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長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

  您好!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保障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的責任。目前已進入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發期。時隔不遠,5月11日,廣東惠州一名初二男生在峽江游泳時不幸溺水,其他4名同學發現後手牽手去救他,結果不幸一起落入江中溺忙。5月12日母親節,寧波餘姚三名男孩塘邊釣龍蝦,兩人落水,一人不幸溺亡。這些慘痛的溺水事故,給當事人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和無法彌補的損失。據瞭解,中小學生溺水死亡事故,多發生在週末、節假日或放學後;多發生在農村地區;多發生在無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發生在學生自行結伴遊玩的過程中***有的是結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多發生在小學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據我國衛生部估計全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死於溺水。悲痛的教訓,應引起我們對孩子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視。為進一步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我們提醒您做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認識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有時一個小疏忽,就會給家庭帶來難以挽回的後果。因此,不論您有多忙,應履行孩子的監護人職責,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請您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特點,選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也能深刻認識到溺水事故的危害,從而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

  二、做好預防溺水的家庭教育。

  孩子課餘放假期間,請您加強對孩子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監護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告知孩子:1、不在無家長的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與同學結伴遊泳、戲水;3、注意安全警示,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對水情不熟而貿然下水,極易造成生命危險。5、不要到河邊、水溝、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釣魚***捕魚***,以防不測,造成傷害。6、游泳運動之前一定要做些準備動作,讓身體逐漸適應水溫,防抽筋。7、若患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等嚴重疾病不能參加游泳活動。

  三、教給孩子預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護自救能力。

  如有條件您可以教會孩子掌握游泳本領和溺水自救的能力,還要讓孩子知道在發現同伴溺水時應立即大聲呼救。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營救溺水者,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時,要學會報警或者呼救大人求救。如發現有學生在水邊玩耍或游泳,不管是不是您的孩子,請您能及時進行勸阻,以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

  四、溺水後的應急救護。

  若發現有人溺水後,從岸上或船上施救應先確保自身安全,可投入木板、救生圈、長杆等工具,讓落水者攀扶上岸。成年人若下水救人,應在溺水者力氣消耗較多後,再從他的後方接近去營救,避免被溺水者拖帶入水,造成更大傷亡。救上岸後: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汙泥、雜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拉出舌頭,以避免堵塞呼吸道;2、將溺水兒童舉起,使其俯臥在救護者肩上,腹部緊貼救護者肩部,頭腳下垂,以使呼吸道內積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為控水而耽誤了進行心肺復甦的時間;3、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心臟按壓***做心肺復甦***;4、儘快聯絡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孩子去醫院。

  親愛的家長朋友,請記住“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的道理,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安全防範意識,讓溺水、交通等人為事故減少到零,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學習一些關於火災、雷電、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臨時應急逃生知識,提高自救能力。最後,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度過一個平安愉快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