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教育國旗下講話稿
節約是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講話,僅供參考。
***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
有人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對,就是這麼簡單!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掃衛生的時候,是不是在意的節約了一滴水?在我們使用電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的時候,是不是刻意的節約了一度電?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開始。日子久了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還有,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著牲口走幾十裡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幸好從2000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行動,修建水窖10萬多眼,幫助120多萬老百姓的擺脫了生存困難。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節約用水。
最後我要說: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 希望我的演講能引起大家自發的自覺的節約意識。
謝謝大家。
***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我們都學過一首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事做起,從節約一粒米、一滴水做起。這些話說起來很容易,但真正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造成了很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垃圾桶;上體育課了,教室裡空無一人,電燈卻還亮著;衛生間裡的水龍頭沒有關緊,水一直白白地流著,卻沒有人注意到;午飯後開啟吃過的飯盒,裡面往往還有好多剩飯剩菜……其實只要稍加註意,我們就可以做得更好,但我們常常忽視了這些細節。
節約是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只有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
我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從牙牙學語起,第一個會發的音是“媽媽”,第一個會寫的詞是“中華”,會唱的第一支歌是《我愛北京天安門》。從那時起,稚嫩的心啊,就一心向著我們的祖國“媽媽”。人生道路上十七個春、夏、秋、冬,我們很慶幸,時時充滿歡樂,處處鋪滿鮮花,老師曾教導我們,只有祖國的富裕和強大,才能使幸福之花永放光華,因此,為了使我們的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使這個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從現在起,必須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只有節約,幸福之花才能永放光華;只有節約,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國古代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的說法。有的同學會問:“現在我們的生活這樣好了,還需要勤儉節約嗎?”我的回答是:“當然需要。”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精神,它不以物質是否豐富為前提。
生活貧困要勤儉節約,生活富裕也要勤儉節約。俗話說:坐吃山空。歷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討過街頭”的例子屢見不鮮。我國五代時期有李存審“贈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審出身貧困,40年為國征戰,100多次被敵箭射中骨頭,後來他做了大官,看到孩子們整日吃喝玩樂,從小嬌生慣養很不放心,他就把過去從骨頭中拔出的箭頭送給孩子,告戒他們不要忘記勤儉節約,並說“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我國西部地區和一些偏遠的山區,經濟比較落後,生活在同學勤儉節約,為改變自己和家鄉的命運而奮鬥。
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勤儉節約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繼承這種精神要從現在做起,古人的話今天仍值得我們借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意思是說,節約是美德中的最大美德,奢侈是邪惡中的最大邪惡。如果我們從現在起,節約沒一滴水,那麼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江河;節約沒一張紙,日積月累,我們就可能節約一片森林;節約每一度電,我們就可能節約一個小型發電站!那麼,既然節約這麼重要,就讓我們從現在起,為了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幸福之花用放光華而努力奮鬥,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吧!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