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麥的中藥屬性及鑑別方法

  浮小麥,中藥名。為禾本科小麥屬植物小麥的乾燥輕浮癟瘦的果實。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浮小麥的中藥屬性

  1 入藥部位

  乾燥輕浮癟瘦的果實。

  2 性味

  味甘,性涼。

  3 歸經

  歸心經。

  4 功效

  除虛熱,止汗。

  5 主治

  用於骨蒸勞熱,自汗盜汗。

  6 相關配伍

  1、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一法取陳小麥用幹棗煎服。***《 衛生寶鑑》獨聖散***

  2、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7 用法用量

  15-30g。生用或炒香用。

  8 炮製

  採集加工

  一般在夏至果實成熟時採收,取癟瘦輕浮與未脫淨皮的麥粒,揀取雜質,篩去灰屑,用水漂洗,晒乾即得。

  炮製方法

  炒浮小麥:取淨浮小麥,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棕黃色,取出放涼。

  浮小麥的鑑別方法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呈長圓形,長約6mm,直徑約2.6mm。表面黃白色或淺黃棕色,略抽皺,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頂端鈍形,帶有黃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臍。質硬或較軟,斷面白色,有粉性。無臭,味淡。以粒均勻、輕浮、無雜質者為佳。充實飽滿的小麥粒,不宜作本品入藥。

  飲片性狀

  浮小麥呈長圓形,長2-6mm,直徑1.5-2.5mm。黃棕色或深黃色,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斷面白色。無臭,味淡。炒浮小麥形如浮小麥,表面棕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