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秋的散文四篇

  浮葉紛飛渺茫際,片雨崑崙一點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有關秋的散文,希望您喜歡!

  有關秋的散文一: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自古以來便是許多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寫秋之文頗多,悽迷的,冷清的,充滿希望的······

  秋天的葉,總是那麼飄逸與灑,微風過處,,葉飄落,沒有絲毫地眷戀與不捨,就那麼亦然決然地離開棲息已久的樹。我時常在想樹葉的飄落到底是因為風的追逐,還是樹的不挽留,亦或是別的什麼。去年秋季當我還在高三,攜一兩位好友偷偷溜到慈濟的科技廣場,那裡面有大片大片的楓葉與某些不知名的花草,小心翼翼拮起幾片放入筆記本中,顯露淺淺的微笑。閒暇之餘,拿幾片葉子席地而坐,慢慢研究,卻終究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更加堅信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秋天的風,總是那麼肆意與猖狂,就像草原上脫韁的野馬,讓人不感逼近。我不知道是什麼造就了他的性格,但卻無比喜歡,因為他的脾,,他的狂傲。我不知道他何時會潑我一盤冷水,但有時卻喜歡那種刺骨的感覺······一帆風順的生活也許平淡,也許幸福,但卻終究不是我所期望的。

  秋天的樹,總是那麼孤獨與寂寞,但卻深深地吸引著我。有時我會覺得他好美,美的真實,美的孤寂,但卻又那麼的地高傲。他從不會因為葉的離去而追隨,亦不會因為風的追逐而傾倒。然而,當齒輪攆過他結實的胸膛,我分明看見了那一行清淚。是心痛,是落寂,還是不捨?

  秋天的雨,總是那麼地隨性與迷離,她總是能夠來去自如。如若你終日置身室內,怕是不會知曉她的去來!也許她是位調皮的少女,才總會在離去時留下那麼一點屬於自己的印跡。看,落地窗上的圈圈點點不正是她的傑作!時而溫柔,時而潑辣,時而恬靜,時而深沉,這是我所認識的她。她的聲音總帶著那麼一絲沙啞,似乎摻雜著風的腳步聲,也許掙扎,也許沉淪,,但卻更突顯了她的隨性。

  ......

  懷念家鄉淡淡的稻香,懷念慈濟林蔭道上略微溼漉的地面,懷念······去年秋季,我還在高三,今年秋季,卻已身處大學,只是愛秋的心性如初。

  有關秋的散文二:秋

  秋日的白天短得感覺像開關一開又一合。匆匆地忙著工作,墨色便在不知不覺中浸染了四周。摩托車的燈光撕破這夜,經行過的地方夜復又黑著如初。隆隆的馬達聲饕餮著萬籟的靜,靜像水一樣再次淹沒了隆隆的喧囂。

  秋夜裡醒來,感覺有些壓抑。起身開啟後窗,秋風徐來,空氣中瀰漫著稻草的澀像澀甜,一身一心的不適便蕩然無存了,一方窪水地有了一圈一圈的漣漪、有了陽光的通透、有了靈性的律動。 我的好覺也可以繼續,或許能夢著昨日兒時玩耍的時光呢。

  譁——譁——秋葉像枯蝶一樣吟詠著秋曲,舞向大地,棲息於地母,一隻只、一堆堆,樹上、屋上、屋前、屋後、陌上、池裡遍地都是。秋色是金黃的,充滿了收穫的喜悅,秋色是褐色的,瀰漫著生命行將結束的氣息。我說春色暗淡。明年春光更明媚、碧草紅花更芬芳。

  一道道秋水的皺紋替代了濁浪的擁擠,一圈圈秋水的默默取代了滿池的喧囂,是一池池的清澈禁錮了熱烈奔放,還是熱烈奔放疲憊了昨日的時光?這到底是秋的成熟,亦或是夏的凋落寂寞?天地不言、萬物有聲、歲月有言,人不言似今秋天的一抹抹墨色。遠遠地看去天下第一塘一片片朦朦朧朧,近查一個個貝殼。抬頭期望於遠遠的煙霧氤氳的塘中孤島,可望不可即。想要飽覽的你偉岸的身姿,想要揭開你似霧似煙的面紗,一睹你明眸皓齒的廬山真面目。一次次站在山的這一頭,呆呆地凝視著墨綠色的遠山,想著要是能登頂一覽眾青山,會多好呀。走近的遠方水也不是想象中的清、山也不是想象中的綠。水只是不清不濁,山只是碎石、土壤。不後悔於走近,因為有了跋涉的樂趣,忘記了此行的目的。於是又一次次地去走近,走近那方水那方的山。不是不喜原本腳下的土地,羨慕那陌生的天地,只是享受於行走的靜謐與心寧。

  箐箐年華,歲月如沙。不是在最美的年華遇到了誰、遇到了什麼事、遇到了什麼物,而是在遇到了所遇到的時的美好心境,便是一世的繁華與蔥蔥的年華。

  有關秋的散文三:秋

  陽光不再像那樣溫暖,相反地,使人感到刺眼,天空更遠了,大地也變得更加安靜。本該碩果累累的果樹,卻只有幾片泛黃乾枯的落葉……

  這是一個流行告別的季節,或許今日過後,明日將看不到天空中的鴻雁。斷橋流水,夕陽西下,卻怎奈得,梧桐葉辭別秋雨的纏綿,不過是徒增悲涼。回味著昨日的芳香,看著頭頂那朵似曾相識的流雲,伸手拾起那片被秋風吹得自殘自穢,無奈落地的梧桐葉,一絲苦澀入我心。若說草木有情,它們又何嘗不會有牽掛,可惜至極,不得不感嘆“多情總被無情惱”。

  人們只會記得木棉春天的幸福,卻不曾看到秋天告別的滄桑。“生怕離懷別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告別是一種看不到的毒藥,一經沾染,便時刻發作。這個秋天,這個如同筷子手般的秋天,扼殺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

  我呆呆的站在窗前,看著滿世界的蕭瑟。秋天真的很無情,對萬物絲毫沒有等待與不安,咫尺與天涯也丟失了那份生離死別般的重量。秋風掠過,捲起一片樹葉,化作思念,飄向了遠方……

  灰色的空間裡,我如同行屍走肉一樣,舒展不開的凝眸,訴不出的孤獨,在心靈深處,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鬥爭尚未平定,糾結與矛盾隨之襲來,讓我本來被秋天摧殘的遍體鱗傷的身軀,又添了一道新的傷口。“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一切是否還是從前的模樣,就像鐘錶,可以回到起點,卻已不是昨天。

  秋雨總是滴滴點點,但卻很冷,好似離人淚,從早到晚,下起沒完,是人原本就很煩的心情更加糟糕。若像夏日那瓢潑大雨也就罷了,好歹是一次下個痛快,下的盡興。可就是這讓人討厭的秋雨,與秋天結夥,毀滅了上一季春天的遺產,結束了無數生命,寂寞沙洲冷的困境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荒郊一望,煙伴殘陽。枯藤老樹,多了昏鴉便是滄桑;古道西風,走上瘦馬才是淒涼。生離遠比死別更加令人痛苦,它可以淡化關係,也同樣可以增強關係。有的人,事隔幾天就失去了思念的感覺;也有的人,或許幾年,幾十年後相見,那種激情與感動還是無以制約,就像久旱逢甘露般的暢快。

  告別是撕心裂肺樣的惆悵,如秋天萬物對大地的辭別。當下一季到來時,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的開始,而是分別的前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多少相聚的歡喜,最終化為分散的離愁;多少個日日夜夜,承受著懷念與被懷念的痛苦,我們天各一方,為了理想與現實而打拼,享受那歇斯底里的孤獨。

  我們終有一天會成功,當那一刻到來時,我們將不再去怪罪那冷漠的秋天,把世界的喧鬧與多彩一點一點偷走,我們將會明白:告別與思念是現實生活中生命的一種常態,而那個秋天,我們收穫了許多愁苦,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有關秋的散文四:秋

  當一片葉子落下來的時候,你會感懷歲月的腳步匆匆,來不及拾取那些過往的記憶,人生就這樣了無痕跡的消逝了。留不住印象,卻又使人不得不回味。

  曾寫過這樣一個句子:“浮葉紛飛渺茫際,片雨崑崙一點秋”,對歲月的感知變化1,於秋是最能觸動人的心絃了。秋天是清朗的平靜的,也是最能勾起遷客騷人遊子思婦的情思的。

  晴日裡空曠萬里,蕭然卻不顯淒冷,即使有云,也是飄逸而明淨的那種。連鳥叫也比平常來得清脆悅耳,偶爾抬頭最乎詫異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象就呈現在你的眼前,秋之意味自然就盪漾開了。

  然而,雨中的秋又是另一種的格局,當雨滴齊刷刷的從天空滑落下來,滴滴分明而不牽連,打在紅的黃的綠的樹葉上,啪啪作響,熱鬧中卻顯得格外平靜,雨停後,某某樹下落了一地的葉子,似是在訴說這秋的故事。

  我欽佩秋,不僅是她清麗明朗的外在,還關乎她樸實直爽的品性。在她的面前,春顯得稚嫩和調皮了,夏過於聒噪和浮華,而冬的濃重與嘆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是秋,只有秋才能讓人輕鬆自在,才能營造一種思考的氛圍來,其實秋還是一個被果香瀰漫的季節,這獨有的豐收的喜悅就盪漾在金燦燦的稻田裡,飄散在農家的園林中和農人辛勤的手績前。

  當然,對秋的偏愛並不包含諸如此類的功利性基礎,功利只可到塵世中去找尋。大自然再怎麼渾濁,再怎麼繁吭,她都是清淨無私地,就像時間那樣,每時每刻,分分秒秒都不曾有過敷衍的印跡,那公平公正是最乎理想化的,古往今來,不管是帝王將相聖明賢達,抑或平民百姓都不曾逃脫過它公正的裁決,對此,我們要做的,也只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將它放大,再放大,填充那些留存的間隙,以便更好的充實自己,從而保證我們生命的質量。

  大多數超越式的發展都是從自然中得到的啟發,那些不遵循自然規律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的事物往往是要被淘汰的,如果我們襟抱一種秋的情懷,以更高遠的眼光來審視自己,多一些曠達,少一點羈絆,即便時間的流駛,又能留下什麼遺憾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該過去的都過去了,我且受用這無邊的秋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