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防治腸胃疾病才好

  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不衛生等都是引發腸胃疾病的元凶。腸胃不好的人在生活中要多注意飲食,這樣才能預防腸胃疾病的發生。那麼你知道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預防腸胃疾病的方法。

  

  1、細嚼慢嚥

  很多人習慣了吃飯時大快朵頤,總是慢不下來,認為自己吃飯很有效率,實際上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吃飯時必須細嚼慢嚥,可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粘膜的刺激。

  2、選擇精細易消化的食物

  在食材的選擇上應儘量選擇精細並且易消化的食物,不過也要注意營養的均衡了,否則,人體營養跟不上也是要出問題的。

  3、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的時候要注意飲食的衛生,外出吃飯時儘量選擇規模比較大的餐館,路邊擺攤的要少吃,因為或多或少不是很衛生。最好可以自己動手做,可以避免外界微生物對胃粘膜的侵害。

  4、選擇清淡的食物

  不要經常吃很辣或很油膩的食物,可以適當的換換口味,來點清淡點的食物,多吃蔬菜,少喝酒和濃茶。清淡飲食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利於胃病的康復。

  5、選擇新鮮的食物

  選擇食物都要保證新鮮,存放太久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可以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例如土豆、番茄、蘋果等等。

  6、儘量按時進食

  每天三餐儘量按時吃飯,且不要吃得太飽。一般是說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早。就是說早餐吃的稍微豐盛有營養,中餐可以吃飽點,有利於一天的工作,晚餐吃早,有利於消化吸收。

  7、節律性飲食

  很多上班族吃飯幾乎都不能按照科學的飲食規律,總是隨心所欲,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吃,其實大家有所不知,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會導致腸胃炎的病發。因為當你感覺到餓的時候你沒吃,等真正吃的時候又吃不了多少。還有就是切忌暴飲暴食。

  8、多運動

  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所以對於腸胃炎的預防措施上,也要多參加體育鍛煉。

  引發腸胃疾病的因素

  1、生活作息不正常。還可能定時定量,造成腸道過於飢餓或過於飽食,導致腸道動作異常,長期可以使胃腸負擔過重。

  2、吃的太快。會使咀嚼不到位,造成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攪拌混合,因而不能進行充分的消化分解,對腸道造成傷害。

  3、飲食不衛生。有些病菌於腸道中會產生毒素,造成急性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4、吃的太油膩,造成腸道不易消化。高蛋白質或高脂肪的飲食,易造成腸道菌群改變,不利於有益菌存活。如果油膩食物攝入過多,體內脂肪酶和蛋白酶就會不堪重負,直至耗竭。

  5、吃太多藥物,造成腸道有益菌群不能生存,從而減弱消化能力。

  6、生理年齡老化,造成腸道消化器官機能退化。

  7、飲水量太少或纖維素食物進量太少造成便祕,增加了繼髮結腸癌的可能性。

  腸胃功能紊亂的食療食譜

  1、大棗健脾粥

  大棗50g,山藥、蓮子各30g,白扁豆20g,白砂糖適量。各味加水煎熬至爛熟,白砂糖調化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用。健脾胃,養氣血,調營衛,生津液。

  2、益脾餅

  紅棗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棗肉250克,雞內金60克、生白朮120克、乾薑粉60克,將雞內金、白朮洗淨,以文火焙乾,研成細末,加入乾薑粉和棗內,同搗如泥,製成小餅,放入烤箱內烘乾,取出放入塑料食品袋內備用。

  3、鮮蘆根粥

  新鮮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薑2片;將鮮蘆根洗淨後,切成一釐米長的細段,與青皮同放入鍋內,加適量冷水,浸泡30分鐘後,大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鐘。撈出藥渣,加入洗淨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粥湯粘筒。起鍋前5分鐘,放入生薑共煮。一日分2次溫服。

  4、人蔘粥

  人蔘10g,粳米100g,冰糖適量。將粳米洗淨,加水至1000ml,文火煮至爛熟後,加入人蔘粉和冰糖攪勻再煮至2—3沸,便用。人蔘可補五臟,益元氣,健脾止瀉。凡脾胃虛弱,消化不好,大便時溏時瀉,或餐後則便,水谷不化等可治。

  5、川芎當歸茶

  川芎5克、人蔘5克、白茯苓5克、當歸5克、白朮5克、白芍5克、桂枝 5克、粟米50克,將以上藥物洗淨;粟米淘洗乾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將鋁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去渣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