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怎麼預防_紅眼病的預防方法

  每年的夏秋季,是紅眼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的高發時節。紅眼病怎麼預防?紅眼病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紅眼病的預防方法的資料,僅供參考。

  紅眼病的預防方法

  一、個人防控措施

  遠離傳染源:發病季節儘量不去或少去易傳播紅眼病的公共場所,如理髮店、澡堂、食堂、游泳池等;避開傳播途徑:重點是眼部分泌物以及被分泌物汙染的手和物品,毛巾、手帕、臉盆;這些物品要嚴格消毒;人與人不要握手,更不要與病人握手或密切接觸;病人應自覺的自我隔離。不與健康人握手及共用健康者眼藥、食具及其他公用物品。

  加強家庭個人衛生:即使家庭內也不可共用毛巾、臉盆,最好流水洗手洗臉。一旦發現可疑病人,要對病人可能汙染的物品***如:桌椅、床鋪、門把手、接觸物體的表面、玩具、毛巾、水杯***進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選用多種消毒方法 以毛巾為重點:

  1、蒸煮消毒法:把毛巾先用開水煮沸10分鐘左右晾乾後使用;

  2、微波消毒法:將毛巾清洗乾淨,摺疊好後放在微波爐中,執行5分鐘就可達到消毒目的;

  3、高壓蒸氣消毒法:將毛巾放入高壓鍋中,加熱保持30分鐘左右,可殺滅絕大多數微生物;

  4、化學消毒劑消毒法:消毒劑可以選擇安多福PVP-I消毒液或者安多福三氯消毒片,將毛巾浸泡在配比稀釋好的溶液中15分鐘,取出毛巾用清水漂洗,將殘餘的消毒劑去除乾淨,晾乾後使用。

  二、公共防控流行措施

  1、及早發現傳染源:最早病例應經實驗室分離到病毒或相關抗原抗體等檢測結果,做到確診,採取隔離措施,並及時疫情報告。

  2、切斷傳播途徑:流行發生時,停止開放可能被病毒汙染的公共場所如浴室、游泳池等,實施有效消毒。

  3、嚴防校內傳:學校和幼兒園極易出現聚集性暴發,如有患病學生需停課隔離治療。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生,以防疫情在學校的擴散和蔓延。

  4、杜絕醫療傳播:要特別防止病毒通過醫務人員的手和醫療器材因消毒不嚴而傳播。

  溫馨提示:眼科醫生提醒,若是患了紅眼病最好是到醫院眼科檢查了後針對性的治療。不能隨便自己濫用眼藥膏以免加重病情,耽誤治療時機。應該是在醫生的正確的指導下正規使用眼藥膏治療好紅眼病。

  關於紅眼病的主要預防措施

  醫學上稱紅眼病為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往往通過接觸病人眼分泌物或淚水沾過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臉盆、水等***,與紅眼病人握手或用髒手揉擦眼睛等,都會被傳染,最終造成紅眼病的流行。夏秋季節,因天氣炎熱,細菌容易生長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們知道紅眼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就完全可以預防和防止流行。

  ***1***、如果發現紅眼病,應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最好能洗淨晒乾後再用。

  ***2***、要注意手的衛生。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用髒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紅眼病時除積極治療外,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巾、臉盆等。

  有人認為看一眼紅眼的病人,就會得紅眼病,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目前只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才會患病。患紅眼病的症狀特症是:單眼或雙眼結膜充血,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不及時治療,有的則轉成慢性結膜炎。

  所以說感染紅眼病後我們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另外的話也要注意和他人不直接的接觸,不要食用刺激性的食物等,那樣會使得紅眼病很快的康復的。

  幼兒如何預防紅眼病

  1.“紅眼”寶寶的眼睛裡分泌物很多,會讓寶寶的眼睛很痛苦,這時醫生會建議爸爸媽媽用生理鹽水每天沖洗 “紅眼”寶寶的眼睛,或者用消炎的棉籤輕輕擦拭。在寶寶眼睛的分泌物減少時,就要立即停止用生理鹽水沖洗,以免將寶寶眼睛的淚液沖淡,減低淚液的殺菌作用。

  2.在“紅眼”寶寶治療的時候,醫生會開一些消炎眼藥,爸爸媽媽要根據醫生要求按時給寶寶塗抹眼藥。在寶寶眼睛“不紅”之後,還要繼續用藥一週的時間,這樣可以避免寶寶的“紅眼病”復發。

  3.經常給“紅眼”寶寶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消毒。

  4.“紅眼”寶寶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用手揉眼睛、勤洗手,爸爸媽媽要及時幫助寶寶勤剪指甲。

  5.“紅眼”寶寶的飲食也要特別注意,不能讓寶寶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蔥、姜、蒜等,這些食物會讓寶寶的眼睛紅腫加重。

  在幼兒如何預防紅眼病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並且很多家長沒有做好預防措施,導致寶寶患上紅眼病。在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有過敏史的寶寶,爸爸媽媽要注意讓寶寶遠離過敏原,比如,小動物、灰塵、花粉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寶寶不過敏,防止過敏引起的“紅眼病”。接觸過“紅眼”寶寶使用過的毛巾、臉盆、手帕、玩具等都要用煮沸的水消毒,為每個寶寶準備專用的洗漱用具。教育寶寶注意個人衛生,要讓寶寶養成不

  用髒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