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心得體會_黨員心得體會

  榮辱觀是道德觀和人生觀的重要內容,它集中體現一個社會對特定思想行為的價值取向。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心得體會吧。

  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心得體會篇1

  榮與辱是一種特殊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評價手段。何為榮,何為辱,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乃至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以及對傳統榮辱觀揚棄的基礎上形成的。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幫助人們牢固樹立社會

  主義榮辱觀,是當前道德建設以及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如果一個社會流行錯誤的榮辱觀念,就不可能擁有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和諧的社會秩序。所以,我們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就是通過社會輿論和每個人的道德實踐,用社會主義光榮感和恥辱感去評價人們的行為,引導人們履行義務,從而形成新的道德自覺。我們要通過“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使社會成員尤其是青少年能進一步明確以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為最高榮譽。  第一,要做到利國利民。一般來說,對榮與辱的評判是以社會道德為標準的,凡是受到肯定讚美的道德行為就是榮,凡是受到否定、譴責的道德行為就是恥。社會主義社會中,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是最高利益,符合這一根本利益、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有利的行為,就是道德行為。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最高的榮譽。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要堅持利國利民,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者,必定會得到人民的褒獎和尊重、肯定和讚美。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堅持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相統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生的社會價值是自我價值的基礎,自我價值是社會價值的表現。一個人如果離開了社會價值,離開人生對社會的貢獻、責任,就談不上人生自我價值。只有把個人的全部聰明才智運用到社會奮鬥之中,造福於人類,創造人類的社會價值,才能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第二,要做到知榮知恥。現實生活中,榮恥共存,有榮必有恥,有恥必有榮。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就要讓人們明確地認識到什麼是榮、什麼是恥。人們總是喜歡榮譽、追求榮譽,而美好的東西總是與醜陋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的,榮譽也總是與恥辱相聯絡而產生的。知道何為榮固然重要,知道何為恥更是難得。孔子早就提出“行己有恥”的思想,認為人不可無恥。知恥者,就能認識到道德行為的過失,避免再步後塵,從而走出恥辱的陰影;知恥者,就能激發起進取心,爭取榮譽。所以說,知恥者近乎勇,有了恥辱心,就能更好地規範自己的社會行為,保持人格尊嚴,就能產生自制力,知道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

  第三,要做到明理明法。剝削階級的榮辱觀以個人利益至上,以個人得失為準繩,以個人主義為基礎,他們把個人功名利祿作為最高榮譽,一切為了個人的目的,甚至不惜違法。社會主義榮辱觀與此相反,認為榮辱與社會利益相一致,個人的所作所為都必須合理又合法,不能與社會的公眾利益相悖。因此,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實質上就是要求社會成員明理明法。只有明法、知法、守法,才能在社會中嚴格自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創造性地繼承傳統榮辱觀教育的精髓,構建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體系,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對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要建立社會輿論平臺。一般來說,社會輿論以什麼樣的標準來評判榮辱,社會大眾就會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榮辱觀。社會主義堅持什麼,反對什麼,是旗幟鮮明的。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必須大力宣揚社會主義的價值標準,抵制不良思潮的影響,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價值判斷教育人和影響人。榮辱的核心是道德問題,要大力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教育,不斷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素質,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建立道德實踐平臺。道德的實踐是人類精神和行為的自律。人的道德發展的基本規律是從他律向自律發展。社會公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是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內在要求。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把社會主義關於榮辱的價值判斷,滲透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滲透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社會公民具體的道德實踐,深化對道德品質、價值判斷標準的內省式認識和全面理解,使其道德品質在不斷自我體悟中發展,確立道德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從而養成符合社會主義價值標準的榮辱意識。

  第三,建立學校教育平臺。接受學校教育是社會公民成長的重要階段,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社會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必須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判斷滲透到學校教育當中,滲透到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當中。要發揮每一門課程的育人功能,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價值觀念滲透到課程的學習中,讓青少年在知識的海洋中攝取營養,樹立崇尚科學的精神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從而形成正確的榮辱觀念。

  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心得體會篇2

  提及道德,還需追根溯源,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在千年文明史中積澱了高尚的傳統美德和優秀的民族精神。其中,儒家文化為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處處閃耀著德治思想的光芒。儒家文化奠基之作《論語》中開篇第二即是《為政篇》,且該篇首句即為“為政以德,譬如**,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就是說,只要統治者“以德治國”,他就會像北極星那樣,泰然處在自己的位子上,而老百姓卻像眾星捧月般環繞著他。道德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統治者對“道德”必須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廣大的百姓,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同時,儒家文化相信“人皆可為聖人”,相信人民群眾與社會的統治者一樣具有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修正、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能力,相信人類可以憑藉普遍的道德覺悟,建立一個符合正義的政治秩序,也就有了後來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德治思想影響了華夏文明幾千年。所以道德,一直都是維繫我們民族榮辱與共,不斷進取的精神力量,並且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現代化建設中仍是支援我們民族和國家前進的動力,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說起道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想起上小學的時候,那時正是大力倡導“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年代,“五講四美三熱愛”是道德規範,是衡量行為準則的標尺,更是當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時間,道德儼然成了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言必及道德,行必踐道德,一股新興之風吹遍神州大地。

  哲人孟德斯鳩說過:“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的確,在良好社會風尚的推動下,社會在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正以日新月異的姿態邁向現代化,經濟的飛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國與國間的交流使我們的民族更具世界性,我們在發展的快車道上感到目眩,應不暇接。於是,經濟的發展,文化的衝擊,也讓我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關乎道德的挑戰,有一種東西正背離了我們所熟悉的正確的方向,漸行漸遠。社會中開始瀰漫著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的風氣,被所謂“現代人的生活理念”影響的很多人,思想混亂,道德缺失,是非、善惡、美醜混淆,開始為了物質享受而向自己的道德挑戰,向國家的法律挑戰。傳統的道德被顛覆,我們處於一個道德失語、斷層的年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胡錦濤***站在前瞻歷史、展望未來的高度上,提出了“八榮八恥”這一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八榮八恥”概括精闢,內涵深邃,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八榮八恥”的提出有如當頭棒喝,令人警醒,彷彿回到了孩童時代,咿呀學語時天天吟誦的就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心立刻澄明如水,社會的喧囂、紛雜不能動搖它半分。人們重新拾回了道德的標尺,認真學習“八榮八恥”這一發展著的道德觀併發掘其深刻內涵,道德歸來。但是細心的人發現,舉國上下大家都在學“八榮八恥”,可如果你問周遭的人“八榮八恥”的具體內容是哪些,估計能一字不拉地說出來的並不多,也就是說有一部分人的學習不紮實、流於形式。有人要問,有什麼方法讓大家深入學習,不流於表面呢。學習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都離不開內動力和外動力。所謂內動力即內在的需求,外動力即來自本身之外的壓力,包括社會的、家庭的等,事實證明,內動力作用的效果更明顯。實際上,我們學習“八榮八恥”毋寧說是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不如說是為了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及人格的自我完善,這是一個道德內省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掀起學習“八榮八恥”的高潮。只有將“八榮八恥”作為道德的根本,使之成為我們的內需,才能在學習、工作中不遺餘力地去實踐,並將之延伸至生活的各個層面,把握其深刻內涵,才會有更廣闊的外延。

  真正做到了以“八榮八恥”為自我完善的內動力,就會發現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實在是以有限的文字表述了無限的可能性,“八榮八恥”衍生為“數榮數恥”,正確的榮辱觀始終指引我們朝著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的方向前行。

  這是一個道德迴歸的年代,歸於內心,歸於內省,所謂內聖者可以外王,我們的民族將會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