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蟲怎麼治療

  肝吸蟲病症狀輕重不等,可分為三個等級。那麼,你知道肝吸蟲病怎麼治療?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肝吸蟲病的治療方法

  一、西醫

  西醫治療

  ①吡喹酮:常用劑量為每次25mg/kg,每日3次,連用2個月***總量為150mg/kg***,為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副作用輕而少,偶有頭痛、頭昏、噁心、乏力等。

  ②阿苯達唑***丙硫咪唑***:是近年發現的高效廣譜驅蟲藥,劑量為每次5~10mg/kg,每日2次,連服7日。副作用少,少數可有頭昏、乏力、腹瀉等,可自行緩解。孕婦與2歲內小兒忌用。併發膽道感染者,宜加用抗生素,無效者可考慮手術。

  重症有營養不良或肝硬化症狀時,應加強營養、保護肝臟、以後再考慮特殊治療。有膽囊炎、總膽管堵塞等急性外科併發症時,應即以手術治療。

  二、中醫

  中醫治療

  治法 驅蟲,消積,疏肝。

  1、 主方:榧檳湯及疏肝驅蟲湯處方:榧檳湯:榧子30克,檳榔15克。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1療程。

  疏肝驅蟲湯:當歸9克,柴胡6克,青皮6克,榧子肉24克,百部15克,檳榔15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1療程。

  2、 單方驗方:肝吸蟲一方、二方。肝吸蟲一方:黨蔘、茯苓、白朮、扁豆各12克,山藥15克,鬱金10克,檳榔、使君子各25克,甘草5克。肝吸蟲二方:鬱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炒榧子、檳榔各25克。

  用法:先服一方:每日1劑,連服3~4日;再服二方,服法同上,連服5~7天為1療程。第1療程未愈者,可進行第2療程。感染輕者,一般服1~2療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至3療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療程。

  3、就醫網-中醫如何治療肝吸蟲病介紹:肝吸蟲病是由於血吸蟲寄生於人體門靜脈系統所造成肝、腸道損害,是具有嚴重危害的地方性傳染病。從出土西漢屍體研究表明,早在2100年前我國已有本病的發生。因為西藥對胃腸及肝功能損害較大,有必要尋找中藥治療的有效方法。關老曾採取辯證與辨病相結合,整體治療,同時配合服用鴉膽子粉,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關老認為,本病的發生:感染汙水,肝吸蟲進入人體是外因,脾胃虛弱是內因。病在血分。治療宜健脾和胃,涼血殺蟲。

  在具體治療中,以複方調治整體,根據具體病情,採用健脾和胃,滋補肝腎,涼血利溼之品,可參見前面所述治療法則及用藥規律。以單味藥治療區域性,即以鴉膽子清熱、燥溼、殺蟲。鴉膽子不僅可用於治療肝吸蟲,而且對各種痢疾、滴蟲性腸炎都有較好療效。用其研粉裝膠囊吞服,每次飯後1粒,日服3次,未見毒性反應和不良反應。關老取明礬味酸入肝,能祛痰燥溼、消瘀化濁、解毒,配合鴉膽子殺蟲,有較好協同作用。具體用法是:明礬30克、鴉膽子15克***去皮***研粉,裝1號膠囊,每次飯後一粒***約合明礬365毫克、鴉膽子183毫克***,日服3次。鴉膽子配合明礬有明顯殺蟲效果,也開闊了中藥治療寄生蟲病的視野。***完畢***

  鍼灸治療

  針刺耳朵相應肝、膽、脾、胃穴位。食慾不振者加胰膽、脾;肝區疼痛加神門、皮質下;腹脹者加皮質下、胰膽、大腸;失眠者加神門、心、皮質下。每次選4~6穴,留針1個小時,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肝吸蟲病症狀

  1、肝吸蟲病的症狀體徵

  潛伏期為1~2個月。輕度感染者常無症狀,僅在糞便中發現蟲卵。

  感染較重者多為重複感染,緩慢起病,但非流行區感染者可以急性起病。急性期的臨床表現主要有消化道症狀和過敏反應,包括食慾不振、上腹隱痛與飽脹、肝區隱痛、肝大***尤以左葉腫大為明顯***等表現,並有發熱、乏力、頭暈、失眠、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偶可因大量成蟲堵塞膽總管而出現膽絞痛及阻塞性黃疸。

  肝吸蟲病的預防

  1、提高自我防範意識,不吃生魚蝦,提倡科學的烹調和食用魚的習慣,防止誤食囊蚴,把住病從口人關。

  2、控制傳染源在流行區進行普治普查,積極治療病人和帶蟲者。對重點人員、高發人群要重點檢查、重點防治。加強保蟲宿主的管理,不用生魚蝦喂狗、貓、豬等動物。

  3、切斷傳播途徑對動物糞便等排洩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人畜的交叉感染。保護好水源,防止病畜的排洩物汙染。在春季螺開始繁殖前,採用藥物滅螺,以切斷華支睪吸蟲病的流行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