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麥的中藥屬性及鑑別方法
浮小麥,中藥名。為禾本科小麥屬植物小麥的乾燥輕浮癟瘦的果實。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浮小麥的中藥屬性
1 入藥部位
乾燥輕浮癟瘦的果實。
2 性味
味甘,性涼。
3 歸經
歸心經。
4 功效
除虛熱,止汗。
5 主治
用於骨蒸勞熱,自汗盜汗。
6 相關配伍
1、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一法取陳小麥用幹棗煎服。***《 衛生寶鑑》獨聖散***
2、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7 用法用量
15-30g。生用或炒香用。
8 炮製
採集加工
一般在夏至果實成熟時採收,取癟瘦輕浮與未脫淨皮的麥粒,揀取雜質,篩去灰屑,用水漂洗,晒乾即得。
炮製方法
炒浮小麥:取淨浮小麥,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棕黃色,取出放涼。
浮小麥的鑑別方法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呈長圓形,長約6mm,直徑約2.6mm。表面黃白色或淺黃棕色,略抽皺,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頂端鈍形,帶有黃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臍。質硬或較軟,斷面白色,有粉性。無臭,味淡。以粒均勻、輕浮、無雜質者為佳。充實飽滿的小麥粒,不宜作本品入藥。
飲片性狀
浮小麥呈長圓形,長2-6mm,直徑1.5-2.5mm。黃棕色或深黃色,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斷面白色。無臭,味淡。炒浮小麥形如浮小麥,表面棕黃色。
最近訪問
- 浮小麥的中藥屬性及鑑別方法
- 關於大寒節氣養生吃什麼
- 申請活動經費的請示
- 兒童油畫棒抽象人物畫
- 妖貓傳電影主題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樂、裡面所有歌曲歌詞MV
- 人物造型簡筆畫圖片
- 面試自我評價和自我介紹
- 家長會語文教師發言稿
- 公共基礎科技知識練習題答案講解
- 最有效最快速的美白方法
- 山藥治胃病的偏方
- 噴壺故障現象和修理方法
- 綠豆薏米芡實粥的功效及禁忌
- 騰達路由器設定網速限制
- 電腦玩遊戲會自動關機怎麼辦
- 雞年出生寶寶取名方法
- 安姓女寶取名方法
- 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 老年大學學習總結
- 春天的手抄報一等獎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