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冬天掉葉子的的原因

  杜鵑花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1.環境引起的

  一般掉葉子可能是因為環境的原因,市場上面賣的杜鵑花基本上都是在溫室裡面養護的,一般買回來的話都需要對家裡的環境熟悉一下的,常常還會出現掉葉子死掉的情況。這時候我們要解決的話,應該要保證它的空氣溼度,還要適當的遮陰,還要保持盆土的微溼,這時候還要給它適當的通風,但是還不能讓寒冷的風直接對它吹。也不要急著換土、施肥。冬天的時候還要給它充足的光照,在室內養護的時候儘量放在南邊的窗戶下面,環境的溫度不能低於5度。還不要隨意的變換地方,防止它的溫度發生變化。但是不能把它放在空氣比較渾濁的地方。

  2.施肥不合理

  如果你施肥不適當的話,也會容易促使葉片出問題,要知道冬季植株的生理活動都會減弱,如果肥料的濃度太高的話,就會比較容易讓它的葉子落下。所以我們這時候要施加一點薄的液肥。

  3.澆水不當

  它掉葉子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澆水不好引起的,植株的根系也是比較的細的,還不怎麼耐旱,冬季水分蒸發慢,澆水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好的,這樣子就會容易讓它的葉子落下。

  4.土壤引起的

  杜鵑花比較喜歡酸性的花卉裡面,但是經常澆水的話就會讓土壤變成鹼性的,這樣子它是沒辦法生存的,會讓它容易落葉子的。杜鵑花的土壤一定都要用通氣比較好的酸性土壤,在平時的時候還要適當的給杜鵑花加一點肥料,這樣子就可以保持種植杜鵑的土壤的正常。

  5.季節交替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由於氣溫突降,植株為了保護自己,縮減體內水分,從而導致的生理反應,這種情況只要過一段時間就能夠自己恢復了!

  杜鵑花修剪步驟

  去花蕾

  杜鵑花生長2~4年內,植株較矮小,剪去花蕾能加速形成骨架,有利於以後植株花型的形成。

  修剪徒長枝

  徒長枝會影響杜鵑花的美觀,使枝條長的毫無秩序。花開後對徒長枝進行修剪能很好的控制植株的造型,並要疏剪,生長的造型才會好看。

  修剪病弱枝

  杜鵑花很容易出現葉子發黃,掉葉子的現象,在養護中發現生長不良的枝條及時修剪,這樣可以有利於整盆植株的健康生長。

  修剪畸形枝

  杜鵑花盆景並非枝條奇特就是美觀,有些枝條畸形,會影響植株的健康生長,有些還會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