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梅蜜餞類的食品安全性
平時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買話梅、蜜餞等小食品當做零食吃,都誤以為這些果脯都是健康衛生的食品,因為它們原材料都是水果、加工流程也不復雜。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但是事實上話梅蜜餞類被被飲食界的專家們列為世界十大垃圾食品之一。因為話梅。蜜餞等果脯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對有害的物物質。主要危害有三點:
1、含三大致癌物質亞硝酸鹽,經常吃容易得癌症。
2、含防腐劑香精等新增劑損害肝臟,導致排毒希望疾病,並可能影響全身健康。
3、含較高鹽分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負擔加重。
下面我就以話梅為例,列舉的原料、配料和製作流程為大家進行解析。
一、話梅的原料和配料
為了例子更有說服力,我特地去超市買了一包話梅肉,來求證話梅的原料和配料是否對人體有危害。
食品名稱:某話梅肉
配料:鮮杏肉,白砂糖,食鹽,奶油,檸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蘭素,乙基麥芽酚,山梨酸鉀,糖精鈉,安賽蜜,苯甲酸鈉 就配料就可以看出話梅幾乎就是各種甜味劑的大集合!
解讀:就從配料就可以看出話梅幾乎就是各種甜味劑的大集合!白砂糖自不必說。甜菊糖苷和甘草糖是天然植物中的甜味物質。
阿斯巴甜是來自氨基酸的高效甜味劑,而甜蜜素、糖精鈉和安賽蜜是貨真價實的合成甜味劑。它們都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其中甜菊糖苷和甘草是安全的物質,其它品種在正常使用量下是安全的。它們的甜度是蔗糖的幾十倍到幾百倍,只需加一點點就足夠地甜。同時,因為這些不是糖的甜味劑味道畢竟不那麼“自然”,新增一種的時候口味不正。混在一起,和白糖配合使用的時候,效果才是最好的。 這麼多的甜味物質,自然會令人發膩。於是需要新增檸檬酸和食鹽,用酸味和鹹味幫助味道變得生動。
香蘭素和乙基麥芽酚都是增香用的新增劑,它們能讓甜味變得香濃誘人。乙基麥芽酚本是麵包香氣中的成分,而香蘭素原是一種香草中的成分,有奶油糖的香甜氣息。這個產品之所以味道超群,奧祕之一正在於這兩種東西,而且只需要
加極少一丁點。
山梨酸鉀和苯甲酸鈉則是兩種最常見的防腐劑。通常水果類甜食的含糖量要達到65%以上才能在室溫下長期儲存。而這個產品加了那麼多的高效甜味劑,白糖濃度肯定不能達標。那麼,為了讓話梅肉不長黴變質,只好加入防腐劑啦!山梨酸鉀是人體內的正常代謝產物之一,通常人們認為它是安全的。苯甲酸鈉的毒性很低,按規定使用也沒有發現明顯危害。但過量使用可能帶來副作用。
最近英國的一項研究對苯甲酸鈉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但仍沒有證據證明食品中的規定用量會引起危險。好在話梅本來就不是大量吃的東西,所以無需過度憂慮防腐劑的安全性問題。
二、話梅的製作流程
現在市面上的話梅、話李和特級話梅等多種同類副食品,屬涼果話梅類。這些製品的工藝過程相同,風味不同,只是配方不同而已。這些食品原料來自半成品鹽胚,其加工工藝如下:
***1***果胚***即鹽胚***脫鹽: 把乾燥的梅胚或李胚按照三浸三換水的方法***第一次4小時換水一次,第二次6小時換水一次,第三次3小時換水一次***,使鹽胚脫鹽,殘留量在百分之一至二上下,果胚近核部略感鹹味為宜。瀝乾水分,用烘乾機或日晒乾燥到半乾狀態。用手指輕壓胚肉尚覺稍軟為度,不可烘或晒到乾硬狀態。
***2***料液製備: 每100公斤半乾果胚的浸液用量如下:甘草2.5-3公斤;精鹽3-5公斤;甜蜜素2-3公斤;檸檬酸1-2公斤;山梨酸鉀100克;肉桂、丁香、茴香粉等各50克。先把甘草洗淨後用30公斤水煮沸並濃縮到20公斤,過濾取甘草汁,然後加入鹽、檸檬酸、甜蜜素等各種配料製成甘草浸漬液。
***3***浸胚: 把甘草香料浸液加熱到80-90℃,趁熱加入半乾果胚,緩慢翻動,使之吸收 浸漬液。讓半乾果胚吸收均勻,不斷翻動到果胚吸完甘草料液為止。
***4***烘製: 把吸完甘草液的果胚移入烘盤攤開,以60-70℃溫度烘到含水量不超過百分之十八為止。
***5***成品包裝: 這一製品是乾性食品,具有適宜鹹度,甘、酸、甜、香四味適宜,有生津止渴功效。為符合衛生要求,應廢止傳統日晒成品的落後方法。為遵
守食品衛生法,應制止在成品中加入大量糖精。發現此製品合格率不高。
三、總結
話梅和蜜餞之類的果脯,其中糖分和甜味劑過多,對健康沒有什麼明顯好處。由於它們食用量不大,偶爾食用時,不用擔心食品新增劑的過量問題。但也應當注意,不應讓孩子過多食用這些食物。因為孩子解毒功能較弱,同時吃大量的零食,加上飲料和其它食品中的類似新增劑,難免新增劑的總量過高,可能帶來不良副作用。
以上的話梅舉例,我還是從正規的話梅生產企業出發的,而在那些無牌無照的小食品加工作坊,話梅的原料、配料和工藝流程都遠比我們想象中惡劣。一些不良商販在他們心中,利為大,是完全不顧食品的安全性。
大家喜歡吃話梅、蜜餞之類小食品,的確是因為話梅、蜜餞是好吃的東西,是否營養、是否健康安全大家就不大清楚了,因為這食品健康安全方面,大家的常識和意識都比較喜歡,在中國這方面的知識普及程度也並不廣泛。如果對飲食養生有關注的話,那麼,不妨多關注一些有關的食品安全的微博、微信等,在一些閒暇時間,就會慢慢豐富我們的食品健康的常識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