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家庭成員的賠償規定
如今,我們一直倡導和諧、民主的社會,可是,在我們身邊,時不時還是能夠聽到有關遺棄家庭成員的事情。那麼,在法律常識中,遺棄家庭成員要怎麼賠償呢?下面就是小編提供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國《婚姻法》關於“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的規定是保障婦女、兒童和老人合法權益的必要措施。
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殘家庭成員,使其在肉體上或精神上蒙受侵害。虐待可能表現為積極的、作為的形式,也可能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的形式;如打罵、恐嚇、限制人身自由、不給飯吃、不給衣穿、患病不給治療等。
遺棄,是指負有撫養、贍養、扶養義務的一方,對需要撫養、贍養、扶養的另一方拒不履行義務。遺棄是以不作為的形式出現的,應該履行義務而不履行,致使被遺棄人的權益受到侵害。
對虐待和遺棄家庭成員的人,應當予以嚴肅的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錯誤,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法律措施。例如,對拒付撫養費、贍養費等情況可到人民法院告訴,判決強制執行。
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構成犯罪的,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遺棄罪的判刑
遺棄罪***刑法第261條***,是指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遺棄罪與虐待罪的界限
1、客體要件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扶養的權利義務關係;而虐待罪侵犯的客體則是複雜客體,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權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體健康。
而虐待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經常或連續折磨、摧殘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的行為。
3、主體要件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律扶養義務而且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體,必須是在一個家庭內部共同生活的成員。
4、犯罪主觀方面不同。兩罪在主觀方面雖均是故意,但其故意的內容不同。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為人有意識地對被害人進行肉體摧殘和精神折磨。
5、犯罪侵犯的物件不同。遺棄罪的犯罪物件,只限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而故意傷害罪的犯罪物件可以是任何人。
- 遺棄家庭成員的賠償規定
- 畢業大學生創業優惠
- 唯美星空圖天秤座
- 帕金森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 租車時需要了解哪些租車保險
- 老年人脫肛怎麼治療
- 法律手抄報內容六年級圖片
- 保潔員服務工作職責
- 畢業大學生創業
- 處女座的男生愛一個人的表現有哪些
- 禮服唯美設計高清圖片大全
- 新手開車時要注意停車的車燈
- 哪些動作有助老人入眠
- 過期洗衣粉還是不是還能夠用
- 自動新增滾筒常見故障及檢修方法
- 避免糖尿病的家族遺傳的方法
-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是什麼
- 初中話題作文的素材
- 關於女生霸氣的個性簽名_女生高冷霸氣個性簽名
- 小孩子提高記憶力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