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金苞花養殖方法有哪些

  金苞花又稱黃蝦花、珊瑚爵床、金包銀、金苞蝦衣花。為爵床科常綠亞灌木,莖節膨大,葉對生,長橢圓形,有明顯的葉脈,因其莖頂穗狀花序的黃色.苞片層層疊疊,並伸出白色小花,形似蝦體而得名。很多人喜歡金苞花,但是對它的養殖方法不是很熟悉,那麼現在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盆栽金苞花的養殖方法吧。

  金苞花喜高溫高溼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比較耐陰,適宜生長於溫度為18、25℃的環境。冬季要保持5℃以上才能安全越冬。適合栽種在肥沃排水良好的輕壤土中。養殖金苞花平時植株擺放不要太密,以免影響透風。夏季,澆水要不待盆土乾透就澆,並要經常向植株及周圍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環境溼度。肥料以餅肥水或稀人糞尿為主,10-15天澆1次,開花期間要補充以磷為主的複合肥,以滿足植株不斷孕蕾開花時對肥料的需要。


金苞花
 

  金苞花主要用扦插繁殖,生長季都可進行。扦插時間最好在4月,從老株上取長約5釐米嫩梢,扦於砂或桎石中,保溼,約半個月生根,若6月份扦插,則一週就可生根,也可水插。扦插小苗上盆時,可用塘泥2份,碧糠灰1份,並加豆餅粉或雞糞作基肥,幼苗一週後才能逐步讓它見陽光。對成活後的小苗,要進行摘心,第一次留1-2節摘心,待新梢長出2-3對葉時,再留一對葉摘心,停止摘心後,2-3個月就可開花。為防止停止摘心後節間過長、植株過高,可根灌2000ppm矮狀素或500ppm的多效唑。

  剛扦插成活的金苞花小苗要注要摘心,苗高6釐米左右時摘心一次,當分枝長至4釐米左右時再摘心一次,以促發分枝,摘心1個月後便可在新枝上孕蕾、開花。每年春天要結合翻盆進行一次修剪,一般應剪去株高的1/2左右。這樣不但可以控制高度、促發分枝,而且可避免下部葉片空頹而影響觀賞。


 

  金苞花科學養殖

  一是科學繁殖。其繁殖主要用扦插法,可剪取枝條中部帶一對腋芽長5釐米的一段,插入蛭石或素沙基質內,保持基質溼潤,約3周左右便可生根發芽,一個月後即可上盆。

  二是配土盆栽。盆栽宜選用疏鬆肥沃、排水透氣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加1/3河沙,另加少量骨粉混勻配製的營養土;粘土和沙土不適宜共生長髮育。上盆緩苗後長到8釐米高即進行摘心,促使其分枝,待分枝長到約6釐米—8釐米左右時再進行第二次摘心,則株形均勻,開花整齊,從而提高觀賞價值。

  三是調節溫光。其生長適溫約為18℃—25℃,超過30℃或低於10℃,均不利其生長。溫度低易引起葉片脫落,時間久了會導致根系腐爛,嚴重時植株枯萎死亡。因此,北方家庭蒔養,要想讓它冬季繼續開花應放在溫室內,白天室溫保持在18℃以上,夜間也應維持在10℃以上,同時給適當肥水即可達到目的。金苞較喜陽光,北方栽培,春、秋季節應放室外養護,一般不需遮光,但夏季中午前後需適當遮光。若遭到烈日曝晒,易導致葉片萎枯,葉緣枯焦。冬季放在溫室內光線充足處則葉色鮮綠而富有光澤,株型緊湊,花序大,色澤豔麗。

  四是合理肥水。金苞花喜溼潤,夏季和乾旱季節應經常注意提高花盆周圍的空氣溼度,才能使植株茁壯生長。金苞花較喜肥,生長季節一般每7天—10天施一次全元素液肥,如“春泉八八三”、惠滿豐等腐殖酸類液肥,或尿素+磷酸二氫鉀兌水噴施;孕蕾期間應向葉面上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有利於花多色豔。若養分不足,則植株生長衰弱,花序小、開花少;若施氮肥過多,則莖節細長,花量減少金苞花枝葉茂盛,花序大、花朵多,需要較多的水分,因此應經常保持盆土溼潤,但忌盆內積水。花芽分化期,要注意適當控制澆水,減弱植株營養生長,以利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