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5號延遲發射時間原因
長征五號從原定的發射時間2016年11月3日18時延遲到20時40分,那麼,長征五號為什麼推遲發射時間呢?現在,小編來告訴你。
長征五號為什麼推遲發射
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當日發射時間幾經推遲,從原定的發射時間18時延遲到20時40分,航天專家隨後解釋原因。
“發射前發現一級助推器排氣管道出現問題,經過判斷,不影響發射。”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在受訪時說,第二個問題是芯一級的氫氧發動機在預冷過程中出現意外,“溫度降不下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婁路亮補充說,發現火箭助推器產品出現問題,專家討論認為不影響發射,“檢查和討論過程花了一點時間”。
婁路亮說,液氫加註過程後首先要保證發動機的部分部件能夠冷卻到一定的溫度,確保啟動過程中保持平穩。但在啟動過程中,研製人員發現一些引數未按照設想工作。
婁路亮說,現場組織技術人員討論,隨機按照預案進行各種排查,最終在視窗期的最後時刻圓滿解決問題,把中國首枚大型火箭送上太空。
“科技人員非常鎮定,採取了各種措施,最終解決問題,後延發射成功。”趙堅說。
航天專家在發射後第一時間公佈推遲原因的舉措備受好評,有評論稱:“中國航天需要更多這樣的自信表達”。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的意義
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出重要一步。
跨越1.65米,成年人只需一兩步就能走完。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將芯級直徑從3.35米變為5米,卻用了整整10年。無論是1970年的“東方紅”一號、2003年的神舟五號,還是2007年的嫦娥一號,都由火箭送入太空。這也就是說,火箭有多大推力,就能把多重多大的物件從地面送上太空軌道。
而昨晚成功發射的“長征五號”,也被航天人們稱為“胖五”,一舉將我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由8噸級提升至25噸級。
昨天晚上8點34分,文昌航天發射場指控大廳裡,燈火通明,警戒線內,專家們很多都不在貼有自己名籤的座位上,而是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指著有各種密密麻麻資料的LED大顯示屏低聲交談,所有的目光都齊刷刷的盯著前方。
長征五號首飛成功,中國進入大運載時代
“5、4、3、2、1,點火!”隨著一聲巨響,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邁上新的高度,更為我國未來載人登月用的重型火箭研製奠定良好的基礎。話不多說,火速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高冷範兒”十足的亞洲第一重型火箭吧!
沒錯!雖然出生晚,但在長征火箭家族中,“胖五”是目前個頭最大、重量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成員。它箭身長56.97m,立起來足足有20層樓那麼高,它的起飛重量為869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
衡量載人火箭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運載能力了,也就是說,它能把多重的東西帶上太空。要帶更多東西飛天,大體格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前,我國火箭芯級直徑都是3.35米,助推器直徑為2.25米,而長征五號的芯級直徑達5米,並捆綁有4個直徑為3.35米的助推器,這麼胖,難怪大家叫它“胖五”。
體格大,空間就大,這不僅使長征五號能容納更多的推進劑,產生更大的推力,還可以減少火箭的分離次數,大大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控制能力。據說,長征五號低軌道運載能力可以達到25噸級,高軌道運載能力能夠達到14噸級,比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是個當之無愧的大力士!
長征五號的“高”可不僅僅體現在個頭高、塊頭大上,更體現在它的高精度上。
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百丈廣室星火可滅。對於航天產品來說,任何細小的紕漏都有可能導致任務的失敗。對於塊頭更大,重量更大的“胖五”來說,對精度的把握和要求更加嚴格,很多部位的檢測精度達到百萬分之一米,比一根頭髮的直徑還要小。
給這麼一個大傢伙做如此精細的檢測,難度可想而知。由於“胖五”的部分工裝體積大且複雜,傳統的檢測手段難以滿足測量要求。科研人員經多次調研,將鐳射跟蹤儀應用於型架的安裝和測量上,逐步形成了大型零部元件的幾何尺寸檢測和非接觸測量能力,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更減少了檢測帶來的累積誤差,大大提高了型架的安裝精度。
火箭箱體直徑由3.35米加粗到5 米,工藝技術也發生相應的變化。長征五號採用了固相焊接的攪拌摩擦焊這一新工藝,新工藝具有組織細化、焊接缺陷少,接頭強度係數高、焊件變形小等優點,但也帶來新的問題:焊接工藝存在根部弱連線的缺陷。為了適應長征五號火箭的檢測需求,檢測人員查閱了大量的國外文獻,引進了超聲相控陣檢測系統,檢測到的最小缺陷為 0.016毫米孔洞缺陷。
高精度體現在長征五號研製、設計、製造、轉運各個環節,為它的完美升空,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