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的養殖前景

  水貂養殖是特種養殖中的一支生力軍,但由於養貂業行情受市場規律影響,呈現出明顯的週期性變化,水貂的養殖技術如何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貂皮價格呈週期性變化

  “養貂這個行業有個規則是‘漲3年,落3年’,現在看來這句話很有道理。”針對今年的貂皮行情,山東省榮成市人和鎮西劉家疃村的養殖戶劉先生表示。筆者在採訪中瞭解到,2007~2009年,養貂行業遭遇“滑鐵盧”,其中有些年份一對貂才賣200多元,甚至低於成本,很多養殖戶因此退出了養貂行業。從2010年以來,貂皮價格大體呈現出上漲的態勢,價格均保持在每對500元左右的高價上。

  “這兩年的價格特別好,進入行業和擴大規模的也大有人在,存欄量多了,價格必然要下滑。”水貂養殖戶劉先生說。據筆者瞭解,目前,大部分養殖戶對於每對貂皮530元的價格還可以接受,但收購商的減少,讓養殖戶們對未來的市場前景持懷疑態度。售價雖降,仍有利可圖據養殖戶介紹,雖然今年貂皮價格比去年降低,但是以目前的價格,養殖戶仍有利可圖。“其實今年每對530元的價格並不算低,只是因為去年曾經達到了每對600多元的‘天價’,讓不少養殖戶難以滿足目前的價格。”

  人和鎮西北河村一名養殖戶告訴筆者,相對於每對貂皮530元的售價,養殖每對貂的成本大約為300元,還有較大的贏利空間。養貂有風險,入行需謹慎水貂養殖雖然有較大的利潤,但是這一行業的風險因素同樣不容小覷。筆者瞭解到,在不少養殖戶的傳統觀念中,水貂價格相對穩定,而且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有較少的場地和投入即可,因此很容易在短期內擴大規模導致供大於求。一旦遇上外部需求減弱,便會出現2008年時價格大跌的情況。風險不僅源自週期性變化的價格因素,還和水貂養殖本身的性質有關。

  “水貂養殖和奶牛飼養、養雞等有本質的區別,牛可以產奶,雞可以產蛋,都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實現成本回收,然而養殖水貂必須等到水貂成熟之後才能帶來回報,之前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虧本。”劉先生告訴筆者。不但如此,水貂對飼料的要求較高,因此導致養殖成本較高。“飼料中必須新增魚、蛋、玉米、青菜及新增劑等多種物質,若缺少哪種成分便可能影響皮毛質量,從而直接影響養殖戶的收入。”

  另外,水貂還易受到疫病的影響。“今年氣溫較高,水貂的病死率較往年均有上升,附近有一家養殖場就因為水貂感染了疫病而損失慘重。”劉先生告訴筆者。

  養殖水貂成功的例子

  河北石家莊:養殖水貂不走尋常致富路

  任何人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趙銳也不例外。在創業初期她遇到了不少困難,主要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和技術匱乏。由於養殖水貂的投入多、風險高,所以趙銳剛接觸這個行業時引進的水貂數量較少。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加上不斷向專家學習請教,趙銳逐漸掌握了基本的水貂養殖技術,開始大批引進水貂。為了引進良種趙銳幾乎把親戚朋友的錢都借遍了,水貂生長成熟後縣裡幫忙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憑藉著“誠信第一,質量為首”的經營原則,她的養殖場在當地漸漸有了名氣。

  現在,趙銳對於這場影響至今的金融危機深有感觸,從2007年開始,水貂的市場行情就一直處於疲軟狀態,壓得貂農喘不過氣,價格接近成本價,造成皮貨積壓,很多貂農都放棄了。可趙銳認為特種養殖的風險一直都比較大,市場也不穩定,沒有統一調控性,只有根據市場需求的轉變改變經營方式,及時調整規模大小、引進一些新品種,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大的損失,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針對產品宣傳,趙銳有著獨特的方式,當今網路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接受它、學習它,並把它應該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趙銳說:“網路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了,就像人的雙手一樣,很多人都已經離不開它了,網路已經成為我的一種強有力的產品宣傳方式。”

  趙銳的養殖場已經發展到了中等規模,但她並不滿足現狀,她想把養殖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同時還要聯合全村的貂農,共同利用網路這個產品“展臺”對外進行宣傳,和全國的養殖使用者們交流經驗,共同致富。

  現在,只要一有閒暇時間趙銳就會向附近的養殖大戶取經,去農科院向專家請教,閱讀大量有關水貂養殖技術的書籍。她認為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使自己的視野更加開拓,使自己的事業不斷髮展。

  轉眼,又要到皮毛收購的旺季了,我們祝願趙銳的水貂養殖事業越來越興旺。

  陳淑英養水貂帶鄉親致富

  春節期間,人們都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在西平縣出山鎮酒店村河南福臨水貂繁育有限公司養殖場,一排排整齊的箱籠裡,一隻只可愛的水貂或嬉戲、或覓食,令人越看越喜歡。這些靈性十足的水貂都是酒店村村民陳淑英養的。

  “我從小家裡窮,連白麵饃都吃不上。在外面創業多年,一直有一個想法:怎樣才能讓家鄉的老少爺們兒過上好日子?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丹麥看到一個朋友養水貂,他還有一個集養殖、生產、服裝加工於一體的企業,年產值達幾億元。當時我就想,一定要在家鄉建一個這樣的企業。”陳淑英說。

  初中畢業後,陳淑英就外出打工,曾涉足房地產等行業。經過十多年的打拼,她的生意越做越好。有一年,她回家看望父母,見鄉親們雖然吃穿不愁,但大多數人生活並不富裕,帶領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想法又冒了出來。

  說幹就幹,從村裡、鄉里到縣裡,從土地流轉到專案批覆,從場址規劃到場房建設,陳淑英都親力親為。經過兩年多的運作,2014年8月,隨著從丹麥進口的5000只種貂入場,河南福臨水貂繁育有限公司正式運營。

  公司作為龍頭企業積極發揮帶動作用,引導當地農民發展水貂養殖業,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方式,高薪聘請丹麥技術人員來做技術指導。

  該公司還組織10多名村民到青島參加水貂養殖技術培訓,讓他們提高飼養水平,回來幫助父老鄉親更快致富。

  陳淑英說:“公司從丹麥引進5000只種貂,今年4月可產貂2.5萬隻,能滿足周邊10個鄉村200個養殖戶的養殖需求。一戶養50~200只,年收入可增加2~3萬元。”

  為保護環境,陳淑英在水貂養殖區外圍流轉了幾十畝土地,種植獼猴桃、杏樹等果樹,利用水貂的糞便,發展綠色種植業,實現水貂養殖的良性迴圈。

  隨著專案的一個個實施,陳淑英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下一步,我準備在縣產業集聚區建立水貂製品加工基地。將農戶養殖的水貂統一收購,然後在加工基地加工,再將成品銷售出去,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養殖成本。”陳淑英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