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食用禁忌

  香蕉有清熱、潤腸、解毒、養陰潤燥和生津止渴的功效。是日常中常吃的水果,吃香蕉有什麼禁忌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香蕉餓食用禁忌。

  

  1、不宜空腹吃

  香蕉中有較多的鎂元素,鎂是影響心臟功能的敏感元素,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空腹吃香蕉會使人體中的鎂驟然升高而破壞人體血液中的鎂鈣平衡,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不利於身體健康。

  2、香蕉,畏寒體弱和胃虛的人不宜多吃,因為香蕉在胃腸中消化得很慢,對膽囊不好。

  香蕉起源於亞洲東南部,即東南亞、馬來西亞一帶及中國。中國的雲南、廣東、海南、福建及西藏的東南部均發現有野生香蕉的分佈。香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樹之一,遠在3000~4000多年前已被發現並在4000多年前希臘已有文字的記載。目前香蕉已迅速在世界各地發展,主要分佈在東西兩半球南北緯30°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分佈在北緯30°以外。全世界栽培香蕉的國家和地區達120個,其中主產區為中南美洲和亞洲。

  香蕉後熟過程果肉的主要變化是澱粉轉化成糖。果皮的顏色與澱粉的糖化率密切相關。根據福絲史***1980***分析,澱粉從20%~23%降至果實完全成熟時的1%~2%,而可溶性糖則從1%增至20%。其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比例為20 :15: 65,其他糖的含量極低。

  含糖量的多少,是衡量鮮食蕉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AA、AAB組中的某些栽培品種,含糖量要比AAA組的鮮食蕉高2%~4%的絕對量,是美味的鮮食蕉。我國的大蕉含糖量比香蕉低。

  香蕉果實的纖維含量很低***根據我國的分析,其含量為0.4%~0.9%***,故既適合於嬰兒,又適合於老人食用。

  成熟的香蕉果肉含有0.5%~0.7%的果膠。香蕉果實的有機酸主要是蘋果酸,其次是草酸和檸檬酸。果實後熟過程中蘋果酸含量增加,而草酸被代謝而減少。我國香芽蕉果實含酸量為0.2%~0.3%,大蕉的含酸量較高。

  香蕉的香味物質主要是酯類化合物,也有醇類和醯類化合物。品種不同,香味濃度也不同,香芽蕉有較濃的香味。

  香蕉果實富含無機鹽和一些維生素。香蕉除含有上述豐富的營養物質外,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香蕉果實是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鹽的食物。鈉的含量很少,而鉀的含量是400毫克/100克果肉。由於低脂肪、高能量,所以被推薦給過度肥胖的和年老的病人。香蕉對胃潰瘍的人也有利。有人說香蕉能治療幼兒腹瀉和結腸炎等。

  我國中醫也有利用香蕉醫病的。香蕉性冷,具滑大腸、通大便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生食***芭蕉***可以止渴潤肺,通血脈,填骨髓,合金瘡,解酒毒。根主治癰腫結熱,搗爛敷腫;搗汁服,治產後血脹悶、風蟲牙痛、天行狂熱。葉主治腫毒初發。

  香蕉除直接食用外,也可製成各種香蕉製品,如香蕉炸片、香蕉粉***用熟香蕉磨成粉***、香蕉面***生香蕉製品***、香蕉汁、香蕉醬及糖水香蕉罐頭等。但用於加工的香蕉數量不多,僅佔5%以下。

  香蕉的假莖纖維可用做造紙及其他紡織材料,球莖幼嫩的吸芽及花蕾可用作飼料。在湖南,有些農戶在房前屋後種有許多AB型野生蕉,供冬春季餵豬用。香蕉葉片可包裹食物。

  香蕉樹體汁液含有單寧物質,沾在衣服上得立即用清水洗淨,否則會出現褐斑汙漬,一般的漂白劑很難洗去,深圳某化工廠生產的"除漬靈"洗滌劑可洗脫其汙漬。

  香蕉的食用價值

  從營養角度看,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而從中醫學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洩瀉者卻不宜。凡事總有合理解釋,香蕉性寒,根據「熱者寒之」的原理,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痔瘡出血者、因燥熱而致胎動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不過,正因為香蕉性寒,體質偏於虛寒者,最好避之則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脹***、虛寒***洩瀉、易暈***、腎炎***也屬虛寒***、懷孕期腳腫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經過蒸煮,寒性減退後才可進食。至於寒咳本不應吃香蕉,但將香蕉蒸熟再吃,則可接受。

  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燉冰糖,醫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為食療。近代醫學建議,用香蕉可治高血壓,因它含鉀量豐富,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並促進細胞及組織生長。用香蕉可治療便祕,因它能促進腸胃蠕動。最有趣的,莫過於德國研究人員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鬱和情緒不安,因它能促進大腦分泌內啡化學物質。

  總之,身體燥熱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選吃大蕉***通便力更強***、皇帝蕉等其它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