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中老年人養生保健知識
秋季天氣變化多端,老年人要做好秋季養生保健工作十分重要。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冬季中老年人養生知識一:
1、調節飲食,養肺生津 相較於年輕人來講,老年人的五臟更加衰弱,腸胃也相對薄弱,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再不講究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的話,勢必傷胃犯病。 因此,在秋季,應經常提醒老年人少吃多餐,多食用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
2、為老年人選擇食物時,可以選擇甘平潤燥、養肺生津的食物為主。比如:梨、百合、麥冬、荸薺、山藥、豬肺、蓮子、藕等食物可以多食。 積極預防,易發疾病 秋季的特殊氣候特點,使得老年人極易發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氣管炎、胃病、風溼病、哮喘及心腦血管等疾病。
3、因此,老年人應結合自己的體質情況重點防範,積極控制原發疾病,警惕秋季易發疾病。 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自然界秋風蕭瑟的景色,容易引起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還應重視精神方面的保健。 作為晚輩,平時應提醒老人適當選擇參加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旅遊休閒等文化娛樂活動,以使老人們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除此之外,子女還應儘可能多抽出點時間與老人聊聊天。
4、 溫差變化,預防感冒 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其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對秋令時節氣候與健康的關係,子女們應有所瞭解。要注意讓老人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讓他們每日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洗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秋冬季中老年人養生知識二:
古人說得好:“一場秋雨一場寒,三場秋雨要穿棉”。秋天的氣候變幻莫測,容易感冒,加之老人的抗病能力較弱,感冒機會就多。因此,老年人要根據天氣預報,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著涼感冒。
早睡早起《內經》雲:秋三月“早睡早起與雞俱興”。高質量的睡眠對保證充沛的精力非常重要,上床前用溫水浸泡雙腳10分鐘,擦乾淨,用手搓腳心至微熱,這對於消除疲勞、改善睡眠非常有利。
秋季老年人保健知識 中老年人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適度鍛鍊可選擇不同的鍛鍊專案,打球、爬山登高、冷水浴、跑步、練功等。最值得提倡的是“冷水浴”,就是用溫度在10-20攝氏度間的冷水洗澡。冷水浴能使肌肉收縮和鬆弛的速度減慢,從而改善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使健康水平隨之提高。
飲食有節秋涼季節,暑熱消退,人們食慾大增,老人飲食要循序漸進,切勿驟進大油大肉,以免傷害腸胃。可以先適量增加一些豆製品、奶蛋、魚類、肝、肉丸子、蛋湯及煎炒的肉類食品,再逐步選增一些醃滷、燻烤、蒸、燉的菜類食品,並與穀物類食物保持一定的比例。
靜養調神秋天萬物凋謝,易在老人心中引起傷感,學會調適情緒非常重要。如經常和家人談談心,或到公園散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學書畫、對弈、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適時進補老人的秋季進補,應選用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還可以服用具有健補脾胃功能的山藥、芡實、扁豆等。對於陰虛燥熱者,可經常服用百合粥。
注意防病秋天氣候多變,老人容易感冒;空氣乾燥,鼻子容易出血;秋燥犯肺,容易出現咳嗽;冷熱無常,容易誘發哮喘;寒冷刺激,容易關節疼痛;寒潮降臨,容易導致冠心病人發生心肌梗塞。這些疾病都得注意預防,一旦出現症狀,則應立即上醫院治療。
秋冬季中老年人養生知識三:
進入初秋,白天夜間氣溫變化加大,若遇雷陣雨天氣,除溫度下降外,氣壓也會發生較大變化,從而引起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而預防的關鍵是要注意發病前兆,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一般來說,如出現以下現象應引起警惕。
突然昏眩:眼前突然昏黑一片,數秒後便可恢復,這是中風最早的警報訊號。
視物模糊、視野缺損:多在一小時內自行恢復,這表示腦血管已嚴重狹窄。
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伴嘔吐,甚至短時間神志不清,此時應及時檢查。因為很可能已發生腦血管破裂出血。
突然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全部遺忘:自我認知仍然良好,意識也清醒,記憶消失一般持續數小時會恢復正常。
頻頻打呵欠:一般發生在中風前5至10天內,此時腦動脈硬化漸漸加重,管腔越來越窄。
秋季老年人保健知識 中老年人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短時間語言困難或偏身無力:
這是大腦缺血的徵兆,可能導致半身不遂。
專家認為,腦中風除應早發現、早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還須採取下列措施,可有效預防或減少腦中風的發生。
早晚喝杯救命水:腦中風的發生與老年人血液粘稠度增高有關。人們經過一夜睡眠、出汗和排尿後,人體水分減少,血液粘稠度會升高。所以夜晚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後,應喝下約200毫升白開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預防中風的作用。
每天吃2根香蕉:研究發現,每天吃1—2根香蕉,可使中風發病率減少40%。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鹽,鉀對於增強心臟的正常舒縮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還可抗動脈硬化,保護心血管。此外,香蕉中還含有降血壓、潤腸通便的物質。
保持大便暢通:老年性便祕不僅會延長排便時間,還會因排便用力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和血壓升高,甚至誘發腦中風。為保持大便通暢,應常吃紅薯、菠菜、竹筍、芹菜、大白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同時應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必要時可服用一些如潤腸丸、果導片等藥物。
早晚行走3公里:散步是老年人最安全的有氧代謝運動,長期堅持可使血壓下降、血糖降低,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夏天鍛鍊時間最好選在清晨和黃昏,宜在平坦的地面行走。每次30—40分鐘,距離為1.5公里。或進行做操、打太極拳等運動量不大的體育鍛煉,不宜進行劇烈活動。
生活起居要注意:在初秋季節,要注意隨時增減衣服,夜間防止受涼。陰天下雨時,儘量不外出。應勤觀測血壓。
入秋後,老年人搞好自我保健也很重要。
首先要適當增強鍛鍊,以適應氣溫的變化,增強抗病能力。
秋季,日照充分,陽光又不是很強,是戶外活動的最好時期。老年人可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身體條件好的可以選擇爬山、釣魚、郊遊等活動。而體質較差的則可以選擇一些活動量較小的專案,如戶外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應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尤其是進入晚秋季節更應如此,不能像年輕人那樣採取“春捂秋凍”的鍛鍊方法,以防寒氣侵襲,引發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復發。
其次就是要合理調整營養,注意飲食衛生。
早秋季節,氣溫仍然較高,食物極易腐敗變質。痢疾、腸炎等腸道傳染病發病率高,食物中毒也比較常見,所以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儘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鮮類食品。老年人胃腸功能差,對冷的刺激比較敏感,即使達到完全滅菌標準的冷飲也可能會引起腹瀉。家中吃剩的食品,下頓再吃時一定要充分加熱,否則進食後很可能導致急性胃腸炎或食物中毒。晚秋季節,氣候比較乾燥,老年人常顯得津液不足而出現口乾舌燥,大便祕結等症狀。此時應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漿、西紅柿、梨、香蕉、大棗、蓮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另外,老年人還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家務勞動要適度,身體如有不適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