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秋實散文集讀後感3篇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樑秋實散文集讀後感1

  我這兩天讀了一本新書,是梁實秋的散文,他是中國現代的散文大家,我在讀他的散文時,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梁實秋的文筆簡潔,風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但多讀幾遍,就會發現文章中蘊藏著無窮的魅力,令人讀後餘味無窮,遐想不已。它並不談論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平實實的語言裡,可以感覺到作者對人生的感受,讓讀者受到美的感化。

  要舉例說明他的散文,在我已讀的範圍內,我認為還是《談考試》、《時間即生命》和《快樂》寫的最好。

  《談考試》寫的是人少年時讀書而要考試,這是人小時的苦事。有時候,作者在河畔田埂上看到,有孩子手不釋卷,原以為是愛學習,之後才知道大部分是臨陣磨槍。考試時無需慌張,把知道的寫出就行了。但考試的後果太大了:考的好了紅光滿面,考壞了就要屁股開花。……

  《時間即生命》則是寫時間就是生命,而生命就是時間。裡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最令人怵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著鐘錶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的移動,每移動一下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再看看牆上掛著的可以一張張撕下的日曆,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因為時間即生命。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麼事,學一點什麼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的,不虛此生,那麼就不可以浪費光陰。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積極不懈的善為利用他的時間。……”作者稱自己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人,並告誡人們,想擁有更多的時間就要健康的活著,而多鍛鍊是健康的祕訣。

  《快樂》一文大概是寫作者認為皇帝最快樂,但西班牙國王拉曼三世稱他自己統治全國約五十年,國王每天公務繁忙,而真正快樂才十四天。在《一個快樂人的襯衫》***一個故事***裡,一位農夫自食其力,獲得豐收,便很快樂。“快樂是在心裡,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叔本華的哲學是:苦痛乃積極的實在的東西,幸福快樂乃消極的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所謂快樂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謂。沒有苦痛便是幸福。再進一步看,沒有苦痛在先,便沒有幸福在後。”***梁實秋***就像我們每天努力的學習,雖然學習很辛苦,很單調,但要是考試時取得了好成績,就會很快樂。就像那歌裡唱得一樣:“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梁實秋的散文剛剛讀起時平淡,然而你若多讀上幾遍,就會悟出作者的一番心意。我衷心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

  樑秋實散文集讀後感2

  《中年》裡,他體察到中年種種可晒可嘆的身心變異,表白順應自然、安身立命的中年心態:四十開始生活,不算晚,問題在“生活”二字如何詮釋。如果年屆不惑,再學習溜冰踢毯子放風箏,“偷閒學少年”,那自然有如秋行春今,有點勉強。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於唱全本的大武戲,中年的演員才能擔得起大出的軸子戲,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戲的內容。流露在文中的這種中年心態,既不奢求也不自棄,順乎自然,安身立命。這種心態固然談不上銳意進取,但也不是悲觀虛無的表現,而是一份達觀樂生、安分執中的情懷。這類詠懷言志小品,優遊自在,明心見性。梁實秋所躬行的是“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的處世哲學,追尋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快樂,在動盪時代修煉超脫心齋,謀求自適妙方,體現的是達士情懷。

  《快樂》一文是寫作者認為皇帝最快樂,但西班牙國王拉曼三世稱他自己統治全國約五十年,國王每天公務繁忙,而真正快樂才十四天

  我讀完梁實秋散文集以後愛不釋手,梁實秋的散文集是集文人散文與學者散文的特點於一體,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從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輯。旁徵博引,內蘊豐盈,行文崇尚簡潔,重視文調,追求“絢爛之極趨於平淡”的藝術境界,文調雅潔與感情滲入的有機統一體。而且因洞察人生百態,文筆機智閃爍,諧趣橫生,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文采呀。晚年的懷念故人、思戀故土的散文更寫得深沉濃郁,感人至深。我覺得梁實秋的散文不僅詼諧幽默,而且都是很生活化的東西,大有一種以小見大的感覺,很通俗易懂。梁實秋老先生的散文可以看出他那種樂觀豁達的心態,我對他那篇關於養狗的散文感觸頗深,實打實的抒發自己的真實想法,可以說是發自肺腑的共鳴。

  樑秋實散文集讀後感3

  梁實秋作為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在散文當中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學素養。這篇散文圍繞著不管是何朝代是何年代都不會過時的一個話題那就是“孩子”。人一旦結了婚,多半是要生孩子的,孩子可以說是維持夫妻之間婚姻關係一項很重要的紐帶,常常聽到因為生不出孩子夫妻之間感情出現裂痕而離婚的,但卻很少聽到因為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或者是一位小公主,夫妻要鬧離婚的。看來孩子被大多數夫妻視為婚姻關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可以說是人的天性,不管是有錢的,還是貧窮的家庭,我都看到過有這種習慣的父母,就是把最好的東西留下來給自己的孩子吃,而自己卻不吃一口,好像不這樣做心裡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一般。這種情況自古就有,而今計劃生育的年代,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比以前就更甚了。有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表現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無私精神與奉獻精神,可讓我疑惑的是,為什麼大多數富裕的父母,不願把他們這種愛哪怕是一丁點分給那些無家可歸,生活艱難的孩子?

  當生了孩子的婦女坐在一起聊天時,孩子通常都是她們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有的父母甚至可以談論自己的孩子到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樂不可支的境界。在張愛玲的散文當中有描述過這樣一種風俗,就是在兩三歲的孩子面前放上一大推東西,讓孩子自己去選,選到哪樣就認定以後自己的孩子做這項工作了,如果自己的孩子摸著一個大元寶,那更是能讓全家人高興三天三夜。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許多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可謂是有著很大的期望的,甚至有的父母還經常把孩子當做同別人比較的物件。但是隻要你疼愛、期望自己的孩子,就能按照你的想法以後發展下去嗎?梁實秋在文章裡說孩子中比較最蠢,最懶,最刁,最潑,最醜,最弱,最不討人喜歡的,往往最得父母的鐘愛。在文章當中梁實秋引用了中國與外國的例子,來證明了不施管教,不去教育而造成孩子無知無形的後果。一味的溺愛,嬌縱自己的孩子,可能無法達到你所期望的結果。

  《孩子》這篇散文對我們現在依然有著現實的意義,引發我們去思考。管教孩子可以說是一門學問,如果總想抱著“樹大自直”的幻想,也許終將會是事宜願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