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的養殖方法有什麼

  梔子花的外表美好,極具吸引力,放出清新的氣味,具上佳的觀賞價值,如果想要養殖的話需要哪些養殖方法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梔子花的養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梔子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桅子花喜在含腐殖質較多的酸性土中生長。可按腐葉土4份、菜園土4份、豆粕***腐熟***1份和河沙1份,滲水、透氣性要好,再加黑礬或硫磺0.5%混合配製使用。

  2、溫度:梔子花在20~25℃是其最佳生長髮育溫度,開花適溫為26~28℃,經4~5年培養的植株,可以忍受短期的-3℃的低溫,-5℃以下即遭受凍害,葉子發黑後脫落,幼嫩枝凍死。冬季室內養護保持6~10℃度為宜,最低不得低於0℃。若室溫高於15℃以上,即應開啟朝南門窗,適當通風,降低溫度,否則易引起萌發,一遇低溫就會受害,對翌年生長開花極不利。

  3、光照:梔子花喜充足的光照,特別在春秋兩季,每日要給多於8小時的日照,不然對其生長髮育和冬季越冬不利。夏季忌中午強光曝晒,否則會使葉片變黃,要放置散光處養護,透光率達40~50%為宜。入冬放置室內朝南陽光直射處。

  4、施肥:梔子花不是十分喜肥的花卉,但是由於它生長旺盛,又受盆土養分有限的限制,所以在生長期內,需要合理補充肥料。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在施肥前1天應停止澆水,施肥的這天同時澆1次透水,9月中旬起停止施肥。成年植株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增施一次麻醬渣,每次0.5~1兩,粉碎後與表土充分混合。

  5、澆水:梔子花喜大水,春天因風多、風大、空氣乾燥和降雨稀少,每3天澆水一次,並在放置盆花的周圍每日早晚要灑水,以提高空氣溼度。夏季入伏後天氣炎熱,上午要少澆水,下午兩點以後澆透水。冬季應控制澆水,不幹不澆,長期含水量過多,易造成爛根死亡。

  6、摘心:為了調節和控制梔子花的生長,使株形優美和促進開花,在春季旺盛生長將停止時,把新枝頂端摘去,促使枝條基部的腋芽飽滿和花芽的形成。

  梔子花的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5—6月選半木質化,發育充實的嫩枝,剪成10—15釐米長,基部用1000毫克/千克萘已酸浸泡3~5秒鐘,扦插於保水保肥力強的酸性土中,一般可用腐葉土或山泥3份,鋸屑、泥炭或河沙1份混合而成,插後1個月左右可生根,50天后可移栽。南方夏季常採用水插法,4~7月進行,即將剪好的10—15釐米長、上部保留2~3片葉的插條,插在編制的筐蓋子或打好孔的塑料板上,將蓋子或塑料板浮於水面,插條上部露出水面即可。插後放於半蔭處,保持水溫16~18℃,20天可長出新根。氣溫高時,勤換水,每天換水1次,不能使水變質。當根長至2~3釐米時即可移栽。

  2、壓條繁殖:多在5~6月進行。選1~2年生健壯枝條,長25~30釐米,壓入土中3~5釐米,1個月左右可生根,2個月後即可剪離母體。也可高壓,即在成年的梔子花上,選2—3年生健壯枝條環狀剝皮1~2釐米,然後用溼潤的泥炭包裹,外面用塑料袋纏緊,保持土壤溼潤,約40天左右可長出新根,2~3個月後剪離母體。

  3、分株繁殖:5月若根的基部有2~3個枝條並生,可從根部用刀剪開,每分株均帶有細根,傷口處塗上草木灰後,另行栽植。

  梔子花的挑選方法

  1.首先要看根,可能有的花友會問了,梔子花的根埋在土裡呢,怎麼看?這個很簡單哦,一般花市上的梔子花都是用黑色的軟軟的小花盆暫時栽培的,只要把這個小花盆的邊上剪一個小口就能看到根啦,如果你看到的根是白白嫩嫩的,那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如果看到的根是發黃發黑的話,那就必須再重新挑選啦!

  2.接下來就是要看底下的花根了,只要把小花盆托起來,看下面有沒有小白根伸出來,如果有的話,那這盆梔子花就是已經經過一個夏天的了,可以考慮。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那這就是剛剛種植的小苗了,不要考慮。

  3.最後我們來看葉吧,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啦,主要是看有沒有枯萎的葉子、泛黃的葉子或者是已經腐爛的葉子,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哦,爭取不要漏掉任何一個!如果一個病葉都沒有的話,那就大功告成了,根好葉也好,這就是一盆非常好的梔子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