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管理心得

  精細化管理是科學、系統的管理模式,具有全員性、全面性和全過程性。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精細管理學習心得感悟吧。

  精細管理學習心得感悟篇1

  班組長在各個車間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要麼管理著一個小組,要麼帶領著一個工班,是兵頭,又是將尾,是指揮者也是監視者,起著生產一線的指揮工作,確保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班組長要施展主動性,充分調動全班的積極性,保證安全,這是一名班組長最最少應該做到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班組長還應該進步自己的能力,留意自我反思,要輔助上級,完成生產管理職責。

  第一、嚴以律己。

  當好班長首先要明確自己所負的責任,不但要對工作盡心盡責,還要不斷學習晉升工作能力。當組長以來,我深感自身素養和技能水平的欠缺,一直不中斷的通過對電工之友、人民日報等專業書籍雜誌的學習,以進步自己的綜合素質。堅持班前會軌制,保證上級精神得到傳達落實,交待清晰當天的工作任務、詳細內容和進度要求;現場前提和功課環境;使用的機械裝置、工用具的機能和操縱要求等,當真做好工作記實,在鋪排生產任務的同時落實員工安全防範措施。作為班組長,就應該比別人多想、多做一點,多走一步,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第二,嚴格落實尺度化班組,強化組員技能水平和政治素養。

  班組員工在重點學習崗位技能知識的基礎上,全面學習市場經濟、現代科技、法律法規和人文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從而使學習知識、追求發展、自我完善成為員工的自覺要求,形成"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理念,使班組凝結力不斷增強,員工技能水平和政治素養全面進步。

  第三,嚴抓班組安全工作。

  我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思惟,從查漏做起、從記實做起、從點滴做起,把預防、措施、整改落實到實處,落實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使員工明確崗位安全責任,自覺遵守安全規章軌制,開展安全隱患綜合管理等流動,構建班組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每年我都領導組員當真制定該年的安全工作目標。今年的班組安全工作目標是:各項安全規章軌制執行落實,紮實有效地抓好班組勞動保護監視檢查及安全隱患整改;重點抓好班組每週變電站和南船臺區域的安全檢查、安全流動和現場安全監視;實現班組安全零違章、零事故,建設安全信得過班組。在我看來,這是對我推行尺度化班組建設,嚴抓安全工作的一種肯定和支援。

  第四,配合車間,做好維穩工作。

  我十分正視這項工作,並積極配合車間,施展橋樑紐帶作用,使員工能感慨感染到組織的關心,集體的暖和。有效地保持了班組工作的正常執行,促進了班組的和-諧不亂。從最初的粗放管理,到現在倡導的"人道化"管理所走過的歷程。也深刻體會到了班組管理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今後我將不斷完善班組建設,從基礎工作入手,找薄弱環節,有計劃的開展經驗交流會,逐步提升水平,為完成各項生產任務提供保障,做出更大的努力與貢獻。

  精細管理學習心得感悟篇2

  精益化是燃氣企業必須邁過的一道坎,也是持續改進燃氣企業班組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精者,去粗也,不斷提煉,精心篩選,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細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細,從而找到事物內在的聯絡和規律性。“益”是精益化的必然途徑,“精”是精益化的自然結果。單純看管理“精益”似乎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怎麼提升管理精益化,如何提升,提升什麼,沒有具體、明確的內容,但要是把它放到具體的業務管理中,就涉及到工作中的諸多方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問題,單一地去思維。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而班組管理是企業的靈魂。做好班組管理,在管理中不斷提高,是應該思考的問題。班組如何實施精益化管理,提升生產班組管理水平;如何發揮班組員工的聰明才智,積極開展好班組建設;如何廣開言路,開展好合理化建議活動,發揮小改、小革的效能作用,把班組各項工作做細做實,這才是關鍵。班組能否認識精益化,關注重點和細微並在具體工作中應用精益化,提高工作質量並形成員工自覺的行為和氛圍,這是目的。

  一、認識精益化, 關注重點和細微。對“精益化管理”要從思想上重視它,積極接受它。對自身來說,精益能體驗個人的精明、細心的工作作風,能培養個人嚴謹紮實的工作風格,對待工作高標準、嚴要求,努力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精益不是小氣,是一種深度、一種拓展。它能培養人的一種深層次的文化,延伸成為個人的內在氣質、工作習慣和素養,為以後工作、生活鋪就平坦的路。對於企業精益化管理來說,是企業為適應集約化和規模化生產方式,建立目標細分、標準細分、任務細分、流程細分,實施精確計劃、精確決策、精確控制、精確考核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在管理上“精雕細琢”,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把技術管理、裝置管理、安全管理等抓細抓實,做到“益”。對工作過程,做到嚴謹、周密和細微,如工作的規範流程、計劃方案、技術標準等;對工作結果的完美、有效和最佳,如規範流程的高效性、技術指標的準確性等都做到“精”。

  二、有序管理, 健全制度, 逐步推行班組精益化。有序管理的重點是先“理”後“管”。管理工作先淡化“管”的意識,包括權利和約束,通過梳理自己負責的工作內容,明確職責,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建立規範的工作流程,尋找工作和服務上的差距,並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做細、求精。用精益化管理審視低效率、低效益的日常工作,並根據重要性和影響面確定改善的內容和目標,尋求突破點。因為,任何一項新工作、新任務、新專案都應當全新地將精益化管理灌入其中,確立新方法,建立新標準。方法和標準,就要依靠健全的制度,規範的標準制度,這不僅是指導,更重要的是約束和規範人的行為,並提升成為精益化管理工作的基礎保障。從健全制度、夯實基礎管理、統一標準著手,不斷提高管理者的預測和控制能力,不斷向精確的目標靠近。

  三、班組“精益化管理”要有長久性。長久而堅定地實施精益化管理,應當有嚴格、可操作、有效的監督手段,否則會影響執行效果的評判。在“精益化管理”整個系統過程中,我們還應當及時地挖掘和發現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好的解決方法,科學持久地改進,將決定的事做正確。推進精益化管理,既是對傳統粗放管理工作的警示,也是對發展新階段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標準,搞精益化不是形式,而應當付諸於行動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使精益化管理成為我們共同的自覺思維和行為,並不斷完善和發展精益化管理的內涵,使之持久化,真正改善管理工作、改善工作方法,適應競爭和發展環境的變化。

  四、精益化管理需要我們不斷完善流程、改進工作。只有在“精益化管理工程”的核心精髓被全員接受和認同的情況下,全體員工建設精益管理工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當基層每個員工體現精益化時,班組工作才能得到保證,企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

  精細管理學習心得感悟篇3

  自從公司開展“精細化管理”活動以來,對我個人的啟發頗多。“精細化管理”促崗位職業化提升活動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延伸和深入。為了更好地使該項活動化“虛”為實,按照公司安排,公司各部門、各單位、各班組都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制定了各自學習內容及要求,通過學習提高了公司員工的自身素質,同時大家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精細化管理有了全新的認識。

  開展精細化管理,貴在“精、細”二字。“細”是“精”的前提,“精”是“細”的目的,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細”是強調的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精”則側重於每一個環節上的工作質量,二者共同構成精細化管理的主體內容。企業推行精細化管理要從細上著眼、從精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把工作做細,細節決定成敗;另一方面還要把工作做精,精益求精才能實現一流目標。

  全員性要求每一名員工的工作都要精細化,並精益求精;全面性說明它涉及到公司整個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和領域;全過程性則要求精細化管理必須貫穿於每一項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為此,實施精細化管理必須多管齊下、共同發力,而且要有步驟、分階段、穩步向前推進。

  一、努力營造員工對精細化管理的認同氛圍,是推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

  員工的認同是企業執行力的源泉,沒有認同的決策和指令只能是一個口號、一句空話。因此,推行精細化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提前引入這一理念,並使其儘快被廣大員工理解和認同。要讓員工充分認識到精細化管理決不是將簡單的工作複雜化、無謂地增加工作量,而是要通過落實責任、量化細節、加強監督等措施,使各項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以有效地降低重複勞動所帶來的額外工作量,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同時,就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二、全面落實“四個凡事”的要求,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內容。

  精細化管理要在做好細節的劃分和量化的同時,重點強調“凡事”兩個字,即必須要落實“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的要求。

  凡事有人負責。即要求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有人負責,這是落實責任制的基本內容,也是精細化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精細化管理中“凡事有人負責”的責任制落實至關重要。所以,確保“凡事有人負責”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第一要務。

  凡事有章可循。即要求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有制度可循、有標準可查,這是“細”的主要內容、“精”的本質要求。當責任得到落實、細節得以量化後,工作人員必將面臨細節量化後,操作所需要的規範流程和執行標準問題。 “凡事有章可循”是實現“以過程控制確保整體質量”的基本要求。

  凡事有人監督。即要求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有人檢查、有人監督,這是監督主體對責任主體的必要補充和促進。“凡事有人監督”是精細化目標得以實現的必要保證。

  凡事有據可查。即要求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個細節都必須有必要的過程記錄和資料留存,這是“事故後”進行問題反查和閉環管理、持續改進的基本要求。如果達不到凡事有據可查,一旦出現工作質量問題,將無法進行原因分析和問題整改;同時,必要的過程記錄和資料留存也是總結經驗、持續改進的基礎。因此,精細化管理還必須做到“凡事有據可查”。

  三、妥善處理好“兩個關係”,是精細化管理因地制宜、有效實施的重點內容。

  一是要妥善處理好細節與整體的關係,實施精細化管理必須要細節和整體“兩手抓”,而且必須“兩手都要硬”。只有妥善處理好兩者間的協調關係,才能保證精細化管理為企業發展發揮出正向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是要妥善處理好精細程度與企業實際和員工技術業務水平的關係。精細化管理“精”到什麼標準、“細”到什麼程度,必須要根據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員工的技術業務水平來確定。同時,“精、細”的程度與企業實際和員工技術業務水平的這種內在關係,還決定了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持續改進過程,而這一過程必須要建立在企業不斷髮展、員工技術業務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

  對於建設精細化管理的企業文化,必須要強化“認真做事、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提倡“在認真的態度下將工作做細,在做細的基礎上將工作做精”的精品理念,使“認真”成為員工對待工作的第一態度和推動精細化管理走向更高層次的原動力。因此,對於精細化管理而言,培養員工的“認真”態度、強化員工的“精品意識”、營造精細管理的企業文化氛圍,是關乎精細化管理成敗得失的一個關鍵因素。

  精細化管理是企業適應激烈競爭環境的內在需求,是企業超越自我、超越競爭者、謀求基業常青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企業進一步創新管理、增強核心競爭力所必須跨越的一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