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鼻炎怎麼辦才好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由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的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大家閱讀,謝謝!
:鼻炎有哪些常見症狀
間歇或交替性單側或雙側鼻塞,在白天、天熱、勞動或運動時減輕,夜間、靜坐或寒冷時則加重;
鼻癢,或伴有眼癢、耳癢、咽癢、面癢、頭皮癢,甚至全身面板癢;
噴嚏,遇風加重,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觸過敏原後發作;
鼻涕較多,一般為清水樣鼻涕,如有繼發感染,則呈黏膿樣,若鼻涕倒流入咽腔,則出現咳嗽、多痰;
此外,還常伴有嗅覺下降、頭痛、頭昏、食慾不振、易疲倦、記憶力減退或失眠等不適症狀。
:中醫怎麼看鼻炎
鼻炎是小兒常見疾病之一,診斷不難,但纏綿難愈,現代醫學對該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治療該病,則療效較佳。
中醫古籍鼻炎稱之為“鼻鼽”、“鼽嚏”、“鼽水”等。
如《素問•脈解篇》:“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
後世醫家對本病的論述也較多,如金代《劉河間醫學六書》中說:“鼽者,鼻出清涕也。”又如,明代《證治要訣》說:“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
大體上,中醫認為,鼻炎是由於身體較虛,外感風、寒、暑、溼、燥、火六淫之邪,使肺氣不宣、肺竅閉塞所致。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可見,感受外邪的內因責之於體內氣血不足,或者氣血不調,衛外功能減弱,從而導致在外的六淫之邪乘虛而入,發為鼻炎。
事實上,鼻炎並不一定都是鼻子的問題──“有諸內,方形諸外”,它反映的是人體內在的臟腑功能出現了問題。
如《靈樞•本神》:“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素問•五臟別論》:“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難經•十四難》:“心主嗅,故令鼻知香臭。”
同時,鼻炎還常常與季節有關:
春天的鼻炎,多以感受風邪為主,形成風寒或風熱證型;
夏天的鼻炎,多和暑溼有關,形成暑溼、風溼寒或風溼熱證型;
秋冬季節的鼻炎,則容易形成風寒、或外寒裡熱證型;
凡此種種,皆須察色按脈,辨證施治。
在講中醫辨證治療小兒鼻炎的具體內容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小兒鼻炎的中醫外治法”。
:鼻炎中醫外治法
針刺療法
1.點刺放血:少商、商陽、關衝、中衝、少澤、少衝等井穴點刺放血。
2.取穴:上星、迎香、口禾髎、齦交、風府、啞門、風池、百會,雙側取穴。所有針刺穴位留針30分鐘,不行鍼;百會穴艾炷迴旋灸10分鐘;每日1次,2次1個療程。用於治療慢性鼻炎、鼻息肉等,7天1個療程。
來源:《經穴探源》。
中醫薰鼻法
蒼耳子20g、薄荷20g、辛夷20g,煎水趁熱薰鼻,蒸10~15分鐘。
來源:《中國民間外治獨特療法》。
耳穴壓豆法
1.耳穴:過敏點、肺、內鼻、外鼻。
2.配穴:腎、脾、腎上腺、皮質下。將王不留行籽貼於耳穴上,以有痛感為度。每日壓3~5次,每次壓約5分鐘,以壓完耳朵發熱,外表發紅為度,隔日換對側耳朵,同時去掉舊的。4周為一療程。
來源:《中西醫結合雜誌》。
鼻竅塞藥法
蒼耳子、辛夷各30g,白芷20g,薄荷6g,細辛10g,冰片2g。前5味藥研成細末,復加冰片拌勻研細,裝瓶備用。用時取藥粉約0.5g,用棉花包好塞入患側鼻孔中,每日1~2次,10日為一個療程,停3~5日後可以再用。
外用塗藥法
山奈30g、白芷30g、細辛10g、薄荷冰2g、鵝不食草30g。上藥共研細面,貯瓶密閉備用。每次用少許塗鼻粘膜肥厚出,每天用3~4次。此方加入硇砂3g、枯礬10g,還可治療鼻息肉,效果亦佳。
來源:河南中醫學院呂承全教授自擬驗方。
防治小方法
1.熱敷法:將2~3塊毛巾用水浸溼,放在微波爐加熱。待溫度合適後將毛巾放在前額、鼻部及頭部兩側,待溫度下降變涼後,更換熱毛巾外敷,連續30分鐘。
2.熱水泡腳法:臨睡前用熱水泡腳,讓身體微微發熱。
3.搓鼻翼法:用兩手食指或中指,搓鼻翼到微微發熱,每天10~30分鐘,每天2~4次。
4.艾葉水泡澡:3歲以內用艾葉50g,3歲以上用100g,先將洗澡水燒開,加入艾葉後煮沸2~3分鐘,將鍋離火,燜出藥味兒,待藥湯溫度適宜時倒入盆中,泡澡並溫洗孩子全身,洗後及時穿衣,令出微汗。避免著涼,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