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的新課改美術教學法

  如果教師對作業採用“包辦式”的全批全改,不僅會消耗教師本應用來鑽研大綱和教材的時間,而且不利於調動學生完成美術作業的積極性,還會導致學生只看老師批改的結果,而忽視作業沒有畫好的原因。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新課改美術教學法:面評法

  新的教學內容講授後,當堂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將學生的美術作業全部或部分展示在黑板上,先讓大家觀摩,然後讓學生自己評論,老師最後小結。這種讓學生當面評論美術作業的方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在學生的講評中,老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作業情況,並能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學生講評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鞏固所學知識,並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講評還能使學生對彼此的作業有一個相互瞭解、相互借鑑的過程,無形中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氣氛,從而使學生的繪畫水平得到整體提高。

  新課改美術教學法:評語法

  就是在美術作業裡,寫上簡短的評語,表示老師對美術作業的看法。老師的評語要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下,肯定學生作業中優點所在。如繪畫作業中,我便寫上“構圖有新意,作畫認真,塗色和諧,你真棒”。在撕紙作業中我便寫上:“構思新穎,選材得當,色彩搭配奇妙,你真行”。對基礎差的學生作業,我便寫上:“作業有了很大的進步,真了不起!”學生的作業能得到老師的好評,學習信心倍增,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也就提高了。如果學生的作業中有不足之處,老師也應用“如果這樣畫,可能會更好看”等委婉的詞語讓學生修改作業中的不足。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針對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學生在賞析美術作品***包括大師作品、老師作品和學生作品等***過程中,或針對自己與他人的創作情況、參與美術活動的態度、與人合作的精神以及社會上出現的某種美術文化現象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等多種形式互動交流,鼓勵學生講出並不斷更正自己的感受,加深學生對美術活動過程、結果的反思和內心體驗,及時梳理自己的情感,建構起新的開放性的健康情感體系,時時增強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自信心,並長久促進學生的健康情感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

  新課改美術教學法:修改法

  就是在學生的美術作業中出現錯誤的地方,老師直接動手給予修改,使學生在對比中一眼就知道錯誤所在。在美術作業中,有些問題用文字很難講清,若採用教師直接修改的方法,會使學生更直觀地認識作業中的錯誤,在比較中瞭解正確的方法。我在繪畫基礎課的作業中常常採用這種方法,因基礎知識對於學生來說難度很大,學生的作業中常常存在一些繪畫知識性的錯誤,老師在作業上畫出正確的方法,就能使學生一目瞭然,茅塞頓開。

  當然,每次批改可以視情況而定,不一定每次都改,可採用輪流批或者同學之間互批的形式,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多種批改法的給合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非常容易理解,通過這種互動學習,有利於全體學生的參與,有利於後進生的提高。教師也並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在《我的故事》一課中,教材要求學生“以生活為題材進行卡通畫創作”。我覺得這個命題對初一年級學生來說是難了一點,但命題的空間大,有選擇餘地,可自由發揮,自由創作。我作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1、喚起回憶,講述他們身邊的故事,開展講故事活動。

  2、組建小組,分組***一般4人***活動。

  3、由小組推薦代表上臺講述,旨在開拓其他學生的創作思路。

  4、造型探討,開展創作討論。付之實施後,效果很好。

  解決學生無內容可創作的問題。造型設計,由小組集體策劃,勾勒形象,完成初稿。再進行集體交流,討論,發表各自的意見,提出修正建議。教師只做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

  由於教學觀念的更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創造潛能和個性得到發展,學生所畫的作品,再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齊放,妙趣橫生”地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