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麥作用與功效具體有什麼

  浮小麥是什麼呢?估計大家並不是特別的熟悉,其實它就是小麥乾癟輕浮的穎果。不過可不要小瞧了它的作用哦,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浮小麥作用與功效,希望能幫到你。

  浮小麥作用與功效

  1、浮小麥的作用

  ***1***自汗、盜汗 本品甘涼入心, 能益心氣、斂心液;輕浮走表,能實腠理、固皮毛、為養心斂液,固表止汗之佳品。凡自汗,盜汗者,均可應用。可單用炒焦研末,米湯調服。治氣虛自汗者,可與黃芪、煅牡蠣、麻黃根等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方》***;治陰虛盜汗者,可與五味子、麥冬、地骨皮等藥同用。

  ***2***骨蒸勞熱

  本品甘涼並濟,能益氣陰,除虛熱。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等證,常與玄蔘、麥冬、生地、地骨皮等藥同用。

  ***3***鑑別應用

  浮小麥與小麥,兩者均能益氣養心除熱,然前者走表,除浮熱止汗力強,故對骨蒸及其盜汗用之較多,後者益氣養心,除煩止渴裡勝,髒躁、心煩不安、消渴之證用之較多。

  浮小麥與麻黃根,兩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於盜汗、自汗證,浮小麥益氣除熱而止汗,具有扶正驅邪之功,並行收斂,麻黃根只具有收斂之性,無扶正之力。

  2、浮小麥藥用譜與功效

  獨聖散:浮小麥45克,將其炒焦,研為細末即可。每日不拘時用溫開水或米湯送服。此方能夠滋陰斂汗,主治盜汗及虛汗不止。

  浮麥止汗湯:浮小麥60克,紅棗30克,將兩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2—3次溫服。主治盜汗、虛汗、多汗。

  浮麥黑豆湯:浮小麥、黑豆各20克,水煎30分鐘,取汁。每日1劑,分2次溫服。此湯具有退虛熱、止盜汗之功效,主治小兒盜汗症。

  浮小麥粥:浮小麥20克,糯米3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浮小麥燉甲魚:浮小麥20克,人蔘10克,甲魚500克,食鹽、味精各2克,蔥、姜各5克,燉至甲魚爛熟即可。佐餐食用。

  浮小麥蒸烏雞:浮小麥、人蔘各20克,烏雞250克,食鹽、味精各2克,蔥段、薑片各5克,料酒6毫升,蒸制。佐餐食用。

  小麥紅棗茶:浮小麥、紅棗各10克,將兩味放入杯中,衝入適量沸水,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

  浮小麥怎麼吃有營養

  1、浮小麥麻黃根豬展湯

  材料:浮小麥***30克***,麻黃根***10克***,豬展***100克***。

  做法:

  豬展切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3次喝。

  2、象牙絲浮小麥豬骨湯

  材料:象牙絲***10克***,浮小麥***30克***,排骨頭***100克***。

  做法:

  ***1***排骨頭斬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3次喝。

  3、糯稻根浮小麥酸棗仁茯苓瘦肉湯

  材料:浮小麥30克,糯稻根15克,酸棗仁10克,茯苓10克,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切小塊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2***喝時以少許鹽調味,分2次喝,連續喝3日。

  浮小麥的選購與儲存

  1、浮小麥選購技巧

  浮小麥的選購主要看浮小麥的色澤、飽滿度、幹潮程度、大小均勻和淨度。優質小麥應該色澤鮮豔、籽粒飽滿、乾燥、大小基本一致,無雜質。按照這樣的標準來,相信您一定可以挑選到好的浮小麥。

  2、浮小麥的製作流程

  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實後,收集癟瘦而輕浮及未脫盡皮的麥粒,揀去雜質,篩淨灰屑,用水漂洗,晒乾即得。

  3、浮小麥的儲存祕訣

  浮小麥具有後熟作用。在後熟期內,浮小麥仍進行呼吸作用,生理代謝旺盛,易發熱黴變。因此,浮小麥在收穫後經過一定的後熟期品質會有所提高,並且在貯藏期內不易發熱黴變。多數小麥品種的後熟期為60天,少數品種的後熟期超過80天。小麥種皮薄,無外殼保護,組織鬆軟,吸水能力強,易滋生病蟲、發熱黴變或發芽。因此,在貯藏小麥種子的時候應採取以下的措施:趁熱裝包,高溫密閉。控制水分,維持低溫缺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