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諺語

  冬季除了保持精神豁達樂觀、避免過度勞累、早睡晚起、適度運動、節慾保精外,飲食上不妨多吃堅果,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立冬補冬補嘴空

  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

  而飲食調養則是最主要的調養方式。生冷少食、燥熱不宜,滋陰潛陽的食物最為上等。然而好的吸收需要好的腸胃,進補必須先引補就是這個道理。百合南瓜盅這有著調養脾胃、補虛養身、清熱解毒的功效,去600克南瓜、100克百合,幹玉米50克作為主料,將南瓜洗淨,然後對半切開,挖出爪瓤後,將其中一半作為南瓜盅,上籠蒸5分鐘。然後將剩餘南切塊瓜百合洗淨,用適量椰汁、淡奶油,清湯將南瓜塊、百合、玉米粒煮開,並用鹽、味精調味並將他們盛入南瓜盅中,將南瓜盅放入鍋中蒸2分鐘即可。這道菜清單宜口,製作簡單,但不要和田螺、牡蠣同食,阻礙營養吸收。調好腸胃,佳餚美味就可以開吃了。冬季蔬菜較少,當滋補的同時也必須保持營養均衡,區別以往肉類進補,冰糖糯米藕也是不錯的選擇。

  將涼水浸泡約兩小時的糯米和白米摻在一起,將筷子把米裝入已切開備用蓮藕的孔中,再將剛剛切下的一頭合上,用牙籤插緊以固定。將固定好的蓮藕放入不粘鍋中,加水沒過蓮藕,再放入少量的冰糖。用大火煮至水燒開後,將火關小,煮約90分鐘,而後將其撈出。切片,擺盤中即可。這道菜溫潤爽口,甜而不膩,滋陰補陽,不失為一道冬日進補好菜。

  2:補冬知多少

  冬天的呼吸越來越重,家家戶戶為了抵禦嚴寒上演了冬季進補的“生死時速”。實際上,這就是漢族的民間習俗叫做“補冬”。所謂“補冬”,就是在立冬之夜想方設法大力進食營養滋補身體。今年立冬11月8日,也就是農曆的九月廿七。然而,根據中醫的理論,入冬即補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反倒是到了冬至再補,才能有最佳效果。中醫素有“冬至一陽生”之說,也就是說,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發揮其滋補功效。按我國農曆推算,自冬至起即進入三九寒天。此時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是一年中人體陰氣極盛而陽氣始生的轉折點,滋補自是事半功倍。

  人體內分泌系統受到冬天的寒冷氣候的影響,外寒入侵,內熱不敵。由於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使的增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加速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補冬”是漢族民俗,冬至當天是天地陰陽氣交於樞紐,也是人體陰陽氣交的關鍵時刻,所以冬令進補常選擇於冬至日開始。溫而不散、熱而不燥、溫熱養陽是“補冬”食譜的主要調性。調整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以抵禦寒冬是“補冬”的主要目的。同時,也以此犒勞家人一年的辛苦勞作,飽其口福。

  3:補冬需謹慎

  雖然說冬天是身體積蓄和保養的好時機,但適可而止、因人而異也很重要,切勿盲目進補、多多益善。過多的進補不僅給腸胃造成很大的負擔,損傷腸胃功能,還會適得其反,造成浪費。“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是藥三分毒”無論什麼補藥,長時間過多服用,必然會產生毒副作用。孕婦、兒童、高血壓病人等,是不宜進補的。孕婦濫用補品可殃及胎兒甚至導致流產、早產,兒童濫用某些補藥過多可造成性早熟。黃芪在高熱、大渴和便祕等實熱證時服用,無異於“火上澆油“。患有腎結石和高血壓等實證的老年人,服用人蔘可使病情加重甚至發生意外,過多服用人蔘可導致“人蔘綜合徵”,過量服用蔘茸類補藥,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進補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切勿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飲食。中國古人早就有“醫食同源、藥食同根”之說。許多食物同時又是有效的藥物,合理調節飲食,也能起到幫助治療作用。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壓,多吃南瓜可治糖尿病,多吃蘿蔔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等。

  “補冬”的最大誤區就是不分虛實、不分物件、人人都補。冬季嚴寒,老百姓總覺得家人都要補補,以使得身體健康,安全過冬。然而,實際上並非每個人都要冬令進補。體質強健的人就不需要進補,身體虛弱的人,才適宜進補。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起到補虛扶正,補益強身的作用。中醫強調進補的原則是“虛則補之“。非虛證患者是不需要進補的。而虛證又分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和氣血兩虛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不分虛實諸症,亂用補藥,只能越補越糟。因此,冬季進補要想辨別體質,明確是否需要進補。然後再根據自身體質特點,決定如何進補。“補冬”從實際出發,去什麼補什麼,切記盲目跟風,人家補什麼我就補什麼。比如體質偏熱的人吃狗肉就易流鼻血,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的病人和消化不良的人不宜吃高熱量和高脂肪的東西。冬天食補忌油膩、辛辣,以清淡為主,並且要多吃富有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除此之外,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