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消三本意味著什麼

  距離2017年高考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多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這將給考生的志願填報帶來怎樣的影響?又為什麼要取消三本呢?三本取消了志願該咋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2017三本填報志願指南,快來看看吧。

  

  高考錄取中的三本批次,是本世紀初隨著民辦高校的興起而出現的。把本科高校人為地分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錄取,製造了學校的三六九等,既不利於學校的平等競爭,也增加高考焦慮。

  由於學校在高考錄取時被分在不同批次,使得社會普遍關注一本批次院校:

  1、有的學生和家長,甚至認為只有考上二本以上的學校,才是考上大學;

  2、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就把一本、二本作為評價大學畢業生的重要指標,而各高中也把達到一本、二本的比例作為辦學目標。

  3、“三本”這個稱謂對民辦院校、獨立院校有較明顯的歧視之嫌。

  徹底取消高考錄取批次之後,高校的一本、二本、三本身份將不復存在,考生填報高考志願時也不再糾結於錄取批次,將更注重對學校和專業的選擇,這對促進教育公平、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取消三本有什麼影響

  取消三本考生選擇餘地增大,志願填報難度也增加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近日釋出,與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變化在於高考志願填報取消本科第三批,合併到本科第二批。當三本合併到二本錄取,對學生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今年本二批次的分數線會降低。學生選擇餘地更大,機會也更多了,但考試志願填報的難度加大。

  取消三本,公辦民辦高校界限淡化

  三本院校大多數為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與一、二本都屬於普通高等教育,儘管按設定初衷,“一、二、三本”僅是錄取批次的不同,沒有高低之分,公辦本科文憑與民辦本科文憑都屬相同水平的“普通高等本科文憑”。然而,不少學生會因考取三本而選擇復讀,而諸多優秀民辦院校卻帶著三本的“帽子”,艱難地在招生中獲取優質生源。

  “學校的社會認可度更高,三本不再‘低人一等’,而是可以和二本‘平起平坐’。”成都資訊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明認為,三本合併到二本批次錄取,這樣的政策對三本院校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張明介紹說,該校作為一所三本院校,近年來也有超過二本線錄取的專業,但因為帶著三本的“帽子”,考生在填報時總是心有芥蒂。合併之後,實行6個平行志願填報,體現了二本、三本的平等,學校因此也可以錄取到更優質的生源。

  取消三本引導高校迴歸辦學實力的競爭

  隨著公辦民辦教育一體化發展腳步的加快,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拉通招生將是未來趨勢。面對這樣的形式,不論是傳統的二本公辦院校,或是民辦院校,都將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沒有特色的高校將很難生存,高校之間的招生競爭最終要回歸到辦學實力的競爭。

  “本科院校人為劃成二本、三本,本身就不公平。”攀枝花學院黨委書記肖立軍認為,二本、三本院校培養的人才較為接近,都是應用型本科人才。面臨這樣的招生制度改革,作為傳統的二本院校,就更應該發揮自身優勢,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出特色。

  綜上所述,取消三本對考生來說有利也有弊,但大方向是好的,考生們還是好好複習,以不變應萬變即可。

>>>下頁更多精彩“2017高考填報志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