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處理

  寶寶消化不良容易導致腸胃內積熱不散發,最終導致寶寶發燒。那麼,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的症狀是什麼?家長該如何護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症狀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症狀:輕度發燒症狀

  1、體溫在37.4—38.5℃;

  2、呼吸時有異常的聲音出現;

  3、處於睡眠狀態中,難以被喚醒;

  4、不願進行肢體活動。一旦被人觸碰、移動就煩躁、哭鬧不停。

  處理辦法:採用日常護理方法

  1、 首先做好受涼發燒寶寶的護理措施

  2、 多給寶寶喝溫開水

  3、 多讓寶寶休息,寶寶一般會在睡眠中進行自我修護

  4、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症狀:中度發燒症狀

  1、體溫在38..6~41℃;

  2、不停地哭鬧,不聽勸慰,誰哄都不行;

  3、寶寶頭部轉動的時候有點僵硬;

  4、一直在流口水,而且出現吞嚥困難;

  5、在給寶寶把尿的時候,寶寶表現出了明顯的不適感,如有刺辣辣的痛感。

  處理方法:物理降溫

  1、 洗溫水澡降溫

  2、 使用冰枕冰袋降溫

  3、 在藥師的指導下使用退燒藥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症狀:重度發燒症狀

  1、體溫在41℃以上;

  2、四肢或者其他身體區域出現痙攣、抽動,不能控制自我;

  3、神志不清,有反常的行為,就好像能感知不存在事物;

  4、面板變為灰白色或者暗藍色,或有紫色斑點出現在面板表面;

  5、脈搏跳動很弱但是又快又急。***1週歲以內的孩子的正常脈動是160跳/分鐘,1歲以後的兒童120跳/每分***;

  6、腹瀉時排洩物中帶血。

  處理方法:立即就醫

  1、馬上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並接受治療。

  2、在治療期間,家長要做好日常護理輔助治療。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症狀:體溫高於正常體溫

  正常寶寶的腋下體溫為36℃-37℃之間,超過37.4℃即可認為是發熱。

  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體溫可以波動於一定範圍。但每個子孩子身體狀況都不一樣,要依孩子的體質而定。

  寶寶腋溫:

  1、體溫在37℃以上就算是發燒了;

  2、37.5℃-38.4℃是低燒;

  3、38.5℃以上就是高燒了。

  寶寶直腸溫度:

  1、如果是按直腸溫度來算,正常寶寶的基礎體溫為36.9℃-37.5℃。

  2、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

  3、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

  4、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寶寶口腔溫度:

  1、一般來說,口腔溫度較直腸溫度低0.3℃-0.5℃;

  2、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建議:

  1、寶寶發燒時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果體溫超過38.5℃,才選用藥物降溫。

  2、在使用藥物降溫的同時,也要配合物理降溫。

  3、物理降溫適用於高熱而迴圈良好的寶寶,還有就是平時注意給寶寶提供全面的營養,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症狀:手腳冰涼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還有一個明顯的體徵表現,那就是手腳冰涼。

  主要是因為:

  寶寶***特別是嬰幼兒***四肢血量少於內臟,由於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較成年人容易發涼。

  此外,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負責管理血管舒張、收縮的自主神經易發生紊亂,導致高熱初發時四肢末端的小血管處於痙攣性收縮狀態而發涼,這是正常的病理表現,爸媽不用過分擔心。

  

  :別急著降溫

  寶寶消化不良引起發燒時,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

  具體分析:

  1、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

  2、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

  3、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

  :增減衣服注意體溫高低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後,常常有一個問題讓家長猶豫不決:究竟發燒時應該多穿衣服免得發抖,還是脫掉衣服幫助散熱?

  具體做法:

  1、其實,加減衣服要配合發燒的過程。當設定溫度提高、體溫開始上升時,孩子會覺得冷,此時應新增長袖透氣的薄衫,同時可以給予退燒藥。

  2、服藥半小時之後,藥效開始發揮,設定溫度被調低了,身體開始散熱反應,孩子會冒汗感覺熱,此時就應減少衣物,或者採用溫水拭浴幫助退燒。

  :休息和睡眠

  1、高熱會增加寶寶的能量消耗,此時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減少能量的消耗,將有利於機體與疾病的鬥爭。

  2、同時父母要注意觀察小兒的精神、體溫、脈搏、面色等等。

  3、要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譁、過於吵鬧;室溫以20℃左右為宜。

  4、室內不要門窗緊閉,要保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要防止煙塵,切忌在室內抽菸。

  :餵養方式的調整

  發熱會導致寶寶體內水分散失較多,而且容易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引起孩子的食慾下降。

  具體做法:

  1、因此,此時不能強求孩子進食,而應減少食量,並增加飲水。

  2、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可口的、富有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幫助孩子開胃。

  3、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數可多些,並多給予一些水果。

  4、母乳餵養的嬰兒,應在兩次餵奶之間喂些水,也可縮短每次哺乳時間。

  5、人工餵養的嬰兒應減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轉後再恢復平時的飲食。

  :飲食調理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大多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所以,家長應該適當調理寶寶飲食。讓寶寶進食一些能增強抵抗力、對發燒有治療作用的食物,如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等,讓寶寶的身體更快痊癒。

  1、多喝水

  多喝水不僅可以補充體內水分的丟失,還能促進寶寶身體散熱、降溫。

  2、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寶寶發燒時,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便於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質為宜,如營養粥和雞蛋麵湯之類的飲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蔬。

  3、堅持母乳餵養

  寶寶能吃多少就喂多少。新增的輔食應選擇易於寶寶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比如:藕粉、大米稀粥、小米粥、雞蛋羹等。可以採用少吃多餐的方式餵給寶寶。每餐之間還可新增一些西瓜汁、綠豆湯水等給寶寶喝。

  4、寶寶退燒後飲食

  可根據寶寶食慾好轉的情況,安排寶寶的飲食逐漸從流食轉向半流食和軟食。

  但這時寶寶的消化機能尚未完全恢復,爸媽不能馬上就給寶寶安排不太容易消化的固體食物。

  應該給寶寶做一些清淡可口的面片湯、雞湯掛麵、肉末菜粥、素餡的小餛飩和小包子等。

  5、等寶寶完全恢復後飲食

  為了彌補寶寶生病期間所虧損的營養需要量,恢復體力,可以每天以少吃多餐方式,給寶寶加一次餐,每餐之間間隔不宜太短,一般以3小時以上為宜,這時寶寶腸胃功能仍較弱,雖可以開始和平時一樣進食各種食品,但一定不能過量,以免加重寶寶消化系統的負擔。

  :家庭護理

  1、保持環境安靜、舒適、溼潤,室內定時通風,大人不要吸菸。

  2、病兒的衣服不宜穿得過多,被子不要蓋得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溫升得更高。

  3、要鼓勵孩子多喝開水多吃水果。發熱後孩子食慾減退,可準備一些可口和易於消化的飯菜,選擇孩子體溫不高,或吃藥退燒的時機進食,但不要吃得太飽。

  4、發燒是機體對抗微生物入侵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增強機體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體溫不必服退熱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即可;只有體溫超過38.5℃以上,才需服用退燒藥。

  :物理降溫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

  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水,要喝溫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

  2、溫水洗澡

  水溫調節在27℃—37℃。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溫水擦浴適合於高熱患兒的降溫。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溫水擦拭患兒的全身面板。胸部、腹部等部位對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發熱不要用溫水擦浴降溫。

  3、溫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

  4、冰敷

  可以少量適當使用冰敷,在寶寶兒前額、頸部兩側、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位置冰敷或者冷敷。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區域性凍傷寶寶的面板,而且6個月以內的寶寶也不宜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一般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面板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慎重吃藥

  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藥,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藥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藥品。在一般情況下,藥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

  我們建議:

  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藥。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藥。

  注意的是:

  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藥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藥物的永續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藥效重疊。

  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藥,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物理降溫

  方法一:溫溼敷

  用溫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

  具體做法:

  1、準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

  2、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溼,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

  3、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並且有利於軀體微迴圈。

  具體做法:

  1、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塊,紮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後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將冰袋敷在後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

  3、5—10分鐘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

  注意:

  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區域性面板凍傷。如果寶寶出現哆嗦、發涼、臉色發青或者區域性皮膚髮紫,要馬上停止使用。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使用退熱貼

  寶寶發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退熱貼之所以能發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於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區域性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藥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

  具體做法:

  1、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於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於頸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使用8小時。

  注意:

  1、用退熱貼後,如果體溫仍然在38。5℃以上持續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2、貼時不要碰到頭髮、眉毛、傷口,眼部及面板有異常的部位。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補充液體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要注意補充液體。以助發汗,並防脫水。

  原因: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注意:

  檢驗寶寶喝夠水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小便的顏色是否清亮。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飲食療法

  要更關注寶寶的日常飲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樣,儘量注意食物軟爛,保證孩子的營養。奶、肉類***可以吃雞、魚等***、蔬菜***綠色葉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時控制零食。

  注意寶寶飲食衛生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大多是飲食不當造成的,此時就要注意不要讓寶寶什麼東西都放到嘴裡,尤其是不要讓寶寶吃到不乾淨的食物,以免引起寶寶發生細菌感染而發燒。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寶寶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寶寶也會感覺舒適些。

  注意:

  1、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爸媽要切記,一定不能讓寶寶正對著空調和電風扇降溫。

  3、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謹慎選擇藥物

  如果寶寶消化不良發燒的溫度過高,超過了38.5℃,可以吃寶寶專用退燒藥***排除其他異常情況外,僅因出牙引起的低熱現象***。體溫過高可能會損害寶寶的內部臟器。

  低於38.5℃時可以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寶寶四肢,腋下,脖子後面,一定要是溫水不能是涼水***,額頭可以用涼水冷敷。

  爸媽要注意:

  如果寶寶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脣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則要立即停止。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就醫檢查

  建議最好先去醫院給寶寶詳細檢查一下,一般會化驗血常規,看是否有炎症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發燒。

  注意:

  1、如果寶寶發低燒的時間超過1周,最好帶寶寶去看醫生,醫生應該會根據寶寶的症狀,選擇取血、拍片、B超等檢查方式。

  2、如果寶寶持續低燒的時間超過2周,醫生可能還會給寶寶做更深入的檢查。

  寶寶消化不良發燒怎麼辦:定時為寶寶測體溫

  此時就需要定時測量寶寶的體溫,監控寶寶的體溫變化。

  如果寶寶的體溫低於38.5℃,通常不需要使用藥物,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退熱貼,或是溫水毛巾降溫,都是不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