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資料簡單

  溺水是常見的意外,溺水後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併心跳停止的稱為“溺死”。那麼,你知道怎麼進行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嗎?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資料吧。

  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資料一、中國兒童意外溺水調查報告

  在中國,意外傷害是0~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國有近50,00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兒童傷害死亡只是傷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後,還有著上百兒童因此而終身致殘。意外溺水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首要死因,10個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0~14歲兒童中,有近6個是因為溺水身亡的。當兒童溺水時,2分鐘後便會失去意識;4~6分鐘後身體便遭受不可逆反的傷害。

  以下幾起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溺水事例:

  12012年6月9日,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楊莊中學7名初三學生結伴在萊蕪匯河下游游泳時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桃洪鎮文昌村5名小學生在桃洪鎮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時溺水身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方臺鎮7名學生在松花江邊遊玩時,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學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2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趙虎鎮趙虎派出所西面河溝中,一名15歲男孩小亮化名在野泳時不慎溺水身亡。接到報警後,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員下到3米多深的河溝中,將男孩的屍體打撈上岸。2013年 5月10日12時40分許,趙虎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一名15歲男孩小亮溺水身亡。民警趕到現場時,六名同學和兩名老師站在河溝岸上,岸上留有小亮的衣服和鞋襪。 據知情人介紹,河溝中的水深約3米,岸上是成片的樹林,很多樹木泡在水裡已經生根。小亮今年15歲,吃完午飯後,與六名同學相約去河溝中游泳。他們來到河溝邊,小亮脫掉衣服和鞋襪要下水,其他同學並沒有下水,小亮一個猛子扎進水中就沒有再浮上來。同學們嚇壞了,趕緊跑到學校向老師求助。在消防員來到現場之前,幾名民警到水中打撈小亮的屍體。四十分鐘過去了,仍沒有找到小亮的屍體。隨後,消防車趕來現場,消防員下到水中繼續打撈。14時30分許,小亮的屍體被打撈

  上岸。“夏季來臨,學生游泳增多,希望藉此機會提醒學校加強安全教育,家長在節假日加強對孩子的看護和教育,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民警提醒,學生不要選擇在河溝中野泳,水下情況複雜,盲目下水極易造成溺水。

  大家看到這則新聞,讀到觸目驚心的資料,會作何感想?是不是溺水事故發生率之高,防溺水刻不容緩!!!

  溺水事故得發生,鮮活生命得失去,令人十分痛心與惋惜,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就這麼凋謝了。每年總有一些地方報道:中小學生髮生溺水的意外事故,但每年在暑期來臨之際,主管部門總會提醒學生、家長及學校不要讓悲劇發生,痛惜的是悲劇總是一次次重複地上演,如今,在城鎮,溺水已成為意外傷害死因順位的首位,這多麼令人擔憂的事。

  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資料二、溺水致死原因

  仔細分析一下發生溺水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安全意識薄弱,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由於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夏季游泳給他們帶來的激情,極易發生溺水死亡事故。

  從地點上來看;多數是農村溪灘、水庫以及河塘等處,這些地方水情不清,難以被人掌握;更何況是中小學生,因此這也是發生溺水事故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資料三、溺水的症狀

  溺水者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資料四、自救與救護措施

  當發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採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後,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游泳者,如果發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靜,採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鬆解,然後慢慢遊向岸邊。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後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長杆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後的救護: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汙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後進行控水處理。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於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臟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