鍵的轉折點,然後讓孩子思考:如果沒發生這件事,那又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呢?
6 . 讓腦筋“急轉彎”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可以適當的跟孩子玩腦筋急轉彎的遊戲,題目要從簡單開始,不易過難。
猜題開始前,最好跟孩子說明,題目的答案只要想得到的都可以說出來。
如:什麼東西比螞蟻的嘴巴還小?
答:螞蟻吃進去的東西。
7 . 大膽質疑
培養孩子的懷疑精神,不要聽之信之,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老師、家長或書本上的不一定是對的,真正的答案要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當孩子說出一個觀點時,我們可以問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從而鼓勵孩子質疑問題,並解決問題。
8 . “好”與“壞”的思考
固有思維的形成往往容易一錘定音,即好的就一定全好,壞的就一定全壞,這顯然是不對的。
所以要培養孩子一分為二的辯證法思想。比如冬天到了,下雪非常漂亮,孩子可能會說冬天真好,這時不妨問問他冬天好在哪,等他說完後再問問他:那麼冬天有沒有不好的地方呢?
9 . 閱讀不可少
閱讀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個從小愛閱讀的孩子,將來一定是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孩子。
孩子讀的多了,見聞多了,思維就打開了。同時,不僅為孩子準備一些有趣的繪本,給孩子選購一些精美的宇宙、地球、海洋的卡片,更有利於孩子思維的擴散。
10 . 多玩益智遊戲
益智遊戲有不少,專門鍛鍊數學能力的、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腦部發育的等等。
這些都可以讓孩子玩起來,最簡單的就是搭樂高、搭積木、玩拼圖、數字與物品連線等等。
遊戲是最簡單直接的鍛鍊方法,而且孩子並不會因此而痛苦,相對於死板教條的課程,在幼兒時期,遊戲啟發才是最有益的。
思維能力小測試
一個小夥子到理髮店理髮,他問:“理髮得等多長時間?”理髮師一下店裡的顧客說:“大約兩個小時。”小夥子走了。
幾天後還是這個小夥子來理髮,他一進門便問:“理髮得等多長時間?”理髮師一眼店裡排隊的顧客說:“大約三個小時。”小夥子走了。
一個星期後這個小夥子又來了,問:“理髮得等多長時間?”理髮師看到店裡已經滿是顧客說:“大約四個半小時。”小夥子走了。
理髮師望著店裡的一個朋友說:“喂,比爾,跟著這傢伙,看他去哪兒。他總是來問他理髮得等多長時間,可是卻從來沒有回來過。”
不大一會兒,比爾回到店裡,歇斯底里地笑著。理髮師問:“他離開這兒去了哪兒?”
比爾揚起頭,笑出眼淚還掛在眼角:“去了你家!”
最初我以為這是個黃色笑話,後來覺得自己很慚愧,那小夥子是小偷,應該是偷東西去了,所以是個正經笑話。但是再一遍,還是黃色笑話,因為偷東西的話,可能前兩次就被人發覺了。
這樣粗看是合理的,但是文中有一個關鍵的人物——比爾,他為什麼會笑得歇斯底里,眼淚都出來了呢,不管他的立場是站在理髮師一邊還是站在小夥子一邊,他笑的都不是很合理,作為一個優秀的笑話,不應該出現這種紕漏,這說明我對此笑話的理解存在偏差。
需要繼續分析,重新理解,現在我們的重點就在比爾身上,為什麼整篇文章中只有他一個人有名字?小夥子三次去理髮店,比爾他是否一直在場?比爾到底代表了什麼呢?理髮師和小夥子代表了什麼呢?
馬克思說過:“思考一切。”所以,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條件下發生。文中有兩處涉及到故事的發生背景,一明一暗。明處為理髮師的朋友名字為比爾,是一個明顯西方人的名字。暗處為理髮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理髮服務出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如果從明處線索來看,故事一般是發生在西方國家,但是,凡事怕就怕認真二字,所以我們還不能草率的下結論,還應該綜合分析,看哪個結果的合理性,現實性更強一些。
讓我們繼續來看。從暗處來看,我們似乎得不到什麼確切的結論,但是從該笑話的來源傳播過程來看,特別是考慮到故事警世育人的作用,我認為這個故事發生是依託中國的背景發生的,相信大家都有等理髮排隊的經歷吧。
可為什麼作者會讓一個西方人的名字出現呢?他到底是誰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重新分析一下理髮師和小夥子兩個角色。
小夥子的活動很簡單,每次都是去理髮店,問有沒有位置,然後去理髮師家,再去理髮店,再回理髮師家,如是者三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下去。在這裡我認為,理髮店作為一個人數眾多,不受限制的場所,它隱喻著整個社會,而理髮師則是社會的掌權者,而理髮師的家,對小夥子則代表著可以暫時脫離社會,但又是一個不能長期居住停留的地方。
小夥子,顯然代表著一類人,關鍵點就在這個小上,代表著年輕。
我們想象一下,一個年輕人,跑到社會上問,有位置嗎?
掌權者說,沒有,還要等多長時間,小夥子只好暫時離開這裡,去了一個臨時的地方,過了段時間,又跑來問,
這個場景,難道不覺的熟悉嗎?這是幹什麼呢?
對了,你答對了,小夥子正是代表著找工作的學生,理髮店裡的位置代表著工作機會,而理髮師的家,正是我們可愛的學校。
這樣,整個笑話就可以翻譯成下面這樣:
本科畢業了,問有工作嗎?沒有,等兩年吧,唉,那隻好上碩士了;
碩士畢業了,問有工作嗎?沒有,等三四年吧,唉,那隻好上博士了;
博士畢業了,問有工作嗎?沒有,再等吧,唉,那隻好上壯士了。
現在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比爾是誰?
再想想,現在哪個比爾最牛?
恭喜你,又答對了,他就是比爾·蓋茨!
這樣你也就能明白比爾為什麼笑得這麼歇斯底里了,因為比爾大學沒畢業就去工作了,所以他看到小夥子為了工作還回去讀博士,覺得實在是太搞笑了。
綜上,這個笑話其實是在講上學和就業的問題。
無論上面的推理結果是否真是講笑話人的初衷,至少這是個非常合理的隱喻邏輯。那我該如何提高邏輯思維的能力呢?
首先要說的是看太多的”我來教你如何思考“的書沒有用。邏輯思維說白了是一個技術,和打遊戲,把妹,打拳擊一樣,多進場練習才是關鍵。看書是系統學習知識的有效方法,但不是習得技巧的有效方法。光看書你是學不會一種思維方式的。
其次是做數學題沒有用。我不知道真正艱深的數學是怎樣,但就大多數人熟悉的高中數學題來說,練習的只是一種技巧:如何在給定的時間內尋找到一種快速解法,找到答案。邏輯思維的涵義比這個要廣。邏輯好的人做數學題會快一些,但做數學題本身並不是提高邏輯的直接方法。
第三是讀邏輯學導論沒有用,你會暈的。以下引用百度百科:“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理論思維。” 這種話對你有幫助麼?你學習十年牛頓物理,投籃命中率未必會比別人更高。
那麼這裡來寫寫我認為什麼練習方式最有效吧。我個人的體會是自己出一些練習題,自己做。以下舉一些我自己出的,自己做過的習題:
第一類:
1,人在哪些場合下會哭?請列舉出儘可能多的不互相重複的答案。
2,簡訊詐騙有哪些方法?請列舉出儘可能多的不互相重複的答案。
第二類:
1,不用紙筆,不查資料,估算一下中國人每天說多少句 “傻逼” ?
2,條件同上,估算一下淘寶一年賣出多少個避孕套?
第三類:
1,我開了一家包子店,包子卻賣不出去,該怎麼辦?請給出應對各種可能的完整解決方案。
2,有一家入口網站,流量不高,該怎麼提高流量?請給出應對各種可能的完整解決方案。
解答第一類問題,你會發現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分類,然後一一列舉。哪些場合會哭?隨便舉一個分法,可以分為一個人的場合,兩個人的場合,多個人的場合。一個人的場合什麼時候會哭?掛科,失戀,喝醉,生病,etc。兩個人的場合什麼時候會哭?吵架,被罵,被感動,etc。如此類推。如果不分類,要麼列舉得很慢, 要麼列舉不全,要麼列舉出重複的答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做到這一點,分類的功夫就差不多了。
要解答第二類問題,你會發現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假設,最後用 A x B x C + D x E + F + G 這樣的形式來解答。中國人一年說多少句傻逼?把中國人先按年齡層分成幾段:0-15,15-30,30-45,45-60,60以上。假設每個年齡層3億人隨便設一個。0-15 大約是不會說的。60以上也不用考慮。45-60 的人每天說10次,30-45 的人每天大概說20次,15-30 每天大約 30次。那麼答案就是 3億 x 10 + 3億 x 20 + 3億 x 30 = 180億次/日。這題比較簡單。但要算的更精細有哪些辦法?可以分南方人,北方人,分城市人,農村人,受教育程度高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分職業,等等,一 步步細分,一步步估算。
解答第三類問題就是第一類和第二類的結合。包子賣不出去可能有哪些原因?這是第一類問題。原因可分成兩大類:供應和需求。供應方面,包子口味如何?質量如何?價格如何?新鮮否?需求方面,本地區有人否?這些人吃包子否?這些人習慣到包子店買包子否?等等。針對每一個 子問題,如何得到一個解決方案,比如,本地區有多少人吃包子?這就回到了第二類問題。
這就是我認為最有效的練習方式。可以發現,邏輯思維不是知識,你可以任何時候,用任何素材來練習。它是一種方法,讓你可以不留縫隙的解決各類無頭緒的問題。習慣了這樣的解析方式,碰到複雜的問題你也不會慌。如果有人問你,中國明年的房地產形勢會如何?照著模式一步一步解就可以了,答案不一定會多準,但至少你有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