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濺起怎麼拍

  在商業攝影裡很流行以高速攝影拍攝液體瞬間的形態,這種效果似乎非常專業,但其實一點都不難拍。 讓我們分享一下如何在家拍攝出這種效果。

  新手水花照片拍攝教程

  捕捉一個物品掉入水中濺起水花的瞬間能產生許多非常美妙的照片,但是要想得到這些精彩的照片你還是需要一些拍攝技巧、小道具以及耐心。

  本文通過展示如何近距離捕捉到草莓掉入牛奶中濺起水花的一瞬間,幫助你瞭解如何去拍攝廣告中常常出現的各類濺射瞬間照。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特別對於追求完美的朋友,評判這樣的照片沒有絕對的,你可能對你的第一張和第一百張都不喜歡,但更重要是享受整個拍攝的樂趣。

  1. 準備

  除了要準備草莓和牛奶,同樣還需要一個三腳架和閃光燈。在一個寬托盤裡裝滿牛奶,因為有可能會弄得到處很髒,所以提前準備一些毛巾墊在下面,然後準備一大把紙巾。

  固定好三腳架和相機,使用長焦鏡頭以避免被水花濺到。由於很難判斷濺射的範圍,因此在構圖時稍稍給多些空間,然後後期裁剪即可。

  2. 提前對焦

  我們需要預判草莓落下的位置並提前對好焦,放一個小的重物在牛奶中,對好焦後把鏡頭撥為手動對焦來鎖定它。

  接下來就是要保證草莓能落到這個位置:我們在落點的正上方放置一個環,讓草莓穿過它落下,使得落點能在我們已對好焦的區域內。

  3. 照亮水花

  我們在左上方安置一個閃光燈用來照亮整個場景,然後使用單反上方的內建閃光燈觸發整個閃光過程。內建閃光燈是作為輔助閃光使用。

  下一步開啟單反的內建閃光燈,進入閃光燈控制選單中的內建閃光燈選項,撥到低閃光強度,如1/128,我們的小閃光燈會觸發左上方的閃光燈,作為一個補充閃光,它能產生想要的影子。

  4. 散射

  如果直接把光打在草莓上會產生非常硬的影子,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反光板。反光板不難得到,使用銀色的一面,我們把反光板放在閃光燈和牛奶托盤之間,能減少過強反差的陰影。

  5. 控制閃光強度

  為了能獲得漂亮的水花而不產生模糊,我們需要非常短的閃光時間。使用低強度閃光就可輕鬆實現,把閃光設定為手動,調到1/8左右,相機也設定為 M 檔並多次試拍調整。

  還要儘可能降低干擾的環境光,關上燈並拉好窗簾,儘可能確保閃光燈獨立發揮效果。

  6. 開始拍

  當你準備好一切,就可以一手拿著草莓,一手握好相機準備按快門。鬆開手放下草莓,嘗試拍一張。撈起草莓,用紙巾擦乾淨,繼續嘗試。

  這個拍攝的目標是一個清晰的水花和看得清的草莓。大約嘗試一個小時,約140張照片,你會得到3到4張滿意的照片。

  如何拍攝水花濺起的瞬間

  必備器材:

  相機:一般的單反相機都可以勝任。注意相機連拍在拍攝水滴時不適用,所以要把拍攝模式調整為單張拍攝。記錄格式最好用RAW。一般拍攝水滴光照條件明亮,所以用最低ISO拍攝***確保畫質細膩***,注意如果用外閃的話,相機最好能支援FP高速同步,這會對抓拍水滴更有幫助。

  鏡頭:推薦用微距,微距鏡頭推薦焦段長一些,比如50mm微距就離水滴太近,容易打溼器材。如果沒有微距,長焦鏡頭的遠攝端也可以***加上增距鏡或者高質量的近攝環也是不錯的***。注意用手動對焦,同時用小光圈增大景深。

  三角架:一般的腳架都可以勝任,沒有特殊要求。可能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腳架展開的大小,根據自己的拍攝場地決定吧!

  快門線:這個最好有。拍水滴環境潮溼,用快門線可以避免溼手直接接觸相機,也能更專注抓拍。當然,如果不用也行,按快門時注意把手擦乾就是了,呵呵。

  閃光燈:推薦用外閃,而且最好是兩個。一個裝在機頂補光,一個平行於水面補光,這樣的水滴會更有立體感。當然,布光可以不拘泥於一種方式,看大家組合效果了。如果只有一個外閃,那放在機頂或者從側面照射水滴都可以,注意調整光量。用機身內閃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只是要記得取下鏡頭遮光罩以避免形成陰影,還有,最高快門同步速度會降低到1/200s左右,會比高速外閃1/500s甚至更高速度記錄的水滴效果遜色一些。

  拍攝場地:一般家裡的浴室或者廚房都可以。有條件也可以自己搭一個滴水臺***倒掛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在瓶蓋上用針鑽一個小孔用於滴水,記得在瓶身上也鑽一個,保持壓力使水可以滴下***,至於具體怎麼搭,看各位家裡的工具了。

  拍攝過程:

  調整水龍頭滴水,一秒一滴左右比較好,均勻滴落到盆中。注意下落高度保持在30釐米左右,這樣的水花比較飽滿同時也不會飛濺,適合拍攝。臉盆的顏色基本就是拍攝的背景色,可以在滿盆的時候拍攝,這樣更剔透,也可以在剛蓄了很淺一層水的時候拍攝,水花會更好看,具體看大家嘗試了。

  調整好三角架高度,使相機和水面儘量成一個平面,如果是俯拍,比較難定格水滴滴落的動感。

  腳架固定後進行手動對焦。因為水滴本身反差小,難以辨認,可以在水滴落下的地方放一支鉛筆,對準鉛筆聚焦,再拿走鉛筆就可以了。

  關於鏡頭的放大倍率。一比一比率一般偏大,構圖容易不完整,一般一比二或者一比三左右比較合適,更利於抓拍水滴在空中的軌跡,而比率太小會把盆邊和其他背景拍到,大家注意調整吧!

  接下去是相機設定。用單張拍攝,最低感光度,光圈要收縮到f8到f22之間。閃光燈功率要自己摸索調整,用機內閃光,加1.0步長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如果用外閃,可以開啟相機FP功能***如果支援的話***,提高快門。

  後期處理:

  後期的時候把白平衡和色調調整一下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對於水滴的後期處理一般還是比較常規的,剪裁、對比度、調色、銳化、降噪,保持水滴的質感,使畫面通透乾淨就好,相對於後期,前期水滴的趣味形狀反而更重要。

  教程結束,希望大家都去大膽嘗試,共同進步!

  下面我們看一看像做實驗一樣不斷改進設計、變換引數而拍攝水花飛濺的德國人瑞格雷斯先生吧!

  瑞格雷斯先生方法類似,只不過主要拍攝水滴,水滴雖小,瑞格雷斯先生的照片配合一篇研究水的玻璃化轉變的文章而釋出,讓水玻璃化,條件相當不自然,這篇論文研究的條件是在氣壓1GPa溫度150K左右,在自家閣樓搭架子的攝影愛好者是怎樣讓水花濺出了玻璃的質感呢?

  材料其實很家常。最早瑞格雷斯先生髮現牛奶滴落拍出的形狀比水滴要穩定,於是就開始往水裡加糖啊食用膠啊什麼的,既增大了水的粘度、帶上了穩重的色彩,又保持了清亮透明,玻璃的視覺效果就出來了。瑞格雷斯先生照片中最多的就是這種玻璃效果。當然他也試用了其他各種材料,最穩重的要算奶油了。

  瑞格雷斯先生作品的基本形狀就是上面的傘型,這是液滴在水面反彈後與後續滴落的其他液滴相撞之後的瞬間畫面,又根據水花飛濺的形狀和高度分為四類。其中“特大號”系列照片中的形狀又細又長,比“正常形狀”高出很多,水花怎麼能濺起這麼高呢?

  水花的高度與形狀有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表面張力。液滴與水槽的表面張力比值越大,水花就反彈得越高。瑞格雷斯先生在自己的拍攝實驗中也發現並利用了同樣的現象,他在水槽的水裡加了洗碗機光潔劑,減小表面張力,於是得到了“特大號”一系列高個子水花的照片。“抽象”和“泡泡”兩個系列也不同程度的用了這個方法,照片中的水花都亭亭玉立。

  以上幾個系列其實拍攝方法都一樣,而其他的照片就有改變了。“倒影”系列拍攝水滴即將滴落時映出的背景圖片,“射擊”和“噴泉”則分別用子彈和水流衝擊水滴或者濺起的水花,在照片上顯示速度的力量。

  “色彩爆炸”系列的拍攝方法很是別出心裁,首先在低音炮上面蒙上黑色氣球,然後在氣球上倒上丙烯顏料,最後只需要用電子琴彈一個音就可以了。這一系列背景全黑,凝固在照片上的顏料看不出是從下面飛上去,倒像是正在被黑暗吞噬。在德國一個數碼單反論壇上瑞格雷斯先生的使用者名稱叫做“黑暗軍團***DarkLegion***”,大概這就是黑暗森林的感覺吧。

  瑞格雷斯先生拍攝水滴的裝置最早只是一手茶杯一手相機,經過不斷實驗與改進,快門從自己設定延時到科尼斯公司 ***Cognisys Inc.***的專用數控模組StopShot,滴水閥門從一個到三個,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在他的網站上,不但有精美的照片,還有安裝除錯到疑難解答的各種技術細節說明。比如下面這張“二合一”,你能猜到是怎麼拍出來的嗎?

  瑞格雷斯先生的首頁有一段醒目的紅字“我的照片沒有PS!”後期處理他僅僅是微調對比度把小水珠的噪點去掉,用相機直接拍出驚豔的照片才是攝影愛好者的追求。“二合一”是利用了閃光燈的高頻率,在快門開啟一次的時間內閃光兩回得到的。把長曝光的想法加到高速快門的拍攝中,如果再多閃光幾次會不會拍出一棵聖誕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