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的養殖前景
大雁全身是寶,未來大雁在我國市場的發展前景會是如何發展的呢?下文是,歡迎閱讀!
如何
中國有句古訓:“寧食飛禽四兩,不吃走獸一斤。”俗話說:“聞到雁肉香,神仙想斷腸。”大雁野外放養的成功,圓了人們渴求美食的夢。
大雁的肉是肉類中的珍品,因為野外放養的大雁在天然食物鏈的環境中長大,大雁在飛翔過程中,使其體內的脂肪燃燒殆盡,從而促進了肌肉裡的活性物質和耐寒、耐力及其它營養素的合成,充分地賦予了飛禽極高的營養藥用價值。
中國近代飲食文化的發展是:“八十年代吃飽,九十年代吃好,二十一世紀吃健康。”大雁是草食性動物,是安全肉類。
當前農業部正加大力度實行產業結構調整,減少與人爭糧食的動物飼養比例,大力發展草食性的動物飼養比例。
因大雁是在野生狀態中養成,其肉鮮味美,是天然、綠色、無公害、生態、環保、野味,大雁肉之所以受到人們喜愛,不但是因為營養價值高,而且肉質脆嫩不膩不躁,口感細膩純香,味美獨特,野味濃郁。烹製後香氣撲鼻,鮮香持久,氣味濃郁芬芳,回味綿長,是名符其實的“肉中之王”。大雁肉不僅味美鮮嫩,且脂肪熔點很低,一般在28度即可熔解,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而其它動物脂肪需要在38度以上才能熔解,因而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相反會將膽固醇附在人體血管內壁上,造成動脈硬化。因此,國外將大雁肉作為21世紀的首選綠色保健食品。因而大雁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大雁養殖技術
在野生狀態下,大雁性成熟需三年,一雄配一雌,年產蛋4~8枚。人工養殖時***目前所謂的人工養殖是將大雁與家鵝或朗德鵝雜交***,可以一雄配多雌,性成熟時間為8~9個月,年產蛋量初產在15枚左右。第二年至第六年產蛋可達25枚,蛋重150克,孵化期為31天。
大雁是典型的食植性群集類水禽,野生狀態下以植物嫩葉、細根、種子為食,其中多以雜草為主。人工養殖時,可以大群放牧吃嫩草、溜麥,主要活動在稻茬地、河壩灘塗、山坡等,不用補飼,即可達到5公斤左右的成雁水平。在圈養的條件下,可以喂各種雜草粉和各種農作物的秸稈,如玉米秸、大豆秸、花生秧等,在繁殖期內***2~6月***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即可。大雁的繁殖率雖比家禽低,但草食效能強,飼養一個體重5公斤的成雁終生耗精料***育雛期***2公斤,是其它任何畜禽品種無可比擬的。
大雁又稱野鵝,是鴨科雁屬中的鴻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的總稱,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性溫馴,易於飼養;採食量小,草食性強,生長速度快,料肉比為2.5:1,一般飼養60天左右體重可達4~5千克,重者可達8~10千克。
大雁集肉、蛋、絨、藥用於一身,其胸腿部肌肉發達,肉纖維雖比野鴨粗,但肉味鮮美,烹調後味香肉嫩。蛋白質高達20.98%,脂肪為10.62%,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雁翎可制羽毛球、羽毛扇及羽毛筆,羽絨可防寒保暖。2012年,雁養殖剛剛起步,沿海城市及全國一些野味市場都是供不應求,1只青年種雁600~800元,雛雁100~150元,養殖大雁前景良好。
大雁生活習性
在長途旅行中,雁群的隊伍組織得十分嚴密,它們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髮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起到互相照顧、呼喚、起飛和停歇等的訊號作用。
大雁保持嚴格的整齊的隊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為它們整天的飛,單靠一隻雁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互相幫助,才能飛得快飛得遠。有勁的大雁在撲翅膀飛的時候,翅膀尖扇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就把小雁輕輕地抬起來,長途跋涉的小雁就不會掉隊。
一般靠前面的大雁,是很有力量、很有經驗的,由於頭雁扇動翅膀的作用,帶動氣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後面的大雁飛起來會很輕鬆,就不必休息很多次 。頭雁飛行的過程中在其身後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緊跟其後的大雁飛行時就可以利用這個低氣壓區減少空氣的阻力。有利於整個群體的持續飛行能力。
相同的原理在田徑場上也有,中長跑的比賽中一些有經驗的運動員不會一開始就去跑在第一位,而是緊跟一個後面跑,因為這樣空氣對他的阻力會比第一位的小。跑起來也更省力。
另外,大雁排成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種叢集本能的表現。因為這樣有利於防禦敵害。雁群總是由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飛在隊伍的前面。在飛行中,帶隊的大雁體力消耗得很厲害,因而它常與別的大雁交換位置。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插在隊伍的中間。停歇在水邊找食水草時,總由一隻有經驗的老雁擔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飛,就有被敵害吃掉的危險。
大雁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
大雁適應性強,屬雜食性水禽,常棲息在水生植物叢生的水邊或沼澤地,採食一些無毒、無特殊氣味的野草、牧草、穀類及螺、蝦等。有時也在湖泊中游蕩,喜歡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強,善爭鬥。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動,冬天數百隻一起覓食、棲息。宿棲時,有大雁警戒,發現異常,大聲驚叫,成群逃逸。群居時,通過爭鬥確定等級序列,王子雁有優先採食、交配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