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救火災的基本方法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日益複雜火災事故,靈活的根據火災型別科學處置就變的尤為重要,那麼就跟著跟著小編一起學學日常生活中各類火災事故的撲救方法吧。

  撲救毒害品、腐蝕品火災的基本方法

  1.毒害品著火應急措施 因為絕大部分有機毒害品都是可燃物,且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的有毒或劇毒的氣體,所以,做好毒害品著火時應急滅火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液體毒害品,可根據液體的性質***有無水溶性和相對密度的大小***選用抗溶性泡沫或機械泡沫及化學泡沫滅火,或用沙土、乾粉、石粉等措施;如果是固體毒害品著火,可根據其性質分別採用水、霧狀水或沙土、乾粉、石粉撲救。

  2.腐蝕品著火時應急措施 腐蝕品著火,一般可用霧狀水或幹沙、泡沫、乾粉等撲救,不宜用高壓水,以防酸液四濺,傷害撲救人員;硫酸、鹵化物、強鹼等遇水發熱、分解或遇水產生酸性煙霧的物品著火時,不能用水施救,可用幹沙、泡沫、乾粉等撲救。滅火人員要注意防腐蝕、防毒氣,應戴防毒口罩、防毒眼鏡或防毒面具,穿橡膠雨衣和長筒膠鞋,戴防腐蝕手套等。滅火時人應站在上風處,發現中毒者,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並說明中毒品的品名,以便醫生救治。

  撲救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火災的基本方法

  1.洩露處理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在運輸過程中如有洩漏,應小心的收集起來或使用惰性材料作為吸收劑將其吸收起來,然後在儘可能遠的地方以大量的水沖洗殘留物。嚴禁使用鋸末、廢棉紗等可燃料作為吸收材料,以免發生氧化反應而著火。 對收集起來的洩漏物,切不可重新裝入原包裝或裝入完好的包件內以 %免雜質混入而引起危險。應針對其特性用安全可行的辦法處理或考慮埋入地下。

  2.著火處理 1氧化劑著火或被捲入火中時,會放出氧而加劇火勢,即使惰性氣體中,火仍然會進行燃燒:無論將貨艙、容器、倉房封死、或者用蒸汽、二氧化碳及其他惰性氣體滅火都是無效的;如果用少量的水滅火也是無效的;如果用少量的水滅火,還會引起物品中過氧化物的劇烈反應。因此應使用大量的水或用水淹浸的方法滅火,這是控制氧化劑火災的最為有效的方法。 2有機過氧化物著火或被捲入火中時,可能導致爆炸。所以,應迅速將這些包件從火場移開,人員應儘可能遠離火場,並在有防護的位置用大量的水滅火。任何曾捲入火中或暴露於高溫下的有機過氧化物包件,即使火已撲滅,在包件未完全冷卻時會隨時發生劇烈分解。如有可能,應在專業人員技術指導下,對這些包件進行處理;如果沒有這種可能,在水上運輸時,情況緊急時應考慮將其投棄水中。

  撲救遇溼易燃物品火災的基本方法

  遇溼易燃物品著火絕對不可用水和含水的滅火劑施救,二氧化碳、氮氣、滷代烷等不含水的滅火劑也是不可用的。因為遇溼易燃物品絕大多數都是鹼金屬、鹼土金屬以及這些金屬的化合物,他們不僅遇水易燃,而且在燃燒時會產生相當高的溫度,在高溫下這些物質大部分可與二氧化碳、滷代烷反應,故不能用其撲救遇溼易燃品火災。例如,用四氯化碳與燃燒著的鈉接觸,會立即生成一團碳霧,使燃燒更加猛烈;氮氣不燃、無毒、不含水,用來撲救遇溼易燃品火災應該說是可以的,但是因為氮能與金屬鋰直接化合物生成氮化鋰,氮與金屬鈣在500℃時可生成氮化鈣,也不能用,從目前研究成果看,遇溼易燃物品著火最好的滅火劑是偏硼酸三甲酯,用幹沙、黃土、乾粉、石粉也可以:對金屬鉀、鈉火災,用乾燥的食鹽鹼面、石墨鐵粉等效果也很好。但注意金屬鋰著火時,如用含有SiO2的幹砂撲救,其燃燒產物Li2O能與起反應;若用碳酸鈉或食鹽撲救,其燃燒的高溫能使碳酸鈉和氯化鈉分解放出比鋰更危險的鈉。故金屬鋰著火,不可用砂、碳酸鈉乾粉和食鹽撲救。另外,由於金屬銫能與石墨反應生成銫碳化物,故金屬銫著火不可用石墨撲救。

  撲救易燃固體、自燃物品火災的基本方法

  部分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除遇空氣、水、酸易燃外,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其燃燒產物也大多是劇毒的,如赤磷、黃磷、磷化鈣等金屬的磷化物本身毒性都很強,其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遇溼產生的易燃氣體磷化氫等都具有劇毒,磷化氫氣體有類似大蒜的氣味,當空氣中含有0.01mg/L時,吸入即可引起中毒。所以,在撲救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溼易燃物品火災時,應特別注意防毒、防腐蝕,要佩戴一定的防護用品確保人身安全。

  1、易燃固體 易燃固體著火時絕大多數可以用水撲救,尤其是溼的爆炸品和通過摩擦可能起火或促成起火的固體以及丙類易燃固體等均可用水撲救,對就近可取的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乾粉等滅火器也可用來應急。 對脂肪族偶氮化合物、芳香族硫代醯肼化合物,亞硝基類化合物和重氮鹽類化合物等自然反應物質***如偶氮二異丁腈、苯磺醯肼等***,由於此類物質燃燒時不需要外部空氣中氧的參與,所以著火時不可用窒息法,最好用大量的水冷卻滅火。鎂粉、鋁粉、鈦粉、鋯粉等金屬元素的粉末類火災,不可用水也不可用二氧化碳等施救。因為這類物質著火時,可產生相當高的溫度,高溫可使水分子或二氧化碳分子分解,從而引起爆炸或使燃燒更加猛烈,如金屬鎂燃燒時可產生2500℃的高溫,將燒著的鎂條放在二氧化碳氣體中時,鎂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反應生成氧化鎂,同時產生無定形的碳。所以,金屬元素物質著火不可用水和二氧化碳撲救。由於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等磷化物遇水或潮溼空氣,可分解產生易燃有毒的的硫化氫氣體,所以也不可用水撲救。

  2、自燃物品 黃磷可用水施救,且最好浸於水中;潮溼的棉花、油紙、油綢、油布、賽璐鉻碎屑等有積熱自燃危險的物品著火時一般都可以用水撲救。

  撲救易燃液體火災的基本方法

  易燃液體一旦著火,發展迅速而猛烈,有時發生爆炸且不易撲救,所以平時要做好充分的滅火準備,根據不同液體的特性、易燃程度和滅火方法,準備足夠、相應的消防器材,並加強對職工的消防知識教育。

  滅火方法主要根據易燃體相對密度的大小、能否溶於水和滅火劑來確定。一般來說,對比水輕且又不溶於水或微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如石油、汽油、煤油、柴油、苯、乙醚、石油醚等液體的火災,可用泡沫、乾粉和滷代烷等滅火劑撲救,當火勢初燃,面積不大或可燃物又不多時,可用二氧化碳撲救;對重質油品,有蒸汽源的還可選擇蒸汽撲救。

  對能溶於水或部分溶於水的易燃液體,如甲醛、乙醇等醇類,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等醇類,丙酮、丁酮等酮類液體著火時,可用霧狀水或抗溶性泡沫、乾粉和滷代烷等滅火劑進行施救:對於不溶於水,且相對密度大於水的易燃液體,如二硫化碳等著火時,可用水撲救因為水能覆蓋在這些易燃液體的表面上使之於空氣隔絕,但水層必須要一定的厚度。滅火時要佩戴正確的防護用具,採取正確的滅火方法和戰術,救火中有頭暈、噁心、發冷的等症狀,應立即離開現場,安靜休息,嚴重者迅速送往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