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的經絡名稱及位置

   後背是一個多穴位的經絡,所以保護好後背,在哪裡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曉。

  

  十二經脈對稱的分佈於人體的兩側,分別循行於上肢或下肢的內側或外側,每一經脈分別屬於一個髒或一個腑,因此,十二經脈中每一經脈的名稱,包括手或足、陰或陽、髒或腑三個部分。手經行於上肢,足經行於下肢;陰經行於四肢內側,屬髒,陽經行於四肢外側,屬腑。其中腰背部共2條經和5條脈,督脈位於後正中線,膀胱經第一側線旁開後正中線1.5寸,為全身背俞穴所在,膀胱經第二側線-旁開後正中線3寸,沿肩胛骨內側線下行。

  背部經絡疏通的好處

  背部經絡疏通是一種保健性的治療,主要適用於感染治療、背部疾病治療等,通過背部經絡疏通能治療很多疾病。使用此項治療好處也是很多的,患者做此治療多是拔罐治療,治療時通過背部的穴位刺激,使用背上的經絡全部開啟,就有疏通的功效。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脈的循行線,它總督一身之陽經,有統帥、調節、聯絡其它陽經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而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又貫通全身上下,五臟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臟腑機能發生的病理性變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應出來。

  如果經常在背部正中或兩側拔罐。這種特有的刺激,不僅有利於快速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而且能調節臟腑,促進血液迴圈,通過神經系統的傳導作用增強內分泌功能,啟用免疫細胞,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可見,背部拔罐好處多多,喜好拔罐的朋友,不妨在背部拔罐。拔罐背部經絡疏通的好處有哪些呢?可治療疾病也可預防疾病,拔罐是中醫裡很經典的治療方式,多數人都進行使用。

  中醫疏通背部經絡方法

  背部的經絡連線身體各個部位,經常背部按摩能打通全身氣血、促進血液、淋巴迴圈及組織間的代謝、可緩解全身疲憊和肌肉疼痛,去病強身、增加人的抵抗力等等。下面我們來看看背部按摩的方法。

  中醫認為人體的多個穴位繫於背部,適度捶打北部可振奮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執行等,達到消除疲勞、安神等作用,並可強化內分泌及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力。捶背簡單易行,不受時間約束,通常有拍法***虛掌拍打***和叩法***虛拳叩擊***,兩種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力求動作協調、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捶背時,雙手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捶擊力度以能使身體震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臥。一般捶背頻率以每分鐘60至100下為宜,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鐘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