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壓不穩定是什麼原因

  血壓***blood pressure***是指血管內的血液對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也即壓強。為什麼老人會血壓不穩呢?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老年人血壓不穩定原因,希望對你有用。

  老年人血壓不穩定的原因

  情緒因素

  引起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患者性情暴躁,易怒,尤其是在治療高血壓的漫長過程中,高血壓患者備受疾病的折磨,所以更容易產生不良的心態,愛發脾氣的情況下,這會使患者的血壓波動非常大,嚴重影響降壓效果

  隨意用藥

  許多高血壓患者常常根據自身臨時的血壓來決定藥量的多少,導致血壓不穩。

  飲食習慣

  如果高血壓患者沒有做到調整飲食,繼續過多食用鈉鹽或脂肪,會導致血壓升高,降低降壓藥物的治療作用。

  老年人高血壓怎麼辦

  1、合理的飲食生活習慣。血壓高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非常注意飲食,很多食物不能吃的一定不能吃。1、減少鈉鹽的攝入,每天攝入鹽量不得多於6克為宜。 2、高脂肪類食物應該減少。豬肉、油炸等食物儘量少吃或不吃。適量補充蛋白質類食物,此外蔬果水果類食物可以多吃。3、減少飲酒。喝酒是導致血壓高的重要因素,有血壓高的患者應該減少飲酒。

  2、適當飲用茶水。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對於人體內脂肪的代謝有著促進的作用。高血壓人群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都偏高,並且血管內壁脂肪沉積。平時多喝茶對於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有非常好的效果,並且可以促進血管內壁脂肪的分解。

  3、控制體重降低血壓。血壓高的患者通常體重也會上升,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高血壓患者降低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患高脂血症、使左心室肥厚、降低胰島素等。可以通過控制熱量的攝入以及進行體育鍛煉來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4、加強運動可降低血壓。老年人高血壓可以進行適量的運動以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並且對於增強體質、抵抗力、減體重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對於老人來說,慢跑、太極拳等運動方式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老年人高血壓的治療誤區

  誤區一:老人血壓高點沒關係

  病例:我今年74歲了,近年來血壓已接近臨界值,今年更是跨界達到150/90毫米汞柱,家人都勸我看病吃藥,但我覺得,老人血壓高點沒關係,是這樣嗎?

  解析:不少人誤以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隨之增高是一種生理現象;認為年齡越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相應地越高。這一錯誤認識在老年人群中尤為突出,有些高血壓也因此得不到正確診斷和有效治療。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大於等於90毫米汞柱。高於這個標準都應該治療。

  誤區二:血壓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病例:醫生給我開了降壓藥,說至少要1個月才能讓血壓達標,有那種降壓快效果好的藥嗎?

  解析:除了高血壓急症外,降壓治療應緩慢進行,不能求之過急,持續、平穩降壓才是正確的降壓原則,血壓達標通常需4-12周。

  普通高血壓患者血壓要低於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腎病等高危病人要低於130/80毫米汞柱,腦血管病和冠心病病人要低於130/80毫米汞柱,但血壓也並非降得越低越好。因為血壓過低會導致腦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腦缺血的風險。

  誤區三:靠輸液治療高血壓

  病例:隨著天氣轉涼,社群醫院有很多像我一樣來測血壓的老人。大夥兒血壓基本上都在高壓140-150毫米汞柱,低壓90-100毫米汞柱。但有些老人說自己有些頭暈,後頸部不適,要求輸液。

  我的血壓在這些老人中,相對而言算高的,但醫生總是給我簡單開點降壓藥吃,叫我過幾天再來測血壓。請問,我該不該主動要求輸液治療呢?

  解析:有的高血壓病人想依靠輸幾天液降壓。除了高血壓急症,如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需要靜脈點滴降壓治療外,一般的高血壓是不需要輸液治療的。有的認為輸液能活血化淤,改善迴圈,預防血栓。其實短暫輸液,對預防血栓是沒有作用的。

  誤區四:保健品能治高血壓

  病例:我先生老裴得高血壓5年了,他一直擔心西藥副作用大,總把治癒的希望寄託在保健品上。每次小區有講座,他準去聽,聽完還買很多保健品回來。但我聽醫生說,想控制好血壓,不能全信保健品,是這樣嗎?

  解析:部分患者認為西藥副作用大,不願意長期服用西藥,而用非藥物方法完全代替藥物治療。實際上,現在許多媒體誇大養生療法和保健食療的功效,說可以代替藥物治療,這都是錯誤的。

  大多數保健品如天然保健食品、飲品以及降壓器具***如降壓枕頭、降壓手錶、降壓項鍊、降壓帽子、降壓鞋墊等***,大多不具備明確的降壓作用。即使有,降壓作用也很輕微,不能達到治療目標,還會延誤規範治療的時間,最終危害健康。

  誤區五:血壓高,就緊張

  病例:被確診為高血壓後,我一直擔心自己的病?即便醫生給開了藥,我總是習慣性地頻繁測血壓,希望早點看到療效,這樣對嗎?

  解析:過分關注自己的血壓,頻繁測血壓、調藥,反而影響降壓效果。人24小時血壓水平是不恆定的,有峰有谷,不同時間段量血壓,其數值有所不同,而且也受氣候、心理、身體因素的影響。患者不能血壓不穩就緊張,正確的做法是,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量。

  誤區六:全憑感覺用藥

  病例:我的主治醫生最近非常生我的氣。她給我開的藥,我頭暈就吃,不暈就不吃。這次感冒,血壓一下躥升上去,她說這與我憑感覺吃藥有關,是這樣嗎?

  解析:血壓的高低與症狀的輕重沒有明確的關係。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沒有症狀,有些人即使血壓明顯升高,因為患病時間長,已經適應了高血壓,仍沒有不適的感覺。高血壓是用血壓計量出來的,沒有不適感覺,並不能說明血壓不高。高血壓病人應定期測量血壓,如每週至少測量血壓1次。不能“跟著感覺走”來估計血壓值和用藥。

  誤區七:血壓正常就停藥

  病例:經過治療,去年六月份,我的血壓趨於正常,不吃藥時高壓115-120毫米汞柱,低壓70毫米汞柱左右,沒有什麼明顯不適。我就從7月底自己停了藥,不知這樣做可以嗎?

  解析:血壓降至正常後就停藥,這樣做是錯誤的。高血壓病人通常需要終生服降壓藥,停藥後,血壓會再次升高,血壓波動過大,對心腦腎靶器官損害更嚴重。正確的做法是,在長期的血壓控制後,小心地逐漸減少藥物的劑量和種類,一般只對那些能夠嚴格堅持非藥物治療,即健康生活方式的病人可以減藥量。在減藥的過程中,必須監測血壓的變化。

  誤區八:吃了藥就不用改變生活方式

  病例:我是高血壓患者,一直遵醫囑吃藥。因工作原因,我經常熬夜、喝酒,但每次都想,吃著藥呢,不會有大問題,這行嗎?

  解析:部分高血壓患者認為,得了高血壓病後,只要堅持長期、規則地服藥就準好。高血壓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治療也是綜合的,改善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缺一不可。吸菸、飲酒、食鹽量大等不良習慣不加以控制,會繼續損害血管,加重高血壓。單純靠吃藥,藥物再好也難有良效。正確的做法是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必須要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誤區九:頻繁換藥

  病例:我是今年元旦後新確診的高血壓患者,如今一個月過去了,我在不同醫院好幾撥大夫,換了好幾種新藥,還吃了很多病友推薦的藥,血壓一直都降不下去,不知為什麼?

  解析:不停地換醫生,勢必會不停地換藥;不按醫囑服藥,去吃病友或藥店推薦的藥,也會出現間斷用藥或頻繁換藥等問題。

  間斷性服藥,即血壓升高時服藥,血壓降為正常時馬上停藥,這樣會造成血壓大起大落。還有些人服藥後,幾天沒看到效果,就要求換藥,使得血壓不斷起伏,不能有效控制。實際上,大多長效降壓藥需要2-4周,才能充分發揮降壓效果。請遵醫囑規範用藥。

  誤區十:悶頭吃藥,不看效果

  病例:我去年年初被確診為高血壓,剛開始吃藥,效果不錯,但下半年因工作忙,沒按時去複診,吃藥後總感覺血壓控制不住了,怎麼辦?

  解析:該患者是典型的悶頭吃藥,不看效果。降壓不僅要將血壓降至目標水平,而且要長期穩定。首先,要定期測量血壓,檢驗療效。其次,降壓強調個體化用藥,要堅持每天或每週定期測血壓、做記錄,掌握用藥量與血壓變化之間的關係,瞭解需要用多大劑量或怎樣聯合用藥,才能使血壓穩定在理想水平。最後,要堅持定期複診,醫生會根據你的記錄,更準確地指導你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