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治療措施

  根據統計,中國每年發生腦卒中病人高達200萬,存活的患者70%~80%可能存在不同程度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靜脈炎引起的組織缺血、缺氧而產生的疼痛是慢性的、長期的,因疼痛而使病人活動能力下降並影響睡眠,情緒也隨之變得易激動或抑制、沮喪、輕生等;病情惡化,出現長期不愈的潰瘍,組織壞疽需要截肢,多次住院以及日益增加的醫療費,單位家庭中的煩心事;或因淋巴水腫所致的畸形外觀等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打擊。因此,心理護理是治療靜脈炎整體護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緊身的衣物,盤腿或雙腿在膝部交叉坐位,胭窩下墊東西等,都能壓迫血管,影響動脈供血,在治療靜脈炎時,患者應儘量避免。

  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肢,可能受輕微刺激即能發生經久不愈的潰瘍,因此,應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已出現水泡、潰瘍或壞疽者,應保持區域性清潔,採用正確治療方法積極治療。嚴重供血不足的患肢避免用熱水洗浴,以免增加組織代謝,加重組織缺氧,使病情更快發展,靜脈炎症狀加重。

  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和直接接觸冷物品等均可引起動脈收縮或痙攣。靜脈炎患者應保持居室溫溼度適宜,避免直接接觸冷水。寒冷季節外出應注意保暖,保暖時間應提前正常人半個月或一個月。避免肢體露在外面,衣褲及鞋襪要寬鬆、柔軟。

  靜脈炎的治療及護理

  下肢血栓性靜脈炎形成之後患者不要著急和焦慮,既然疾病形成了。那麼這就需要保持健康的心態積極接受治療,下肢血栓性靜脈炎的患者也需要定期接受一定的檢查,觀察自己的疾病變化情況,臨床上做好治療和護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靜脈炎的預防措施

  1、合理選擇穿刺血管應選擇相對粗直,有彈性,血流豐富,無靜脈瓣,避開關節,易於固定的血管。一般選擇前臂掌側靜脈,儘量不選下肢靜脈,因下肢靜脈瓣多,血流緩慢,易發生靜脈炎。長期輸液患者有計劃的保護和合理使用靜脈,遵循從遠端到近端的原則,避開瘢痕、受傷、感染的靜脈。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首先操作者操作前認真洗淨雙手,檢查靜脈留置針及透明敷料貼,消毒液是否在有效期內,穿刺時消毒範圍在200px以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儘量一針見血,減少對血管的機械刺激和損害。穿刺成功後用無菌透明貼固定,每72小時更換1次,紗布輔料48小時更換1次,如遇敷貼不粘或被汙染應及時更換,防止細菌性靜脈壓炎的發生。外周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72-96小時。

  3、合理輸入液體和藥物根據所用溶液或藥物的型別、pH值、滲透壓、濃度、劑量、給藥速度,選擇適當的輸注途徑。首先應根據藥物的性質和液體量調節輸液速度。當輸入刺激性強的藥物或大量補液時應選擇粗大靜脈,速度不宜太快,如輸入脂肪乳、甘露醇時可在穿刺時先將輸液器與氯化鈉溶液相連,待穿刺成功後再接高濃度或刺激性較強的藥物,這樣可以防止液體外漏對血管壁造成傷害從而有效預防靜脈炎的發生。文獻報道:滴注甘露醇時應加熱至35℃,使用套管針靜脈滴注,可減輕對血管壁的損害。在輸液順序上應先輸高滲液或刺激性較強的液體後輸等滲液或刺激性較小的液體,輸入血製品前後應用氯化鈉溶液衝管,以減少有效成分得附著,避免損害***物殘留血管內造成損害,減少靜脈炎的發生。

  4、掌握正確的封管技術,合理使用封管液抽吸5ml至10ml的肝素鹽水或生理鹽水採取邊退針邊推注的正壓封管方法***參考書: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訓練考試指導用書《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60***。

  5、做好健康宣教在使用靜脈留置針前一定要與患者溝通,將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取得患者配合。在輸液過程中護士要及時巡視病房,指導患者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不輸液時儘量避免肢體下垂,以避免由於重力作用造成回血阻塞導管,睡眠時不要壓穿刺血管,如有滲漏立即拔管,更換穿刺部位。對於使用可能造成靜脈炎的藥物應對患者採取預見性護理,及早進行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