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3篇

  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實踐,是社會主義取得輝煌成就又遭受嚴重挫折的過程,其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財富。下面是帶來的中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中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人們從主體的需要和個體能否滿意主體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景象及主體的行為對個人、無產階級階級、社會主義社會的意義。必須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社會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制度的內在精神體現和生存之本,它決定著社會的發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在所有社會價值目標中處於統攝和支配地位。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科學認識、準確把握這個體系的內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這四個方面的內容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框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內容豐富,相互聯絡、相互貫通,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要把這四個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全過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之成為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我們同學們是滿懷理想,充滿活力與激情的群體,輕易接受社會和諧必須共同遵守的價值目標和行為規範,不易全面瞭解和諧社會。而我們要做的,是牢記“八榮八恥”,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有利於更好地形成社會的文明道德風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篇二:中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最近我一本名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書。剛拿到這本書,看到書名,我以為這是一本難懂的長篇闊論式的理論類書籍,可翻開書卻發現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100個生動的小故事,配以名言點評,內容豐富厚實,既深刻又通俗易懂。精讀之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真是受益匪淺。

  本書用100個例子,歸納了理想信念、民主法治、忠臣愛國、以人為本、公平正義、和諧文明、敬業奉獻、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寬厚相容、求真務實、改革創新12個方面的內容,用簡潔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文字,充分地向我們展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書中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造奇蹟。”是啊,理想信念,能讓身處黑暗的人看見光明,使困於逆境的人看見希望。書的第一部分“理想信念”中用十個小故事,向讀者展示了理想信念的強大魅力。這十個小故事中第一個就是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故事,從這個故事裡,我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它能給我們以無窮的動力,它能讓我們克服一切苦難。我一直都知道馬克思寫了《資本論》,也知道他一生都不富有,但是我不知道馬克思是在流亡海外、貧困交加的情況下堅持了四十年才完成了《資本論》。馬克思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他的知識領域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宗教學、邏輯學、美學、政治學、文學,他能閱讀歐洲許多國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種文字寫作,我想如果沒有強大的理想信念做支撐,馬克思早就放棄了艱苦的寫作工作,轉行做別的工作來改善生活條件了,而不是不惜流亡海外也要完成曠世鉅作《資本論》。

  同時,我也看到,勇於實踐、艱苦奮鬥是實現理想的根本途徑。如果馬克思只有發現人類社會進化規律的理想信念,卻沒有將這一理想付諸實踐的話,也許人類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人類社會進化的規律。我們要確立遠大的理想很容易,但是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卻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這就象我們登山,想要登山很容易,但是上山的路卻是崎嶇的、難走的,我們只有日日努力,時時刻苦,才能到達理想的高峰。我們學習也一樣,要天天努力,時時刻苦,才能取得好成績。

  以後我要以馬克思為榜樣,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從現在起好好學習,長大為社會、人民多做貢獻!

  篇三:中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五四青年節95週年,習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並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中國夢,復興夢,民族夢。建設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需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筋腱,作為構建中國夢的精神基石。黨的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24”字核心價值觀內容,個人是細胞基礎,社會要協同努力,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才能指日可待。縱觀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個強盛的國家,莫不是有精神的支撐、道德的信仰以及文明的滋養。同樣一個民族的成長,核心價值觀是精神的沃土,只有播撒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種子,才能生長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參天大樹,需要每個人懷揣一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之心細心打造、耐心澆灌和精心耕耘。

  青年是民族的未來。 “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祖國把未來的重任交給青年,青年就要順應時代的召喚,勇敢走在時代前列,承載民族厚望和寄託,讓五四精神在新的時代綻放出絢麗光芒。

  青年是夢想的實踐者。看一個民族是否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就要看這個民族的青年是否有夢想。遠大的理想、偉大的抱負構建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梁啟超曰少年強則中國強,那青年強則民族強,青年把中國夢付諸實踐,中國夢想就會真正實現。

  青年是播種機。傳遞時代的強音,傳播先進的理念,嘗試最新的技術,播撒文明的種子,青年無疑是新媒體新觀念的代言人,那麼,“24”字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意義和傳承,將會首先從青年傳遞開來,將會不斷影響他們身邊的人,影響越來越多的人,他們象播種機一樣,走一路,便播撒一路陽光,讓光和雨浸潤每個人的心田,讓核心價值觀在每個人心裡生根發芽,最終融入每個人的肌體和血脈之中。

  青年是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者。培育文明風尚,而今仍是從頭越。中華民族從來都是善於自省、追求客觀的民族,今天我們痛定思痛、痛下決心要讓五千年文化和文明理念重新綻放光彩,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凝聚各方力量,構建文化軟實力,著力培育中國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定位為“培育”,表明我們黨的客觀、清醒、勇氣和決心,也表明征程的任重道遠,道路的漫漫艱辛。偉大中國夢需要我們做一點一滴的努力和付出,每個中國人都將無怨無悔。青年作為其中最為蓬勃的力量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那麼就要從現在做起,勤奮學習,明辨是非,厚德載物,搏擊中流,揚起風帆,勇挑重任,挺膺堅守,爭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