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保留食物營養的方法與技巧

  為吃得更健康 ,很多家庭在烹調時已經開始控油、控鹽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做飯時控制溫度和時間,同樣具有積極意義。那麼你知道該怎麼鎖著食物中的營養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炒菜保留食物營養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炒菜保留食物營養的方法

  旺火快炒

  很多營養素容易在70℃~85℃的溫度區間流失,旺火快炒能迅速提高鍋內溫度,並能加快烹飪速度,減少食物處於高溫的時間,從而減少營養流失。旺火快炒的菜色美味香,維生素C損失可不到20%,如果過程中再加點醋,更利於維生素C、 B1、B2等喜酸怕鹼營養素的儲存。需要注意的是,鍋底不要放太多油,以免溫度過高,反而加快營養流失。

  隔水蒸

  相對於油炸、快炒來說,蒸、煮、煲、焯的方式鍋內溫度相對較低,一般為100攝氏度,有助於營養的保留。但這幾種方法也有缺陷,煮、煲的過程中,大量營養會溶在水中,如果不連湯喝掉,營養損失較大。焯燙時入鍋溫度較高,加熱時間較短,比冷水下鍋的煮和煲營養損失小些,但要注意保持鍋內沸騰,放蔬菜應當少量多次,避免鍋內溫度驟降、焯燙時間延長造成的營養流失。相比之下,水開後,上屜隔水蒸的方式最好,水蒸氣溫度高於100℃,能縮短加熱時間,讓食材中絕大部分營養得以保留,且水蒸氣帶有水分,易於保持食物口感。

  蓋上鍋蓋

  菜花、土豆、茄子、豆角、胡蘿蔔等質地比較堅實的蔬菜,往往不太容易熟,最好蓋上鍋蓋,用燜的方式,提高鍋內溫度,縮短炒菜用時。實驗表明,不蓋鍋蓋比蓋上鍋蓋燒菜,多損失2~3倍的維生素B2及大量維生素C。

  炒菜致癌的注意事項

  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

  很多人為了省事或看鍋比較乾淨,往往第一道菜炒完後直接就炒下一道。其實,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很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所以,我們每炒完一道菜都要將鍋認真清洗乾淨後再炒下一道,這樣不僅減少了有害物質的產生,還能防止上一道炒菜的調味料和殘渣影響下一道菜的口感和色相。

  油冒煙時菜才下鍋

  等到油鍋冒煙,這時的油溫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才把菜下鍋,其產生的致癌物會增加癌症風險,還會破壞蔬菜中的很多營養素。油在這種溫度下,不僅脂溶性維生素會受到破壞,人體中必需的脂肪酸也會受到氧化破壞,降低了油的營養價值。烹調時,應控制油溫在150℃~180℃左右。最簡單的方法是,把竹筷子插入油中,當其四周冒出許多小氣泡時,就表示溫度夠熱,菜可以下鍋了。

  剩下油炸的油仍用來炒菜

  很多人不捨得扔掉油炸過的油,還會繼續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油經過高溫加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產物,當繼續使用這種油高溫烹調時,致癌物產量會急劇增加。這類油應該避免高溫加熱,可用來做燉菜或者花捲等麵點。

  炒完菜馬上就關吸油煙機

  炒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而吸油煙機在排除廢氣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的人喜歡炒菜結束後,馬上就關掉吸油煙機。事實上,吸油煙機排除廢氣也是需要時間的,炒菜結束後仍會有未排乾淨的廢氣殘留在廚房。炒完菜後,不妨讓吸油煙機繼續運轉3~5分鐘,確保有害氣體完全排出。還需要注意的是,炒菜時儘量關上廚房門,將窗戶開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有害物質在廚房內的殘留。

  炒菜的技巧

  1.炒菜時,如果要加水請加溫水,這樣子炒出來的菜又嫩又脆。

  2.想要將炒蛋做好很簡單,祕訣就是1個蛋+1湯勺溫水,這樣子炒出的蛋量多且嫩滑、鬆軟。

  3.豆腐的處理應在下鍋前做好,先在開水中浸泡約15min,以除去泔水味。

  4.做蒸菜時,無論是蒸肉還是蒸魚,請記得待水沸後再上屜,這樣子肉質非常鮮美。

  5.煎荷包蛋的要訣是,在蛋黃快要凝固時加1湯勺冷開水,這樣子雞蛋熟了以後很嫩,且有光澤。

  6.自己熬豬油也可以很美味,注意先在鍋裡少加一點水,再加切好豬油倒入,這樣子熬出來的色味俱佳,顏色十分透亮且無雜質。

  7.炒藕絲時,要邊炒邊加一點水,可以避免其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