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程資源怎麼開發

  如果能大力開發、充分利用各種美術課程資源,則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智慧、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和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對當地傳統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江西的民間美術種類多,影響大,如陶瓷、剪紙、風箏、磚刻、剪紙、年畫等,有著極大的開發利用空間。開發具有優秀傳統的民族民間藝術教育內容是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的。圍繞對當地傳統造型藝術所包蘊的文化內涵及其製作實踐的學習活動,有益於引導學生了解社群文化,提高文化素質,有益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

  例如:五年級美術課《剪紙》,由於我本人非常喜歡剪紙,所以在平時很注意蒐集關於剪紙的知識和剪紙圖案。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讓他們回家看書或查詢資料去了解剪紙的歷史、用途、種類、地域分佈特點等。在上課的匯入部分我請學生欣賞民樂《喜洋洋》,讓學生享受過年的氣氛,啟發學生們聯想到過年時,我們會用剪紙來美化環境。然後我引入對剪紙的知識介紹,隨後展示了自己平時製作的剪紙作品《女孩》、《荷花》、《花籃》、《喜鵲》,讓學生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接著示範如何完成一幅剪紙,我從構思——草稿——剪——刻——貼,每一步示範給學生看,然後給出剪紙紋樣供學生參考,給學生留出大量時間去製作剪紙。最後學生在窗戶上展示剪紙作品,並評選優秀剪紙能手。

  總之整個過程我都認真去準備,學生學的很感興趣。學生們在中國傳統文化氛圍中,提高了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二、發掘地方自然資源優勢,進行創造性地開發與利用

  九江自然環境優越,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美術學科開發與利用取之不盡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具體條件,開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美術教學資源,是我們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方向。

  美術第十一冊第一課《中國古代建築欣賞》,教材安排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些建築欣賞***故宮、長城、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安排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以正規教材為中心,安排欣賞了中國古代最經典的一些建築的藝術特色等內容。第二課時安排了《九江古代建築欣賞》,以圖片、文字說明等形式介紹了吳城鎮的望夫亭、雲居山的大雄寶殿等古亭、古樓。拓展了原有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對九江的古亭、古樓進行觀察、討論、嘗試線描繪畫,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濃厚。

  同時,還組織學生參加地方美協組織的小畫家聯誼活動;參觀地方美術展覽活動;利用節假日去公共場所進行尋求美的足跡……拓寬小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相互間的交流。通過學生與自然的直接對話和寫生體驗,拓展了學生的欣賞視野和思維空間,在學生幼小的心裡播下了美的種子,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從實際出發,利用廢棄物品、材料進行再開發創造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透過現代生活中大量的廢棄物品,以藝術的眼光,化腐朽為神奇,給其以藝術的再生,是美術學科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河邊有漂亮的卵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卵石的自然紋理設計製作各種精緻的卵石畫,還可以根據卵石的造型特徵精心粘接塑造新的藝術形象;用煤精、廢磚頭等進行工藝作品創作;用泥土製作泥塑、彩塑等。例如:我在教《有趣的插花》一課時,讓學生通過利用身邊常見的防真插花和校園邊田地裡的乾花製作工藝插花作品。課上通過教師講解、示範、啟發使學生感受、體驗絹花的插花技法。學生通過對插花構圖知識的學習提高了審美情趣。同學們通過十幾分鐘的研究製作出了形態各異的插花作品,並且為自己的作品起了名為“爭齊鬥豔”“絢麗多彩”等,好象聞到花的清香。

  這一系列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從學科角度有益於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及形象思維能力,樹立“美在於發現”的意識,學會美化生活,陶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而且,通過引導學生利用身邊常見的廢棄物品進行藝術再創造,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再生資源”的利用及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同時增強了環境保護和環境美化意識。

  開發利用社會人文資源,促使教學和學習方式多樣化

  民間是一塊內容豐富的文化課堂,鄉土文化讓人目不暇接,美術課教學可以把課堂擴大到教室之外,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融入大自然,和實踐相結合,會更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讓學生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從而使他們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節日風俗連結著人們特有的精神與實踐活動,是美術教學寶貴的素材庫。這一年四季的節日裡,民間美術作品記載著人們的生活,豐富和娛悅著老百姓。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在拍下了一組照片,有舞龍燈、敲鑼鼓、捏麵人、吹糖人,最多的是花燈,這些照片運用在《民間美術》這一課上,效果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