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拔兔毛要注意什麼

  立冬節氣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立冬之後,天氣愈加寒冷。此時養兔的農民要注意了。手拔的兔毛纖維長、品質好、等級高,但是如果拔毛不當也會引發疾病,導致兔死亡,特別在冬季保暖設施不完善的兔場更為突出。為了廣泛推廣拔毛,減少飼養者的損失,現對拔毛引發疾病的原因進行分析,並且談談應對措施。

  立冬拔兔毛要注意一、發病症狀

  凡在拔毛後1~2天突然死亡的毛兔,主要表現為皮下水腫,體溫下降,面板呈青紫色,有的呈現衰弱無力,採食量減少,有的引發面板炎症和癬病等。

  立冬拔兔毛要注意二、病因分析

  1.由應激反應所致。拔毛時受到強制性的拉力,引起兔血液迴圈加快,導致嚴重的心力衰竭而死於心原性休克。

  2.拔毛用力不均,造成面板漿膜分離,而產生皮下水腫。

  3.冬季拔毛,保暖裝置差,引起兔體受凍而發病死亡。

  4.拔毛後兔的抵抗力下降,使細菌乘機而入大量繁殖而引起急性死亡。

  5.拔毛後需大量營養供應,使新毛生長,而有些飼養者管理粗放,兔體長期獲不到營養,導致體質瘦弱,生長髮育緩慢。

  立冬拔兔毛要注意三、應對措施

  1.拔毛方法要得當。在拔毛前1天,給每隻兔服地質米鬆藥片4~5粒,次日按絨毛生長的方向,一小撮一小撮地拔取,先拔長毛,後拔短毛,動作要輕,不宜過急。如有面板被撕破,立即用紫藥水塗抹。

  2.冬季拔毛,要重視保暖。兔舍進行封閉,要用火爐、電爐、電燈等加溫保持室溫在13℃以上,也可在兔籠內墊上稻草以利保暖。

  3.加強營養。拔毛後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飼料,以增強兔體的抵抗力,促進新毛生長。對體質瘦弱的毛兔,每天可加喂煮熟的黃豆10粒左右。

  4.對幼兔、懷孕母兔、哺乳母兔及種公兔不宜拔毛。

  5.在農村走家串戶的購銷人員易攜帶病菌,所以每到一家,拔毛前要用肥皂洗手,衣服用具等要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