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自我心理調節論文

  情緒是影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學做情緒的主人,不做情緒的奴隸,用理智抑制情緒的衝動,及時調節消極情緒,解除精神壓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自我調節心理壓力

  嘮嘮叨叨心釋然 嘮嘮叨叨多見於女性。看書嘮叨、抽菸嘮叨、衣服穿髒了嘮叨,不會過日子還是嘮叨。

  嘮叨或許是女性的天性,一位男子說過:“我從妻子的嘮叨中感悟到她的善良、溫柔和賢惠。儘管她在嘮叨中東拉西扯,時而言之有理,時而強詞奪理,使人哭笑不得,但仔細琢磨後就會覺得句句是真,是用真情譜寫的一支心曲。”嘮叨是一種有效的發洩方式,是減輕心理壓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良方。生活中,做妻子的除了工作,還要教育孩子、買菜做飯、洗衣縫補、管理家務,做很多瑣事。感情脆弱,經不起生活的重壓,心中的煩躁、憂悶和苦惱向誰發洩?丈夫是她最好的“出氣筒”。

  嘮叨有益於身心健康。有的男人在妻子的嘮叨聲中戒了吸菸、喝酒、賭、混等不良行為,改變了熬夜、早上睡懶覺的毛病,並在妻子的嘮叨聲中悟出了她對家庭的負責,對自己的關愛,促進了家庭的和睦。

  哼哼唱唱心無憂 不少人有哼哼唱唱的習慣,走路散步、騎車乘車、勞動休息都哼唱著曲子,無憂無慮、精神釋然的樣子。心理學家認為,經常“曲不離口”地哼哼唱唱,是防病治病、增進健康的良藥。這是因為,哼哼唱唱是一種心理調節,自己的情志通過發聲吐音而充分得以抒發,使萬慮俱消,百愁得解。

  笑笑鬧鬧勝良藥 生活需要七色陽光。特別是家庭生活中,逗鬧嬉戲往往能增添生活色彩,使夫妻關係更加和諧,產生更愉快、更持久的魅力。年輕夫妻間的幽默、玩笑、俏皮話;老年夫妻的相互扶持、攀肩搭背的“老來聊發少年狂”;大人和孩子間的嬉鬧,都會給生活增添活力,增添樂趣。

  特別是中老年人,有時為了子女或家庭瑣事,紅紅臉、吵吵嘴、生生悶氣都是家常便飯。但是,一句幽默笑話,一個逗鬧動作卻能打破這種僵局。

  哭哭訴訴氣通暢 傳統中醫認為:悲則氣消。實踐證明,哭對治療因情志失衡引起的神經緊張、精神刺激、心理壓力、意志消沉、區域性疼痛、經絡阻滯等症效果奇佳,有“哭到病除”的效果。而邊哭邊向知心人傾訴,則更有利於身心的健康。當你有“一肚子氣”時,不妨找一個親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肚子裡的怨氣倒出來,這樣可以放鬆機體,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哭哭訴訴要選擇“接受”物件,因為不瞭解你的人,不可能靜聽你的傾訴,聽別人發牢騷畢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他對你表現出心不在焉的樣子,反而會使你生氣。

  談談聊聊益心情 聊天談心是養心調神的一種有效方法,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情緒調節劑。它能有效緩解因心理壓力和生活勞累帶來的緊張和疲憊。夫妻聊天神仙樂,它可以交流思想、互通訊息、增進理解、加深情感。朋友聊天友誼深。有人說:交友聊天乃人生最大樂事。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朋友相聚談天說地,會覺得神清氣爽,心神釋然。生活當中經常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只要經常同知心朋友聊聊談談,就會心裡安然,心情愉快。

  範文二:新聞記者如何做好自我心理調節

  [摘要]新聞記者的心理壓力,是指他們從事的新聞傳播活動及與其生存狀況相關的事件或環境等因素引起的一種精神狀態及相應的行為表現。也就是說,當新聞記者覺得外界對自己的需求超過自身能力或難以滿足時,心理壓力就會產生。由此可知,構成新聞記者職業壓力的要素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產生壓力的外界環境和事件,二是個體對外界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

  [關鍵詞]新聞記者 心理調節 壓力

  一、新聞記者心理壓力的來源分析

  1.來自媒體的壓力。***1***工作強度大。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決定了新聞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任務重。為了確保新聞價值的最大體現,新聞工作者往往超負荷工作,對新聞工作者的身體、精力和心理極限提出嚴峻挑戰。***2***風險係數高。新聞工作與其他一些腦力勞動相比,有更大的冒險性。較強的風險性必然帶來心理的高度緊張。***3***管理與評價機制不盡合理。目前新聞媒體大都採用末位淘汰制和業績考核制。新聞機構在加強新聞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與業務素質的同時,忽視了對其心理素質的優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初衷是鼓勵上進,激勵發展,而現實中多數新聞工作者感受到的是壓力而不是動力。***4***職稱評定競爭激烈。隨著新聞工作者隊伍的龐大,需要晉升職稱的人越來越多,加之職稱的評定影響工資的提升、住房的改善等切身利益,使競爭越來越激烈。職稱問題成為新聞工作者競爭壓力的重要來源之一。***5***個人發展空間的侷限。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知識更新迅速,新聞工作者往往會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知識逐漸老化,思維趨於慣性,經驗主義越來越嚴重,而媒體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無暇顧及員工的培訓和職業生涯發展,忽略了新聞記者的個人發展。

  2.來自社會的壓力。***1***新聞產品商品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衝突。市場經濟建立後,媒體被推向市場,殘酷的競爭現實,使新聞產品社會屬性和商品屬性之間的矛盾凸顯出來,新聞工作者既要注重社會效益,又要顧及經濟效益,心理壓力相對加重。***2***新聞記者角色的超載。由於職業的需要,新聞記者不僅要做好新聞報道工作,還必須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問題解決者、人際關係協調者、心理諮詢者、學習者等等。在工作中同時扮演多個富有挑戰性的角色,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多種不同的工作,就會發生角色超載,它是與工作壓力緊密相連的一個因素。***3***社會對新聞記者的高期望。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就必須對工作120%的投入,才能夠保證質量。這種來自受眾的期望、要求、批評和建議等綜合性壓力,只會不斷加大而不會減弱。

  3.個體因素。***1***自我期望過高。新聞工作者普遍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追求完美的傾向,當老百姓反映的問題無力解決時,內心必然產生困惑和沮喪,造成很大的壓力。***2***自身知識的侷限。新聞工作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除了應具備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嚴謹科學的治學精神之外,還應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技術知識,深厚的業務知識和人文關懷知識,以原有的知識結構、儲備和思維模式在飛速發展的新聞業面前顯得力不從心。***3***自身人格的不健全。個人性格特徵影響個體對壓力的知覺與反應。性格內向者遇到壓力時往往不善於向他人傾訴,久而久之容易導致煩躁不安、情緒不穩。此外,孤立隔絕也會導致感情脆弱,耗費職業資源。對於同樣的職業壓力情境,具有良好人格品質的新聞工作者往往能更好地面對和調節;情感脆弱且自我期望過高的,就會苦悶、抑鬱而不能自拔。

  二、新聞記者心理壓力的應對策略

  1.完善媒體的管理功能。建立激勵、關懷性的管理方式。國內外研究表明,領導的管理方式對降低員工職業壓力具有重要作用。高要求、低關懷的領導方式會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但離職率和抱怨程度也會很高;而高關懷、高要求的領導方式則具有雙重激勵作用,既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又可以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減少職業壓力的產生。

  新聞工作者不僅僅是為了新聞事業而存在的客體,更應是被關懷和理解的主體。真正懂得管理的人應避免鼓勵和宣傳那種只顧工作,不顧家庭和子女,病得直不起腰還要去寫稿的所謂“模範記者”的形象。管理者應積極創造條件瞭解並滿足他們不同層次的需求,而不是過分強調奉獻精神。

  為員工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長期以來,媒體人事部門關注的多是事務性的人事管理,很少關心員工的培訓發展和職業生涯。實際上,培訓是媒體培養高素質員工的重要途徑,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緩解職業壓力的重要方法。目前,有些媒體重視崗位成才,評選“首席記者”、“資深記者”,並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的做法值得提倡。

  2.建立合理的期望。新聞工作者應明白新聞事業的限制性,面對各種壓力,要善於調整自己的心態,及時把情感從所接觸的新聞事件中拔出來,認清自己的角色,媒體畢竟不是國家職能機關,有些事情媒體是解決不了的,要以平常心對待。

  3.構建穩固的支援系統。領導的支援是新聞工作者支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表現為支援他們的工作以及對其勞動的認可和肯定的評價等。另外,營造積極的媒體支援氛圍,也能夠降低新聞工作者的壓力,他們能從同事那裡得到情感支援、有用的建議、資訊,一起分享憂慮。此外,媒體還可多開展一些文娛活動,為員工間的情感交流創造更多的機會,使他們的焦慮、鬱悶、疑惑等消極情緒得以及時化解,也可效仿一些企業專門建立“情感發洩室”,提供發洩渠道。

  4.培養和諧健全的人格。馬斯洛的研究發現,世界上真正完善的人是不存在的,絕大多數的人都存在著人格的某些弱點,都有完善人格、挖掘潛能的任務。個體有可能通過不斷努力,克服人格弱點,達到理性、情感和人類本能協調成一個整體的人格境界。擁有此人格境界的人很少被他人的評價所左右,他們在心理上是自主的,所以對心理壓力有免疫力。同時,他們可以將疾病、挫折、衝突等體驗化弊為利,轉化成積極的體驗。因此,新聞工作者要有意識地培養健全的人格,人格完善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要達到一個較高的境界,除耐心、細心外,還要有信心,信賴自己的肌體和心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妍.淺議新聞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安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4***.

  [2]遊伯龍.你被壓力壓扁了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卞冉,龍立榮.工作倦怠的理論研究及其進展.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