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我們課本上學過的唐朝的唐詩,還有沒學過的宋朝的宋詞、元朝的元曲,我們經常提到的琴棋書畫,還有民俗節日等等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圖片欣賞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圖片1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圖片2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圖片3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圖片4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圖片5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資料1
剪紙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這些色彩繽紛.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美不勝收的剪紙深受我的喜愛!每個生動的剪紙背後,都有一個神祕精彩的故事。"以象寓意”、“以意構象”來造型,同時,又用比興的手法創造出來多種吉祥物,把約定成俗的形象組合起來表達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
我喜歡上剪紙,最早還得從美術薰陶說起。記得從四、五歲開始,多才多藝的爸爸經常給我畫小動物,寥寥幾筆就能將各種小動物勾畫得活靈活現,那時,爸爸在我心目中真是棒極了。後來,爸媽由於工作忙,將我送到奶奶那兒。奶奶有一雙巧手,常常是隨便幾剪子就能將一張紙鉸出不同的花樣來,那泛黃的紙,失去光澤的剪刀,精緻的圖案,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許從那時起,我就被藝術的魅力所征服,也許正是這種家庭氛圍,使我對美術有了最初的朦朧的認識。
因為我有美術基礎,學起剪紙來就如魚得水。不過剪紙是個細緻活兒,心急的人做不來,往往一件作品馬上就要完工了,卻因為一不小心剪斷了一根線條而功敗垂成,讓人惋惜不已。所以要說起來,這剪紙還能修身養性呢。只有用心去體會其中的奧妙,才能使作品順乎自然,質樸清新,拙中見巧,粗獷處大刀闊斧,細微處行雲流水。
對我來說,剪紙是一種享受。雙眼盯著花樣,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裡的話兒,那剪刀鉸紙時發出的輕微的聲音像美妙的音樂,在這美妙的音樂裡,可愛的動物“活”了,美麗的花“開”了……以前好動的我總坐不住,自從喜歡上剪紙後,竟然可以頭也不抬地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朋友說我有點兒“痴”了。
傳統文化小學生手抄報資料2
傳承詩詞之美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最近,朋友圈被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刷屏,我忍不住再次開啟崇拜和仰視各位詩詞達人們的模式,一次又一次被唯美的詩詞折服。與其說《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場詩詞高手的較量,更是一場古今詩詞的狂歡,讓我們在尋找到久違的傳統文化,並用一種這種競賽的方式引導著國人傳承中華血脈裡的文化基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伴隨著董卿朗誦的蘇軾這首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國詩詞大會》迎來了最後一期總決賽。我興致勃勃的觀看了全場比賽,回想歷時2個多月的比賽,每一場節目我都不落下,生怕錯過了每一個有關詩詞的細節。比賽中,有太多印象深刻的選手,年僅7歲的小女孩李尚榮、大三的學生王鑫、北京大學博士生陳更,還有個體戶、企業白領、詩人,也有農民、公務員、媒體人和退休教授,以及外國詩詞愛好者……
觀看中,有時興起,也會和選手一起答題,偶爾也會為打敗百人團的幾人的時候,會暗自竊喜;有時會捶胸頓足強調這個我明明會,可是竟然想不起來了。喜歡選手答題之後,嘉賓的解讀,或巧妙地把每道題目引申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或深刻解讀詩人創作的社會文化背景,輔以現場多媒體手段,生動再現詩詞背後的故事,引導觀眾真正感悟到中華詩詞的精髓。每一句都有一個故事、典籍、意境,讓觀眾感到生活不止眼前的瑣碎,更應有詩和遠方……