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心得6篇_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核心價值觀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外傳播,是塑造中國國際形象。小編整理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

  黨的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廣大青年應該如何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面談談個人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個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心得,共3篇,歡迎大家閱讀。

  個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心得一

  已經深入學習對於廣大青年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面談談個人心得體會: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樹立

  我們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從一開始就有這個提法,最先提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後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核心價值觀的提出

  我們先來看一下核心價值體系是怎麼提出來的。2006年10月召開了十六屆六中全會,出臺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但是沒有明確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哪些內容。到了2007年胡錦濤同志在“6.25講話”中強調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也是提出了這個命題,但是也沒有具體說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哪些內容。直到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這個問題,明確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方面的內容:第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第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第四,社會主義榮辱觀。在這裡面,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既包括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又包括後來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也就是列寧主義,還包括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及最新提出的中國夢等理論,都屬於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個比較清楚,不用解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們的民族精神有很多、博大精深,在這些民族精神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愛國主義,時代精神也有很多,我們給它的概括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最後一個是榮辱觀,就是我們以前經常講的八榮八恥。八榮八恥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們再重溫一下。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紀亂法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大家注意,我們一方面這叫榮辱觀,但是下面說的是榮跟恥,這兩個基本上是一致的,抽象的稱呼叫榮辱觀,但是具體說的時候不說以什麼為辱,而是說以什麼為恥,這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我們再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為什麼直到才明確了它的具體內容?因為長期以來學界一直在爭論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概括核心價值觀?不同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從十七大到五年之間,這個事一直沒有定下來,價值體系很快定下來,但是這個價值觀遲遲定不下來。直到2012年11月召開,明確提出了三個倡導: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一共是24個字,12個詞,分為三組,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2013年的12月份,中辦發了一個通知《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這12個詞、24個字。

  怎麼來看待核心價值觀跟核心價值體系的關係?我是這樣概括的,我認為核心價值觀是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機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什麼意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很多,馬克思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八榮八恥,記不下來。怎麼把它精煉的表達出來?用了24個字比較精煉、比較濃縮的給它概括出來。應該說價值體系更大,把價值觀包含其中了,價值體系是一個系統,而價值觀是這個系統中的構成要素,它們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二為什麼提出核心價值觀

  我們為什麼要提出價值體系跟價值觀?因為它很重要。怎麼重要呢?一個國家就像一個人,人有血肉,對國家來說,血肉就是它的經濟;人有頭腦,對國家來說,政治就是它的頭腦;人有神經,對國家來說,社會領域就是它的神經;人有靈魂,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文化和價值觀就是它的靈魂。一個人如果沒有靈魂,或者靈魂有問題,那非常可怕;同樣,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文化,沒有價值觀,或者文化和價值觀有問題,那麼它也是非常可怕的。

  溫家寶曾經講過,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對一個國家發展程序的影響比經濟和政治的影響更深刻、更久遠。如果說,經濟發展改變的是一個國家的面貌,那麼文化繁榮則可以化育一個民族的風骨。經濟、政治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是它主要是一種外在的影響,而文化和價值觀對人的影響主要是一種內在的影響。

  關於這個問題,也講過,他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它是一個民族最基本的東西,就像人的魂一樣,就像人的精氣神的氣一樣,就像一個東西的基礎一樣。這個東西搞好了,那麼這個團隊就有魂,就有氣,基本就好。沒有一個好的價值觀,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礎性的作用,就容易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像個人體質好,那麼他就很少得病,因為他免疫力強;體質不好,各種病都有可能得,因為他免疫力比較差。價值觀就相當於人的體質和免疫力。

  丘吉爾曾講過一句話,說我寧可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意失去一個莎士比亞。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莎士比亞是英國一個著名的作家,如果在這兩者之間要抉擇,只能二選一的話,丘吉爾講我寧可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意失去一個莎士比亞。他把文化的作用看得比軍事和政治的作用還要重要。還有就是普法戰爭的時候,普魯士統帥毛奇有一句話,他說普魯士的勝局早在小學教育的講臺上就決定了。普法戰爭普魯士打敗了法國,最後法國人割地賠款,上演了最後一課,那個故事就發生在普法戰爭期間。後來大家就各自總結自己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普魯士這一方的統帥就講,普魯士的勝局早在小學教育的講臺上就決定了。普魯士就是德國的前身,這個國家是非常重視教育的。這種教育不僅使得他們國民的文化素質比較高,而且使得他們的凝聚力非常高,組織力非常高,這樣情況在戰爭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相對而言,法國就比較渙散,所以在普法戰爭期間失敗了。後來這種歷史的悲劇在二戰之後又重演。

  還有一句名言,德國著名的思想家韋伯講,他說思想所創造的觀念經常像扳道工一樣決定著利益火車頭的行動軌跡。我們一般說利益是人行動的動力,利益就像火車頭一樣,人如果不追求利益,人就沒有行動的動力,很多事就做不起來。但是我們發現,同樣是追求利益,有的人走上了正道,有的人走上了邪道,有的人走上的是崇高的道路,有的人走上的是卑劣的道路。這怎麼來解釋?韋伯就提出了一個說法,追求利益沒錯,但是人同時還遵循價值觀念的引導。這種價值觀念就像扳道工一樣,火車走上道路要由火車頭帶,但是走向甲道路還是走向乙道路是由扳道工決定的,這個扳道工就是它的價值觀念。同樣是追求利益,有人走了正路,有人走了邪路,就是因為他的價值觀不一樣。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有一句名言,她說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大國。她為什麼講這句話?有一次一個記者問她,中國現在向世界各地出口商品,以後中國會不會佔領全世界?撒切爾夫人就講,不用擔心,中國現在出口的只是電視機這些有形的東西,他們還沒有出口價值觀這些無形的東西,只有中國能夠出口那些影響西方人思想價值觀的時候,對我們才是真正的影響,真正致命的影響,所以現在我們不用怕。她講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不會成為一個大國,這些話有的是從正面,有的是從反面,說明價值觀問題的重要性。

  下面我們看一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12詞、3個序列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詞語,但是就像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所講的,人們對於熟知的東西往往不是真知。熟知未必真知,司空見慣的東西往往不加思索,有些流俗化的理解。從學術的角度怎麼來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界一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第二個層面是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個層面是公民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認為這個分法是相對的,而且這個分法是有所交叉的。比如說和諧這個問題,不光國家層面有和諧的問題,國家政局要穩定,整個社會要有序,人際關係要和諧,這是整體上的;對於社會而言也有一個和諧問題;對於個人而言也有一個和諧問題,比如說個人與他人的和諧,個人跟社會的和諧,個人跟自然的和諧,還有個人身體跟精神的和諧。也就是說和諧不光是國家層次的,也包括其他層次的。

  三如何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1.富強

  富強這個詞我們聽的太多了,它的涵義是非常豐富的。

  第一,富強是國家富強。國家富強不僅包括國家的富裕,也應該包括國家的強大。富跟強不是一回事,不應該把富強等同於富,也不應該把富強僅僅等同於強。富跟強是缺一不可的。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現在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基本上可以分為四類:第一,既富又強的國家;第二,富而不強的國家;第三,強而不富的國家;第四,既不富也不強的國家,可以說是積貧積弱的國家。不富不強的國家很多,比如說亞非拉的很多國家都是不富不強的。還有一類國家是富而不強,像中東那些賣石油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屬於這類國家,這些國家很富,比如說沙特、阿聯酋這些國家,這些國家的人均GDP都非常高,但是不是強國,基本上生活在美國的羽翼之下,如果真的發生戰爭,美國人自身難保的話,這些國家的安全絕對是個大問題。還有一類國家是強而不富,大家想強而不富有哪些國家?很多人都能夠想到朝鮮,朝鮮不管是它主觀態度上的強硬,還是軍事實力上的強大,它的確很強,但是它不富。俄羅斯也屬於這種,前蘇聯也屬於這種,前蘇聯是典型的強而不富,一方面衛星能夠上天,重工業非常發達,軍事工業非常發達,但是民生不好。國家富強不僅是就經濟領域而言的,它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範疇,富主要是經濟領域,但是強不僅僅是經濟領域,還有政治領域和軍事領域。所以富強是個綜合性的概念,不能把它僅僅理解為一個經濟性的概念。這是跟一般人的理解不太一樣的地方。

  第二,國家富裕既包括政府富裕,也包括人民富裕。這兩者應該是統一的,只有國家富裕跟人民富裕統一起來,才是真正的富裕。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有些國家是通過剝奪老百姓,把老百姓手中的財富聚斂到國庫中,使得國家富了,但是民間卻因此而窮了,這麼一種國家的富是沒有意義的,只能是痛快一時,不能痛快長久。真正的富裕應該是藏富於民,育國富於民富之中,而要反對與民爭利和國富民窮等國與民分裂的現象。我們看到富裕有兩種:一種是人民富了,然後人民交稅,國家自然也富了;一種是掠奪人民,把人民手中的錢全部掠奪到國庫中,然後國家富了。第一種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第二種是我們極力避免的目標。我們知道亞當·斯密 寫過一本書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研究》,一般人把它翻譯成《國富論》。我認為這個翻譯是有問題的,他不應該翻譯成《國富論》,應該翻譯成《民富論》,因為亞亞當·斯密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富裕應該是先讓人民富裕起來,然後國家才能夠長足的富裕,如果人民很貧窮,哪怕這個國家暫時是富裕的,它也是無法持續的。所以這個名字不應該叫《國富論》,應該叫《民富論》。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有一段記載,周文王和姜子牙姜尚對話,姜子牙說有以下幾種情況:“王者之國,使民富 ;霸者之國,使士富;僅存之國,使大夫富;無道之國,使國家富。”最好的國家是民富的國家,其次是那些士人,就是知識分子富裕的國家,再下而一等的國家是那些當官富裕的國家,君主富的國家是最差的國家。最好的國家是普通老百姓都富,這是最好的國家。管仲管子也講過一句話,叫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你要治理這個國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讓老百姓富起來,因為貧寒生盜賊。只有富民以後才有可能衣食足而知榮辱,然後才好治理。 第三,國家富裕不僅包括國民總體富裕,也應該包括絕大多數國民個體的富裕。比如一個國家經濟總量非常高,人均也非常高,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是富裕的,還要看基尼係數。平均數可以掩蓋很多東西,比如說絕大部分的財富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一平均每個人的財富很多,但是這種平均沒有意義,只有考慮到基尼係數,考慮到大家的收入差距不是那麼大,這種平均數才有意義。很多人喜歡用GDP跟人均GDP來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的程度,這種方法是不對的,應該同時考慮基尼係數。中國的基尼係數現在是多少?近幾年來基本上都在0.5左右。0.5左右是什麼概念?就是50%的財富用於非平均的分配,就是不公正的分配。基尼係數越大,說明這個國家的收入差距越大。中國人講“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以前我們老是說這是平均主義的宣言,但是這個東西它就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治國者和公共管理者不應該把人性的弱點作為改造的物件,而應該作為自己出臺各種政策的重要依據,因為人性基本上是很難改變的。人不光追求絕對利益,也追求相對利益,不光追求財富,也追求公正。

  第四,國家強大不僅包括國家和國家實力的強大,也包括國民和國民權利的強大。要反對國家強而國民弱,國強民弱、大國寡民等國與民分裂的現象。有些國家是國家很強,但是國民很弱,國民在國家面前是沒有還手之力,只能任國家宰割,這就容易導致暴政,導致集權主義等。有些國家是國家民權非常強,弄得政府沒有辦法,比如說西方一些國家,民權太強了,對政府構成威脅,政府做什麼決策都反對,都搞不下去。一個正常的國家,既不應該是一個國強民弱的國家,也不應該是一個民強國弱的國家,而應該是國強民也強的國家,只有真正的國強民也強,才是真正的國家強大。這裡面有一個關係,非常難處理。如果國家的權力非常大,這個國家可以不受外辱,就是其他國家打不過它,但是相對而言,老百姓會受內辱,由於權力太強大,權力沒法制約,往往會對國家內部的老百姓構成一定的傷害。如果這個國家弱的話,它不會對老百姓構成傷害,但是如果外敵入侵,它沒法阻擋。所以,國家的能力不能太強,強的話容易傷害自己的老百姓,但是國家的能力又不能太弱,弱的話無法抵禦外來的入侵。一個現實的選擇是國家要強,但是它的權力要受到制約。

  第五,國家強大不僅包括國家硬實力的強大,也應該包括國家軟實力的強大。軟實力這個概念是哈佛大學一個著名教授約瑟夫·奈 提出來的,他說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由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硬實力一般是從施壓的方式讓你接受,你不接受也要接受,而軟實力主要是通過吸引的方式讓你自願接受。比如說外交,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夠達到軍事達不到的一些目的;還有意識形態,通過一些宣傳使你覺得他好,意識形態的作用有時候比戰爭的作用還要重要。關於意識形態宣傳有一個經典的說法,閻錫山問他的祕書,什麼是宣傳?然後他的祕書按照教科書的說法講了一大通。閻錫山說其實沒有那麼複雜,所謂宣傳就是把自己往好裡說,把敵人往壞裡說,這就是宣傳。然後又問他這個祕書,什麼是政治?祕書根據教科書說了一大通,閻錫山說其實沒有那麼複雜,所謂政治就是讓自己人上去,讓他們的人下來,這就是政治。關於什麼是政治,毛澤東在延安的時候也有一個經典的說法,他說政治簡單的說就是把自己的朋友弄的多多的,把自己的敵人弄的少少的,這就是政治。這個話很簡練,但是一下子說到了本質上。毛澤東在《社會各階層的分析》這篇文章裡面講了什麼是政治,他說政治的首要問題就是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說法。意識形態宣傳不是一個有形的能夠打你的東西,但是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軟實力。我們國家現在硬實力應該說還是不錯的,包括我們的經濟、軍事、科技、資源等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的軟實力是有問題的,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我們的意識形態,我們制度的吸引力,我們的外交,都不是那麼的強,形成了硬實力比較硬,軟實力比較軟的這麼一種不均衡的局面。

  第六,國家富強最終要體現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國家很富,也很強,但是人民生活不好,這不叫真正的富強。真正富強一定要體現在人民生活水平上,這種生活水平既有數量又有質量。生活水平用什麼來衡量?經濟學有一個特定的名詞叫恩格爾係數,指的是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比重越大說明生活水平越低,比重越小說明生活水平越高。為什麼?比如說一年花10萬,8萬都花在了吃飯上,只有兩萬塊是其他的娛樂什麼的,這說明你的生活水平低,溫飽問題剛解決。如果恩格爾係數只有20%,也就是說20%的錢用在了吃喝上,其他的錢都用在了高層次的消費上,這說明你的生活水平高。一般都用這個係數來代表生活水平的高低。中國現在的恩格爾係數大概是多少?農村的恩格爾係數大概是42%,城市一般是40%以下。

  第七,國家富強的衡量指標是國家綜合國力的世界排名。光有綜合國力還不行,因為強不強、富不富是相對而言的,綜合國力排名決定了是不是真富、是不是真強。大家預測一下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上能夠排第幾?我們看一些資料,這是2006年蘭德公司出臺的一個數據,中國排在第六位,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中國、俄羅斯。綜合國力由什麼構成?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資源力、社會發展、政府調控、外交力,由這些共同構成,然後換算下來是這麼大的總量。美國是8000多,我們是3000多,差距還是比較的大。這是美國人的研究,然後我們再來看中國人自己的研究。社科院2006年出臺了一個黃皮書,在這個黃皮書中,中國的綜合國力依然排名第六,排在第一的當然是美國,然後是英國,然後是俄羅斯,然後是法國,然後是德國,日本排在了第七。這是2006年的資料。到2009年我們社科院有一個排名,我們排在了第七位,排在我們前面的有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俄羅斯,然後是中國,排在我們後面的有英國、印度、義大利、巴西。到了2012年,這是最新的資料,還是美國蘭德公司的一個排名,中國排在了第五位,排在我們前面的由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

  2.民主

  民主這個詞也是司空見慣。但是到底什麼是民主?我認為人們講了那麼多民主是在以下三個不同層次上講的。

  第一,作為制度的民主。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這是制度層次的民主。關於這個問題,胡錦濤曾經有一個說法,衡量一個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關鍵要看最廣大人民的意願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民主不是選舉,不要說選有舉就是民主,選舉上臺以後照樣可以違背老百姓的利益,違背老百姓的民意,一上臺就變了。在競選的時候一套說法,上臺的時候又一套說法。不能把是否有選舉作為民主的一個本質標誌,而應該把是否反映了民意,是否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作為民主的一個本質特徵,這是我們黨關於民主的一個核心觀點。第二,作為方法的民主。它的本質是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不是一個人說了算,而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共同商量。比如說我們平時說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執政,其實講的都是群策群力,講的都是方法意義上的民主。第三,作為作風的民主。它的本質是少數服從多數,不搞一言堂,防止獨斷專行。比如說某個領導很有民主作風,它肯定不是制度,也不是方法,它主要是一個作風。所以我們現在講的民主,實際上是在這三個不同的層次上講的。當民主出現的時候,要辨析一下它是在哪個層次出現的。

  3.文明

  文明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中,叫“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在現代漢語中,文明指的是一種社會進步狀態,它的對立面是野蠻。我們知道恩格斯在一本書裡面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序概括為三個階段:第一,矇昧階段;第二,野蠻階段;第三,文明階段。文明階段的標誌:一是文字,二是火。現在說的文明是什麼?比如說民主、法治的程度越來越高,人民有禮貌、懂禮儀、有文化、有知識,把這些叫做文明。有時候人們把文明跟文化往往混淆,實際上這兩個概念是非常不一樣的。與文化相對應的是自然,自然是沒有人的因素參與,文化與人有關。比如說人制造出了一個東西,有可能是一個桌子,也有是可能一幅畫,這些都是文化,但是天生的一塊石頭,天生的一塊土,這是自然。文明對應的不是自然,文明對應的是野蠻,文明是一個非常有價值涵義的詞。

  4.和諧

  一說和諧就好象認為是沒有矛盾,其實這是不對的,和諧並不意味著沒有社會矛盾。按照唯物辯證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無時不矛盾,無處不矛盾,處處有矛盾,時時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人人有矛盾。區別僅僅在於,有的矛盾程度高一點,有的矛盾程度深一點,有的矛盾好解決,有的矛盾難解決,不可能沒有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物質,沒有矛盾就沒有運動,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世界的本質就是矛盾。社會也是這樣的,一個社會不可能沒有矛盾,沒有矛盾的社會是不存在的。但是為什麼還要提和諧呢?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矛盾太多了,包括貧富矛盾、官民矛盾、強弱矛盾、鄰里矛盾、醫患矛盾,正是有這麼多的矛盾,所以我們才提出要建立和諧社會。社會和諧並不意味著沒有社會矛盾,而是指社會矛盾保持在一定範圍之內,保持可控的範圍之內,保持在人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這叫社會和諧。

  第二,很多人把社會和諧跟和諧社會混為一談,實際上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社會和諧指的是一種社會狀態,就是在這種社會中各個社會主體相處比較融洽,沒有你死我活的鬥爭,整體的社會比較有序,這是社會和諧。和諧社會呢?和諧社會指的是一種型別的社會,它相對的是鬥爭社會,相對的是衝突社會。社會和諧還有真實的和諧與虛假的和諧之分。真實的和諧是大家各就各位,然後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並行而不背,這是一種真實的和諧。還有一種虛假的和諧,虛假和諧就是你想發生,我不讓你發生,你想追求自己的利益,我把你摁住不讓追求利益,看起來好像很和諧,但實際上是被迫和諧。這種情況不是真正的和諧,它是被和諧。社會和諧有橫向和諧與縱向和諧之分。什麼叫橫向和諧?就是同等的社會主體之間的和諧,這叫橫向和諧。比如說同事之間的和諧,同學之間的和諧,鄰里之間的和諧,這種和諧相對來說好做到。還有一種和諧叫縱向和諧,就是不同地位的社會主體之間的和諧,比如說領導跟下屬,中央跟地方,官跟民,窮人跟富人,他們的社會地位是不一樣的,雖然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但是真實的社會地位是不太一樣的,他們之間的和諧是難以做到的,如果做到了,那麼這個社會就是真正和諧了。看一個社會是不是真正和諧,不是看它的橫向關係是否和諧,而主要是看縱向關係是否和諧。

↓↓↓點選下一頁還有更多精彩的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