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提高修養的書籍推薦

  修養是女人保持魅力的法寶,做美麗、健康、智慧的女人是每個女性都渴望達到目標。有什麼關於修養的書籍適合女性?以下是小編為你推薦的關於女性提高修養的書籍,希望能幫到你。

  一:《看見》

  柴靜

  因為飯桌上開了一個女性的玩笑,柴靜與上司鬧了不愉快,直到上司打電話向她道歉。在當今世界,“女權”變得越來越敏感,連爆米花電影《瘋狂的麥克斯》,也能深度解讀出女權主義,引發高潮。

  有很多人欣賞柴靜,也有很多人不喜歡她。但我相信,讀了《看見》的人,能對她有一個很客觀的瞭解,討厭不起來。

  她在書中展現了一個女性的獨立,清醒,以及倔強,有點逆風行走的感覺。但每每都逢凶化吉,柳暗花明。有些女權主義者之所以不讓人喜歡,正是因為他們僅僅只是“女權”,喊“男女平等”的時候,卻蔑視弱小,踐踏生靈。

  在十年的記者生涯裡,柴靜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新聞事件,接觸了無數個底層人、貧困兒童、外國支教者、家暴的女人、非典病人、煤礦工人、地震災民。因為她的慎獨與愛,這些紀實故事才煥發人性光彩。去年她自費資金,拍攝了一個講述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作為一個“體制內”人,這種行為真可稱為英雄之舉。

  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讀讀《看見》,通過柴靜看見當前的眾生相,通過眾生相反觀一種強大的心靈。選擇做一個女權主義者的前提,是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平等,而選擇作為一個人權主義者的前提,是心懷愛。

  二:《天鵝絨》

  葉彌

  葉彌是在漫長的時光隧道中幫我們掃除灰塵的那個人。

  這是葉彌的一本小說集,《天鵝絨》這篇小說是姜文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原著,把葉彌的原著和電影對比,小說裡的母親在丟了一塊豬肉之後變瘋了,而電影裡的母親則是因為一雙漂亮的虎頭鞋的消失而瘋瘋癲癲。

  初讀葉彌的文字,會覺得眼前有一塊淤泥,在生活的水底塌軟而沉浮,周圍遍佈腐爛的屍體與藻類;然而在這片潮溼的不如意裡,依舊會有花朵盛開,那朵花就是葉彌作為女性作家特有的敘述的力量。

  作家魏微對葉彌的小說也是推崇至極,這本小說集裡還有《小女人》、《無處躲藏》等小說,但《天鵝絨》是最魔幻現實的一篇,讓我聯想到馬爾克斯的一個短篇《巨翅老人》。

  葉彌在這本書裡寫的,語言玄乎而精妙,又不失日常,家長裡短、世俗鉅細也發著光,生老病死都不缺擁抱,絕望是被時間抽乾了水分的希望。

  三:《扶桑》

  嚴歌苓

  《扶桑》是嚴歌苓於1995年寫就的一部長篇小說,她用感性、細膩的筆觸構築了一個奇異的女性生存景觀。

  中國女人扶桑遠赴異鄉尋夫,慘遭欺騙,泥足深陷於一種慘烈又柔情的生活之中,雖在異鄉淪落於紅塵,12歲白人少年克里斯卻又對她一見傾心,但這注定是一個殘忍的愛情故事,一如這殘忍的生活。阻隔在他們面前的是膚色、年齡、階級……是與生俱來的困境,即使可以拋開一切去追求自己的真愛,也終不可得。

  扶桑擁有東方女性骨子裡的隱忍與寬宥,但無奈時代太過悲涼巨集大,這樣的女人不動聲色就被吞沒其中。

  四:《無聲告白》

  伍綺詩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者以精準而細膩的散文式筆觸,編排結構精巧、環環緊扣的緊張情節,將“愛”這一主題嵌入其中,你將在裡面找到自己的某個切面,每個人都會。

  伍綺詩的筆觸極為動人,故事的“中國特質”也令人很有代入感,然而這是一個壓抑的故事,就像莉迪亞壓抑的人生。

  五:《戀愛中毒》

  山本文緒

  從小鎮來東京闖蕩的水無月,因為一場婚變淪落到在便當店打工。她在店裡邂逅少女時代崇拜的明星創路功二郎,身不由己地陷入熱戀。孰料創路另有多位戀人,水無月周旋其間,以自己的忠心與順從一一擊敗情敵。眼看勝利就在眼前,但變故突如其來。

  那麼,“愛”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呢?

  就是自己。如果要愛別人,請先好好愛自己。愛不了自己的人,愛別人愛得越深,就越難以得到幸福。對於女人,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